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打西边出来就出来呗,咱们也不能拦着不是?反正在咱们家,娘和爹就是最大的,咱们都舍不得娘和爹。”姜菱尽职尽责的哄着姜老太太。
姜老太太不禁就笑的更开心了,搂着姜菱一口一个“心肝宝贝”的叫唤了起来。
屋里姜老爷子和姜三海瞥见这一幕,又是好笑又是无奈,却也都习以为常了。
刚刚王大娘和王福山上门,姜老爷子和姜三海都听见了。不过两人都没有出面。不是因为怕了王家人,也不是故意想把事情推给姜老太太解决,而是他俩越不出面,王家人的闹腾越像是笑话。
正儿八经的亲事,姜家一个能当家的男人都没过问,王家就敢在外面放话已经定下来了,糊弄谁呢?传出去根本没有人会相信,无形间就破了王大娘精心布置的局面。
往年的这一日,姜大哥他们都是吃了午饭就往回走,晚饭一般都是在自家吃。今年却是例外,不管是姜家大房、二房还是四房,都是吃了晚饭才在夜色中赶回来。
扫见姜大哥他们一个两个脸上都挂着笑容,姜老太太没好气的骂道:“拎了好东西,人家才稀罕你们。你们非但不生气,反而自己得意上了,真是蠢货。”
“娘,这是我娘家让我带回来的。”虽然被骂了,姜四嫂还是止不住的笑容,提着一小袋子白面送到了姜老太太的面前。
“还知道往家里捞点东西回来,总算没有吃大亏。”白面不多,但是有总比没有好,而且也是精细的口粮,姜老太太自然是满意的。
“娘,我也带回来了好吃的。”姜二嫂本就不是会吃亏的性子。往年没带那么多东西回娘家,她都会象征性的拿点东西回姜家。今日她体体面面的回去了,拿回姜家的东西自然也变得不一样,一出手就是半个猪头和一大块牛肉。
姜老太太顿时就坐不住了,瞪大了眼站起来。真的是半个猪头啊?还有这么大一块牛肉……比她让老二媳妇拿回娘家的东西还要贵重。
“老二媳妇,你娘家人没骂你?”姜老太太其实并不爱占别人的便宜,主要是好面子,生怕旁人背后说是非。这不,短暂的惊吓过后,姜老太太问姜二嫂道。
“没呀,大过年的,他们干嘛要骂我?”比起姜老太太,姜二嫂才是真正的斤斤计较,且极爱算计自己的得失。只不过她这个人会看脸色,知道不该争的时候不能动。反之,一旦给了她可以争的机会,她半点也不输给任何人。
“娘,大壮他外公外婆听说明年两个小子要去镇上念书,特意回给咱家的礼。”姜二哥没有说的是,姜二嫂今日一回娘家就开始各种吹捧姜三海和姜菱,直把他们家在镇上新买的那处宅院夸上了天。而姜二嫂娘家人一听姜家居然在柳儿胡同买了宅院,态度立刻大变,这才有了如此丰厚的回礼。
“娘,其实这点东西不算什么的。我娘家本来就是开酒楼的,最不缺的就是吃食。哪日他们真要是回咱家好几匹布,那才是真的花了银钱。”姜二嫂今日又是大出风头又是扬眉吐气,说出口的话都变得张狂了起来。
“话可不能这样说。就算是吃食,也是花了银钱买回来的,还能是打天上掉下来的?”姜老太太摇摇头,在这事上却是很拎得清,当即反驳道。
姜二嫂嘴上小声嘟囔了两句,却也没再反驳了。
相较之下,两手空空回来的姜大嫂神色就很有些尴尬了。她是真的处处及不上两位妯娌,着实有些对不住姜家。
“老二、老二媳妇,你们明天跟老三还有菱儿一块搬去镇上,这些吃的你们都带走。”姜老太太向来是不关注家里几个儿媳妇作何感想的,也并不会要求每个儿媳妇都必须从娘家带回礼,自然就没有注意到姜大嫂的反应,只是一门心思跟姜二哥和二嫂吩咐道。
“明天就搬去镇上?是不是太赶了点?”姜二哥当然不介意搬去镇上住,原本就是定好的事情。不过这大过年的,明天才初三,姜二哥往年都是过了初八才去镇上的。
“赶什么赶?宅院买了就是用来住的,一直空着哪里来的人气?再好的屋子没人住,也会显得衰败。你小妹花了那么多银子买回来的府宅,是让你们随意霍霍的?都麻利的滚去镇上住,省得整日留在家里碍老娘的眼!”提到姜菱必须提早搬去镇上的理由,姜老太太一肚子的气,当即就发了怒。
无缘无故挨了一顿骂,姜二哥眨眨眼,好奇的看向了姜菱。这个家里能让姜老太太做出这个决定的人,也就只有姜菱了。
“今天王家又上门来提亲了。”姜菱没想过要瞒着姜二哥他们,而且也是瞒不住的事儿,当即就解释道。
姜二哥瞬间了然,便不再多问了。
姜二嫂则是左看看、右看看,张张嘴、又闭上了。算了,反正她这边也没有合适的人家说给姜菱,在这件事上没有任何的发言权,还是闭嘴保平安吧!
至此,姜菱他们搬去镇上的事情就定了下来。姜家大房和四房接受良好,都没有露出不高兴,也没有存下任何的芥蒂。
大年初三,姜四哥特意去找二堂伯借了牛车,先将姜菱他们送去镇上,再返回姜家村将牛车还给二堂伯。
“赶明咱家也买辆牛车吧!方便省事,也不用特意找别人借。”二堂伯的牛车,姜菱已经坐过好几次,感觉还不错,对他们这样的农户人家也很合适。
“确实可以考虑考虑。”接姜菱话的人,是姜二哥。
“那这事就交给二哥帮忙盯着了。二哥认识的人多,肯定能寻到合适的牛车。银钱放心,我来给,多少都行。”拍了拍自己的腰包,身为全家最有钱的人,姜菱还是很有底气的。
“不用。牛车买回来是家里一起用,到时候我跟爹商量,由家里给。”姜二哥并不是那种厚着脸皮占自家小妹便宜还心安理得的人。这些年他每个月赚的银钱积攒起来,当然够给家里买一辆牛车。只不过因着家里有姜三海在读书,大家都会刻意的省着花,轻易不会动大笔银钱。
现下却是不一样了。有姜菱在,姜二嫂轻轻松松就赚了四两银子。虽然不是长久买卖,却也给了姜二哥一定的灵感。
只看姜菱花的多赚得多就知道了,一味的克扣自家人、拼命的积攒银钱是不行的。想要家里蒸蒸日上,他们应该想法子多赚银钱。只有赚的多了,他们才能过的更加红火,心里也更加的安稳踏实。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