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
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
一开始黛玉说炖了吃酒大家还没有理解,这里是用了一个典故,其背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寓意,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才能明白作者的用意。
蕉叶覆鹿的故事出自《列子》,是道家的一个经典故事。
说的是郑国有一个人在树林里砍柴的时候,遇到了一只受惊的鹿,鹿他冲撞过来,他抄起斧子便向鹿砍去,鹿便倒地身亡了。
他怕有人看到以后拿走,便把这头鹿的尸体藏了起来,并且用刚砍下的柴火把它盖住,也有说法是用芭蕉叶子。
心里想着晚上回家吃鹿肉的情况,不禁满心欢喜,走路都十分开心,不禁一边走一边就把事情说了出来。
后来又去砍柴的时候忘了把鹿藏在了什么地方,便以为自己是做了一个梦。
砍柴的路上,回家的路上,便一直喋喋不休地说这件事。
旁边有耳朵好使的,听到以后,便飞奔到了他说的地方,果然看到有一堆柴火堆在河床里,扒开柴火,发现里面果然有一头鹿的尸体,便开心地背起来,跑回了家。
到家以后,告诉了自己的媳妇,说刚才那个樵夫说自己梦里打死了一只鹿,却忘了藏哪里了;现在让我得到了,他真的是做了一场梦啊。
他媳妇便说:“你是不是梦到了一个樵夫?梦里樵夫告诉你他打死了一头鹿。是不是真的有这个樵夫呢?你今天获得了一头鹿,是你的梦成真了吧。”
他便说:“无所谓,反正我得到了鹿,何必知道是我做梦了还是他做梦了呢?“
砍柴的回到家以后,便对丢失了自己的鹿这件事念念不忘。晚上做梦还梦到了把它藏在了哪里,还梦到了是谁拿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鹿。
第二天早上,跟着梦里的路,找到了那个人。于是两个人争吵了起来,都说鹿本该属于自己。
争论了半天,当然没有结果,于是便找到了当地的法官,让他来给自己做主。
法官问:“樵夫你当初确实获得了一头鹿,后来你却自认为是梦;后来又梦到了自己获得了一头鹿,又错误地认为这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他把鹿拿走了,现在却在和你争夺鹿的所有权。
他媳妇又说他是做梦听说有人打死了一头鹿,并没有人真的获得了一头鹿。现在却真的有一头鹿,那么你俩就把它分了吧。“
后来两个人都不服,法官便把案子上报给国君。国君嘲笑说法官也在做梦吧,哪有这么糊涂办案的。
于是便去询问国相怎么办。国相说:“是不是做梦,我也不能分辨。想要能分辨的话,这是只有黄帝、孔夫子才能够做到的。如今黄帝、孔夫子都死了,谁还能分辨呢?就姑且按照法官的判决就行了吧。
【听完这个故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个典故需要用心体会,它是一个梦中说梦的故事,显然就是在《红楼梦》中说《红楼梦》。
第一个砍柴人获得了一头鹿,他就是《红楼梦》的第一个作者,探春是起诗社的人,说明这个作者就在隆武朝廷任过职。但是他害怕被人发现,所以用芭蕉叶覆盖起来,对人说这是一个梦!
这就是红楼梦作者一开始的做法,但是他们知道,这书早晚要名扬天下,真正的作者又必须保密,所以将来可能会有人冒充。
后来别人听说了这件事,就去找到了他藏起来的鹿,这就是清朝有人得到了《红楼梦》。
那人得到之后,知道这是别人说的一个梦,所以就把鹿据为己有了,这就像清朝人说《红楼梦》是他们写的。
原先打死鹿的人后来又梦到鹿被人偷去了,还梦到了是谁偷去了,就去和他争论,这就像现在我们又发现了《红楼梦》的奥秘,说《红楼梦》是明朝人写的,而对方坚持说是清朝人写的。
双方争论不休,自然没有个结果,于是需要法官来判断,故事里的法官糊里糊涂,分不清哪个说的是真梦假梦,就让双方分了吧。
而我们现实中的法官更糊涂,直接把鹿判给了清朝的包衣奴才,这应该是作者没想到的。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极高的推理能力,他们在写书的时候,就算到了后世会有人冒充作者,所以他们在书中预留了线索,只要我们足够用心,就能发现谁才是真正的作者。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