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地主婆的红火日子txt百度 > 第79部分(第1页)

第79部分(第1页)

况且由官家亲自主持殿试,使录取的考生只能向官家感恩戴德了,这对于加强君主专制自然是十分有利的。

加上宋初,参加殿试的考生总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人落第,有的人多次省试通过后却在殿试中被黜落,不免会产生怨恨不满,这对统治者是十分不利的。

据说当时逗留在京师开封的科举落第举子常有六、七千人,遇到国家有事不能正常举行科考时,他们就可能耽搁十数年找不到出路,有时便酿成考生闹事事件,也有些穷苦书生无力还乡、甚至产生厌世之心投河自尽。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宋仁宗于嘉祐二年(1057年)决定,此后殿试一律全都录取,录取名额可多达五、六百人。

且对于在省试中多次落第的人,朝廷规定另立名册上报给官家,准许他们陪同考生参加殿试、叫做“附试”,时人也称这些人为“特奏名”。这实际上是为曾经没通过殿试的考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有时朝廷允许参加殿试的“特奏名”人数甚至比正式考生还多。

这些政策足以证明北宋朝廷选拔良才之心,而朝廷既然加大了选拔良才的力度,那像杨大郎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被选拔上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多了。

鱼儿也正是熟知北宋科举制度,知道北宋的科举制度比起唐以前有了许多的进步、发展和完善,也知道如此完善的科举制度让有真才实学的考生、考上的机会大大增多了……

也正是因为这些种种缘由,才让鱼儿一直都坚信、勤奋的杨大郎最终一定能得偿所愿,通过殿试谋得一官半职!

这殿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甲,即赐进士及第、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三个等级。同时官家会在琼林苑赐宴,称琼林宴,又称闻喜宴。

而杨大郎最终不负众望,不但及第、考的名次还很靠前,且还当场得了官家的赞许。而杨大郎一得知自己及第,自是星夜兼程、飞快的就赶回家乡报喜!

杨大郎一到家,刘氏就拉着她出息的“官儿子”左右看个不停,嘴里更是连连说道:“我们家总算出了个当大官的儿子,待我百年归去后终于有脸面见我们杨家的列祖列宗了!大郎你这般有出息、阿母心里很是欣慰。”

杨大郎高中、杨大柱自然也是满心欣喜,但杨大柱向来不擅长表达,因此他只一个劲的拍着杨大郎的背,微微有些激动的重复一句话:“小子,好样的!阿爹没白让你读书!”

双亲那不加掩饰的欣喜与自豪感,让杨大郎觉得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都是值得的!但杨大郎见刘氏一个劲的说他是“大官”,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阿母,眼下我还不是官,得等候朝廷统一授予官职、我才能算是个官。”

刘氏乐呵呵的说道:“反正你早晚都是官,早叫晚叫有什么差别?”

刘氏的话让众人一起开怀的笑,鱼儿更是觉得自己穿越到北宋算是十分幸运,因为在唐朝,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出身、仅仅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若要得到官职、还须通过吏部的选试。

这种做法到了宋代才发生了变化———在北宋,凡是省试、殿试通过以后,朝廷便立即授予官职,而且考在前等的人很快就可以获得高官。

虽然宋朝科举制度的这些变化、发展,表明了封建统治者在极力笼络中小地主和下层知识分子以巩固其政权。但撇去这些大局来说,科举制度的变化对杨大郎这种出身贫寒、急于靠出仕改变家人命运的学子,却是受益匪浅。

不过杨大郎眼下只是不用为当不上官而发愁,将来得的是好缺还是坏缺,这就要看各自的打点和人脉关系了。

第四十一章  摆酒庆贺

杨大郎“衣锦还乡”后,接下来杨家自然是要摆酒、高调的庆贺杨大郎高中了,这其实也是小岞村的一个习俗———在小岞村但凡哪一家有什么大喜事,都会在祠堂里摆上两、三桌酒席请父老乡亲前来吃,就是再穷的人家也会依照自己的能力置办酒席。

否则这喜事就不能算是传千里了,而没让父老乡亲同喜一回的喜事、在小岞村也就不算喜事了。

这杨大郎及第可是比别人娶媳妇儿还喜的一件大喜事,不但对杨家、乃至对整个小岞村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所以刘氏自是要好好的替他摆酒席、招呼乡亲好友前来“胡吃海喝”的庆贺一番了。

于是杨大郎回乡报喜的第二天,刘氏便带着杨七娘和鱼儿忙了起来,一早就把摆酒请客的菜肴给事先拟好……

“当家的,今儿捕回来的鱼挑几条又肥又鲜的留下,回头我把它们烧了端上席招待乡亲们,这请客吃放哪能连鱼都没一条?”

杨大柱也乐于同乡亲们分享这个喜讯,于是边点头边咧着嘴应道:“我晓得了,我会挑大的来留。”

“记得少卖一些多留几条,”刘氏说着顿了顿,随即不放心的再补了句:“你在弄些虾蟹回来,这样好歹能再凑两个菜,这大桌最起码得有十个菜才像个样子。”

刘氏说完抬头看了看天色,随后不等杨大柱答话就急忙忙的对鱼儿和杨七娘说道:“你们两个赶紧收拾下随我进城去买菜去,我们要在祠堂里摆上几桌请父老乡亲吃饭,还得买些零嘴儿、糕点放在家里招待前来贺喜的乡亲好友,需要置办的物事可是有不少呢!”

鱼儿和杨七娘一听刘氏这话,自是赶忙把杨六郎特意编给她们用的超大号竹篮子取来挎在手上,随后刘氏取了银子、带上两个闺女急急忙忙的进城采办去了。

这鱼儿三人一到城里就直奔城南的市集,一路上刘氏早已把需要买和不需要买的物事都一一告诉鱼儿和杨七娘了———这青菜瓜果自家田里就有,没有的上别人家拔两把也能解决,自是不必特意到城里的集市买青菜瓜果了。

而刘氏近年来已由原先的养老母亲卖蛋、发展到连鸭和鹅都一起养上了,于是鸡鸭鹅这三大样自己家里也算是有了,也不在此次采购的范围内。

而这鸡有了蛋自然也就不用买了,加上刘氏已经叮嘱杨大柱留下几条新鲜的肥鱼、以及弄些虾蟹回来,因此鸡蛋、鱼、虾蟹也不用再花钱买了。

因此刘氏到了集市后就带着鱼儿二人直奔肉铺、一口气割了几斤的猪肉,买完猪肉还顺道再买了些猪脚、猪肠子、猪头皮等物事打算回去做个卤味拼盘。

这刘氏一边掂量着肉贩子称的猪肉有没有够分量,一边还能分神同肉贩子讨价还价,最终那肉贩子说不过刘氏、又见她买的物事多,于是最终送了一些比较不值钱的猪皮给了刘氏。

刘氏把这些物事数清楚装进竹篮里后,边带着鱼儿二人往别的铺子走去,边美滋滋的盘算道:“这些猪皮正好可以和猪肠子、猪头皮放在一锅里卤,卤完再加些黄豆进去焖,焖完那味道包管让你们馋得直流口水!”

说话间鱼儿三人已转到了一件氽鱼丸铺子外头,刘氏抬头看了看那间氽鱼丸铺子的招牌后,最终带着鱼儿二人进去、称了几斤带馅儿的氽鱼丸,打算买回去做个氽鱼丸汤。

虽然说是杨家要摆酒席请乡亲好友吃饭,但这酒席上的菜却也十分有讲究,刘氏也不会因为自家请客就胡乱买物事,把该买的物事都买齐了后,最终她又带着鱼儿二人去买了些花蛤、蚵仔、海瓜子和海蛏等不算贵的海鲜。

海鲜买完后这菜就算是差不多买齐了,随后鱼儿三人去酒铺订了几坛子价钱适中的好酒,最后再去干果铺子买了些零嘴儿、和上作料铺子买了些做闽南小吃的作料,鱼儿三人才拎着满满几大竹篮的材料往村子里赶。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