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勰捧出的,是一包细如丝、白如雪、柔如云的棉花!
大汉疆域内,只有木棉而没棉花,郭守敬和郦道元见多识广,却也没见过棉花。
但是,两人都是博览群书的科学大能,立刻意识到这东西的价值。
“这难道就是传自西域的棉?”
“对!这就是棉!”刘芒替贾思勰回答,但他也没想到,贾思勰竟然真的试种成功了!
“今年只试种数亩,明年开春,可大面积播种了!”
郭守敬和郦道元轻轻触摸着洁白的棉花,对贾思勰钦佩不已,赞不绝口。
此时,正是解决他们之间争执的好机会。
三个人争执的原因,已经弄清楚了。
贾思勰为了试种棉花和新品种麦子,执意要求为试验田引水挖渠。
郭守敬同意为贾思勰的试验田挖渠。
但郦道元认为,郭守敬的方案不可行,甚至怀疑郭守敬从中谋取私利。
棉花和新麦种的重要性,郭、郦二人都懂。有刘芒做仲裁,三人终于不再吵了。
可是,难题依然存在。
郦道元反对郭守敬的方案,理由是,稷山一带,地下泥土构成比较特殊。
土地下面的层次很复杂,简单说,上层是渗透效果好的土壤层,下面是不易渗透的岩土层。
据郦道元考察,稷山一带,土壤层相对较薄。而郭守敬规划的方案,沟渠挖得深,需要挖掘至岩土层以下。
这样,不仅需要耗费大量徭役,还会破坏岩土层,渠水将大量渗漏,根本无法将水引导至试验田。
这条沟渠,是应贾思勰要求,郭守敬临时增加的,考虑并不周全。
郭守敬也承认郦道元说得有道理。但稷山一带,地势高,不深挖沟渠,根本无法将汾水疏导进渠。
事情弄清楚了。刘芒劝架也容易了。
之前几人一直争论不休,在于郦道元不知道贾思勰那块田的作用。所以,才竭力反对仅仅为了十几亩农田挖渠引水,耗费人力财力。
刘芒强调,贾思勰的试验田。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必须优先保证供水。
至于该如何解决,对这三个大科学家而言,根本不是问题。
浅挖、分段,用水车引水进渠,梯次调运即可。
……
回到卫将军中,继续处理公务,铜镜突然震动。
一星特殊召唤机会即将过期,请尽快使用……
召唤!
请选择召唤时代:隋、宋末元初
选择宋末元初……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