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像是吧,我还不太了解,大概叫“群众”的比较多。
易:那我们听听群众的呼声吧,他们会有很多问题要问你。哪位“群众”先提出问题来?这位,请。
观众:您从历史到现实的这个契合点,您是怎么找到的?
王:历史是过去的今天,今天是过去的延续,其实历史和今天没有一个截然的界限。所以在讲史的时候,你看到的虽然是古代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但是你稍微深入一点。因为我是教文学的,我上课教古代文学,全是分析人物。我讲《项羽本纪》就是分析项羽,我讲《李将军列传》我就分析李广,全是分析人物。所以我们教了几十年书,就练会了一个本领,就是看到文献就分析人物。历史人物和今天的人物在人性上是相通的,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我们在讲的时候就很容易读到史书就想到现实,看到现实就想到史书,所以很容易就找到这个契合点。
易:我在这儿也概括一下吧,满足一下我的概括欲。就是说文学是人学,史学也是人学。文学是人创造的,历史也是人创造的。没有人就没有文学,也没有历史。而过去和现在是连接在一起的,它的连接点就是你刚才问的那个问题,就是人性。实际上《百家讲坛》为什么要讲文学,为什么要讲历史呢?实际上就是给大家讲讲人性,以便我们每一个观众通过收看这个节目,能够活得更像一个人,能够活得更幸福,做得更有人性,更有人情味。这就叫以人为本。好,下一位观众。
观众:您好,王教授。我想问的就是,为什么您读《史记》是选择汉武帝为角度来切入《史记》?
王:是这样的,因为《史记》的130篇中间,112篇都是写人物的,所以读《史记》应当是以人物为主,这是第一个原则。还有一个,因为司马迁写《史记》他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叫互见法。就是一个人物,他并不是在这个人物的本传中间写到他,他在很多传记中间都写到这个人。那么我讲这个人物,我把他在其他传记中间的事件都归纳起来,然后讲一个立体的人。再一个,武帝时期是《史记》人物中间很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物非常多。所以我就选择武帝时期作为一个突破口,以汉武帝作为一根红线,把这个时代的一些比较重要的人物,汉武帝在位54年涉及的一些重要人物、一些重要事件讲一讲。然后大家在读到这一块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比较容易地看懂原文。所以实际上是为读原文做一种扫除障碍的工作。
易:我倒是有一个问题,也趁机问一下。你刚才说了,你说你讲的人物不是帝王就是将相,这好像也有人提出来说你们这《百家讲坛》,你这什么读《史记》,你是读《史记》啊还是读帝王将相?老将帝王将相干什么?
王:这个事儿的话呢,很简单。你去读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上记载的不是帝王,就是将相。而且不光我们这个民族,所有的民族,它只要经过封建社会,它留下来的都是帝王将相,所以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而且这个东西也不用回避,因为我还有一个想法,我觉得一个人要正视自己民族的历史,是需要勇气的。并不是其他的民族正视自己的历史需要勇气,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作为一个中国的当代人,我们正视我们中国封建史的时候,也是需要勇气的。我们这些历史,我们的文明,记载下来的很多就是帝王将相。你读他们,读中国历史,就只能这样的讲法,它是个客观存在。
易:也就是说,我们作为一个讲史者,我们只能面对我们历史的传承和它的真实。为什么说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需要勇气呢?
王:因为这个帝王将相史中间充满了权术,充满了血腥,充满了那种勾心斗角的那些宫闱之争。讲这些东西以后,似乎觉得我们的祖宗,我们的历史,就是这么灰色吗?就是这么不光彩吗?所以,正视这段历史的时候,是需要勇气的,它是客观事实,你必须承认它、面对它。但是我们可以对它作出一种现代的评价。
易:那我可以这样理解你的意思吗,就是正视这个事实我们需要勇气,评价这段历史我们需要勇气,讲述这段历史我们也需要勇气。
王:易老师非常善于理论地抽象和概括。
易:我再问一个就给机会给你们,这逮住了就得往下挖。请问勇气来自何方?
王:勇气来自于第一,道义;第二,来自于群众的支持。
易:还有吗?我想补一句,学术的良心与良知。
王:我说的这个道义中间就包含着这两点。
易:道义包括良知,包括良心,还包括什么?责任感?
王:对。因为我们在《百家讲坛》讲史,需要给观众讲一个真实的历史。历史中间有很多地方被人们误读了,这里边有史学家的曲笔和直笔造成的。史学家在写史的时候,他有时候用的是直笔,有时候用的是曲笔。他的那个曲笔是他所存在的那个环境限制了他,他不能那样讲,他只能用曲笔来写。但是我们今天在还原这段历史的时候,要把这个真相讲出来。这是一方面,再一方面的话,封建史学家讲的东西,他有时候还有一些避讳,这些东西我们需要有勇气把真相讲出来。这就是讲史人的良心、良知、责任感,这也是需要有勇气的。
易:好,下一位观众。
观众:作为一个听众,我们觉得史书应该是真实地、客观地、公正地反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那么我们想问问,这些史料是不是真实的?怎么能够告诉我们,您说的历史就是一个真实的历史?
王:历史的真实的问题,是个非常麻烦的问题。我们现在讲史,是根据正史来讲,也就是二十四史来讲,我们把它当作历史的真实来讲。但是,正史的记载是不是历史的真实,也是有疑问的。比如说,同样一件事情,在史书的记载上,可能受记载人的影响,它会出现差异。所以,真正的历史的真实,在学术界叫第一历史,这个第一历史是无法还原的。我们现在看到的二十四史的记载叫第二历史,我们只能根据那个第二历史的记载来讲,这些东西我们把它当作历史的真实来看待。但是这些东西里边本身它可能有误记、有误读,这是客观上造成的;同时他主观上有避讳,他会有一些曲笔。我们的任务,第一历史我们已经完全没有办法还原了,已经不知道了,我们只能根据第二历史,就是历史记载的这些正史来讲它。在讲的时候,我们还要区别它的真伪。这个区别真伪的方法,一个就是史料之间的互证。比如说董仲舒《天人三策》,什么时候写的?这个历史记载是不一样的,《史记》有《史记》的记载,《汉书》有《汉书》的记载,《资治通鉴》有《资治通鉴》的记载,这就有不同,这就需要取舍,需要讲解的人从中间选择一个。我们现在是根据正史的记载来讲它,同时还要加进自己对史料的鉴别,对史料的理解,对史料的评价,尽可能按照主讲人的理解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历史。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