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半点没提到聚水坳,而这恰恰是杨君真正关心的。
虽然安妲满心指望杨君就此放她去度假,却还是收到了杨君的回信。没多久,依照杨君信中指示,安妲又查到了些线索。
不出杨君所料,王晓明也是一名心理疾病患者,他的心理医生也是斯华。蓝舟是王晓明在2002年9月份特意招进公司的,这个时间和邱思民将杜莉萍招收进自己的公司同步;就在案发前两个月左右,因为父亲病重,蓝舟打算过一两个月便带父亲回聚水坳长住。
最有意思的是,和邱思民一样,王晓明对蓝舟的行为也实施了监控,安妲利用自己在北禹的私人关系,找到了负责监控的私家侦探,所提供的内容和关张向杨君提供的,如出一辙。
杨君特意询问了王晓明罹患心理疾病的时间,答案是在2002年4月份。
至此,杨君需要的北禹方面的资料已经收集完备,基本和杨君的推测相符合。
安妲在信里询问这些资料有什么用,杨君只回了四个字:“假期愉快。”
虽然没有找到凶手,南番和北禹的调查却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杜莉萍和蓝舟死亡案件中诸多的共同点,杨君分析建立了有关聚水坳诅咒案的犯罪基本模式:
1、凶手罹患心理疾病,心理医生是斯华——2、凶手建立公司——3、招收聚水坳在外地工作的人员进入公司,并实施监控——4、被害者提出要回聚水坳长住——5、利用被害者的性格弱点实施谋杀——6、凶手失踪。
如果这个模式是聚水坳诅咒杀人的通式,可以推测,杨小惠和罗华的案件也应当符合这个模式。
回到南城之前,杨君已经先行和东君侦探社里另外两名侦探联系,命令他们分别调查杨小惠和罗佳工作单位的情况。调查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杨小惠和罗佳均是由公司老总直接纳入公司的——这两人都不过是区区一个小女工,居然劳动老总亲自招收,这本身就令人奇怪,公司的人也都记得格外清楚。
两名公司老总的情况也符合杨君建立的模式:两人都患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心理医生也都是斯华,在杨小惠和罗华出事后,两位老总都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悄然不知所踪。
“案子越来越大了。”东方说。
案子发展到现在,两人都看出来了,他们所调查的案件,表面上是两个案子,实际上却是同一起案件中的不同分枝,杨君调查的是被害者致死的过程,而东方则调查的是被害者死后凶手的行踪——只是在这之前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点。
“我们可以并案了。”杨君说。
东方点了点头:“看来调查的方向得变一变。”
“方法也得变一变了。”杨君说。
案件调查至此,根据建立的模式,已经可以看出,单个人的被害,只是构筑成案件的一个极小的环节,总体的案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首先分析系统本身的结构。这一点,在建立了犯罪的基本模式之后,已经变得相对比较容易了。
关于犯罪系统的第一个问题是:动机是什么?
这是所有这一系列犯罪的共同问题。表面上看,是为了实现聚水坳的诅咒,但进一步分析,新的问题会覆盖这个答案:为什么要实现聚水坳的诅咒?这一系列犯罪都是人为而非神力,神行使自己的权力进行惩罚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那么人呢?人维护这样一个诅咒,是为了什么?
从聚水坳的诅咒内容中,不难看出,全部的诅咒都在强调一件事:外人不能在聚水坳停留三天以上。
“这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