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香菇直播平台网站 > 第179章 华农历史(第2页)

第179章 华农历史(第2页)

当年招收本科生,次年招收首批研究生。

然后1954年,长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当时,华中农学院的校地在武昌宝积庵,整个校园都被洪水围困,像教学楼、试验田、农业科研等区域都受到了灭顶之灾。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院长童世光提出选择新校址,理由是宝积庵地势低洼,洪水威胁,而且,这里的校舍及农田面积只有400亩,并不适于农业大学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选择新校址尽快迁校。

而在选择校址初期,曾有不同的意见,鄂省政府有同志主张把校址定在沙洋附近的五三农场,而院内还有个别行政领导人则希望选在磨山。

不过童世光院长认为五三农场交通不便,水电供应困难,不利于科技文化交流,所以不适合作为我校校址。

同时,他又认为磨山地区狭小,没有平地,较难建立有一定规模的教学实习农场,而且也不适于综合性农学院的发展。

另外还说明了对新校址的要求:要有广阔的农田,以利于办教学实习农场,学生才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和科研基地。

要有一片山丘和空旷地,以免建校舍要侵占良田。

学校所在地还要交通方便,好有利于教职工的生活及学校与外界的交流联系,而童院长的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成为当时选校址的指导思想。”

[U盾好的不:那个时期牛人的远见啊!]

“然后童院长经过几度寻找,多次勘察,慎重分析、对比研究,最后校址选定了南湖狮子山。

因为当时的狮子山尚不属武汉市管辖,其建制为武昌县洪福乡,距离武昌市中心约10公里,但是无公路,不通公车。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的狮子山是荒芜秃岭,荆茅丛生,坟冢遍布,乱石杂草,没有树木。

于是童院长请绿化工作很有经验的老工人郭大会上山观察这里的土质能否种树,而老郭师傅刨开石土,仔细察看土质,便肯定地说,可以种树。

而童世光院长的远见卓识可以是在后世得到了肯定,因为那时候他便看到了狮子山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因为这里有山有水,山水相连,田畴广阔,三面环水,环境幽静,现在看来正是进行高等农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风水宝地。

1955年,经高教部和鄂省委批准,将武昌南湖狮子山辟为华中农学院的新校址,并且由武汉市划拨该处土地面积包括山林荒地共七千余亩,而其中有四千余亩为建设教学实验农场的基地。

同年,在童世光院长的领导下,大家团结一致艰苦奋斗,进行了开荒山,平坟地,填水塘,修道路,建楼房,造操场,植树造林,兴建农场等项目,并且开展了艰辛而又繁重的建院和搬迁工作。

1957年暑假,华中农学院从宝积庵迁至南湖畔,正式开启了她的狮子山新时代。

华中农业大学在初创阶段,以康奈尔大学农学院为办学样本,为鄂省乃至全中国培养了最早的一批农业人才。”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