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前所未有的事,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日后赵匡胤如果身体不适,就有考虑传子的可能。
这年春天,赵匡胤带了不少随从视察西京(洛阳),首次向群臣提出了迁都的想法。赵光义急于劝阻,还拉了很多人出来劝阻。这就暴露了自己在开封府培植了个人势力不愿离开开封的真实想法。当时赵匡胤笑而不答,似乎胸有成竹,这也是个危险的信号。赵匡胤做事稳重,他的不答,是自己早有主见,到时候说做就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实行。一旦宣布迁都,赵光义多年来在开封府培植的势力将会付之东流。
赵光义一想到老宰相赵普,就觉得心情紧张。只要赵普当权,自己就出不了头。近年来赵普被贬到外地当节度使,是因为他自己抓权,受贿,被几个谏官所告倒。不过赵匡胤还是离不了他,什么时候心血来潮,还会把他喊回来。赵普一旦回来,肯定对自己不利,继位的希望就一点也没有了。思前想后,赵光义觉得不能再等待了,必须马上进行抢班夺权。就在公元976年10月,这个惊天大案终于爆发。
宋代有个假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从秦始皇到宣统一共有两三百个,只听说有好皇帝、坏皇帝,未听说有真皇帝、假皇帝。王莽在公开篡位之前曾经称过摄皇帝、假皇帝,那个“假”字不过是指“暂时”、“代理”之意,不是指的真假之假。我这里所说的“宋代有个假皇帝”是指宋太宗赵光义。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因为史书上所记载的他的一生事迹,大都不真。他生于公元939年,死于997年,实际年龄58岁。在这58年中,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939年960年,也就是陈桥兵变以前,当时他的实足年龄21岁。这一时期他没有任何事迹可言。后来史书上所记的他的事迹与功劳,全部是在他做皇帝以后史官为迎合他的意旨而伪造,全是假的。
第二阶段是从960年到976年,也就是赵匡胤在位时期,他的实足年龄从21岁到37岁。这一时期他在赵匡胤的照顾之下,长期担任开封府尹。但是他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培植个人势力,为日后争夺帝位作准备。他的行动已为宰相赵普所注意,赵普一再提醒赵匡胤对他加以防范,使得他的许多计划都未能得逞。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3)
第三阶段是从976年到997年,他的实足年龄从37岁到58岁。这一时期是他自己做皇帝,他就利用手中的权力,成立编纂班子,修纂及删改史书,大胆放手造假。对于自己第一阶段的历史,从零开始,完全伪造;对于第二阶段的历史,尽量篡改,把赵匡胤的许多功劳,改写在自己头上;对于第三阶段的历史,则从写法上下功夫,或者归功于己,诿过于人;或者把坏事说成好事。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事迹绝大部分都是假的,都是有意伪造出来的,那么,这个人本身也就成了假人物了。赵光义就是这样的人物。
能不能举个例子,并且拿得出作假的铁证?答案是:能。
请看《隆平集》卷一《太宗皇帝》中的一段话:
公元960年,赵光义随同其兄赵匡胤去陈桥驿。赵匡胤既被将士们拥立为皇帝,回师向开封进发,赵光义就拦住马头提出建议说:“这次回师开封,将士们如果自恃功高,大肆抢劫,使得老百姓肝脑涂地,那就绝不符合应天顺人的精神!最好是要诸军将领立下严守军纪的誓言,然后前进。”赵匡胤接受了这个建议,要大家各立誓言,于是全军肃然行进,未出任何问题。赵匡胤因此很称赞赵义光的谋略,对他更加友爱,从那个时候起,就有把帝位传给他的意思。
这一记事被辗转引用,收入史书,后人也就信以为真,认为赵光义在陈桥兵变时已是兵变集团的核心人物,立了不少功劳,成为这个政权的二把手或三把手。直到现在,我所见到的有关宋代的不少历史著作中,还有些作者,一直把赵光义认为是陈桥兵变的重要人物。而历史事实是,在陈桥兵变的当时,赵光义留在开封和他母亲在一起,根本没有到陈桥驿去。可见由赵光义本人主持的伪造的史料流传久远,已经骗人骗了1000多年,现在还在继续骗下去,没有被清除掉。
我们先不必去考查史料的根据,只就事论事,看看上面这则记事的内容是否合乎情理。五代时期中将士通过兵变拥立皇帝,从后梁开始,经过后唐、后晋、后汉,愈演愈烈。到了后周的郭威,稍有好转。郭威和他的养子柴荣既是这种兵变的受益者(通过兵变登上帝位),也是这种兵变的受害者(他们的家属惨遭杀害)。经过沉痛的思考,他们在公元950年澶州兵变之时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决心由乱求治,终于在兵变成功抢劫开始之后及时下令制止。当时赵匡胤也在军中。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赵匡胤跟着柴荣打天下的时候,在共同出生入死的战斗中,探讨过许多立国大计。兵变成功之后不许抢劫,这是赵匡胤立国大计的第一步,他是一天也不会忘记的,怎么会还要赵光义来提醒他。赵光义在增加吹捧自己的史料中出现这种漏洞,正好说明他自己根本没有参加陈桥兵变。记事中说赵匡胤佩服他的谋略,当时就有把帝位传给他的意思。说明写这篇记事的人头脑过于简单,他把郭威、柴荣、赵匡胤这些人物都看成了傻瓜,只有赵光义才是聪明人。这种不合情理的吹捧很容易被人识破,一旦被人识破,一切吹捧也就一文不值。
史书中美化赵光义的许多记载都不真实,都是在赵光义登上帝位之后,由一些御用史官秉承他的意旨而增补上去的。我只要提出一条铁证,就可以一举推翻赵光义在陈桥兵变时立了大功的假话。这条铁证是《邵氏见闻录》引用的《建隆遗事》所说:陈桥兵变之时,赵光义留在京城陪伴母亲杜氏,根本没有到陈桥驿去。既然人都没有去,事迹从何而来!那么,上面所引的《隆平集》中的那一段记事是从哪里来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一书在注解中说出了这个秘密。原来那时候的实录修过两次,第一次修好后,赵光义看了不满意,认为没有记载自己在陈桥兵变时的功劳,多次要求宰相组织史官重修。第二次修成,其中就增加了不少对赵光义拍马屁的记事。以后编篡《宋史》和其他有关史书都采用了第二次修成的实录作为根据,赵光义的宣传材料,当然就都编进去了。
对于这些内幕,宋人不好明说,但是元人敢说。《宋史》是元代修的,元人袁桷在《清容居士集》中《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例事状》一文里说:实录中“太宗叩马”的那一段话,“后录增入,显是迎合”(后来增加的一段话是为迎合赵光义加进去的)。袁桷完全理解,宋代许多御用史官在记事中添油加醋,无中生有,只不过是为了拍皇帝的马屁而已。
历史上的皇帝既有能干的,也有窝囊废,形形色色,各种类型都有。但是像赵光义这样一生事迹大都不实,基本上是靠包装,靠造假造出来的,这样的皇帝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金匮之盟是真是假
如果说,史书上所记载的赵光义的一生功业大都不实,都是他自己命令御用史官弄虚作假造出来的;那么《宋史纪事本末》中专门有一卷记载的“金匮之盟”一事,又是不是真的?现在我把此事扼要介绍如下。
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做了皇帝,他母亲杜氏就当了太后。杜太后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名叫匡济、匡胤、匡义、匡美、匡赞。其中匡济和匡赞早死,陈桥兵变之后在世的,只有匡胤、匡义、匡美三人。对于皇帝的名字需要避讳的规定实在麻烦,赵匡胤既已称帝,匡义就只能改名为光义,匡美就只能改名为光美。16年之后,赵光义又当了皇帝,光美只好又改名字,改为廷美。
公元961年6月,也就是杜太后当了一年多的太后之后,生了重病,危在旦夕。有一天,她把匡胤和赵普都召到病榻前,问匡胤:“你知不知道你是怎么得到了江山的?”匡胤答:“都是托祖宗和太后的福!”太后说:“不是。正因为柴家让幼儿做皇帝,才丢了江山。为了后代不出幼君,你百岁以后,应当传位给光义,光义传光美,光美再传德昭(匡胤的长子),这样,赵家的天下就万无一失了。”匡胤说:“遵照母亲的教诲。”太后又交代赵普:“你要记下我的话,以后不能违背。”于是赵普就在病榻前写下这份遗嘱,并且在纸尾写上“臣普记”三个字。匡胤把这份遗嘱装在一个小金盒子里,交给一个老成的宫女小心保管。因为这份遗嘱保存在一个金盒子里,所以称为“金匮之盟”。。 最好的txt下载网
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4)
我认为:《宋史纪事本末》卷十“金匮之盟”中所记载的这件事整个就是假的,是由20年后的赵普伪造出来的。因为在当时,这件事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不合法。
如果说,杜太后是害怕赵家以后会出现幼君,丢了江山,才留下这样的遗嘱,其实赵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时赵匡胤34岁,赵光义22岁,赵光美14岁,匡胤的大儿子德昭10岁。匡胤以下,兄弟叔侄,每个人只差几岁,几乎成了一种阶梯形,不管匡胤什么时候死掉,都不会出现没有成年人接班的情况。杜太后完全是过虑。退一步说,即使杜太后顾虑太多,在家里人中间啰啰嗦嗦多说几句,那也可能。那就只能是说的说,听的听,只当耳边风,不把他当回事,如此而已。
在中国三代时期,在边疆的游牧民族之中,由于国王常常要兼任军事领袖,不能由幼儿担任,所以王位的继承,既有父子相承,也有兄终弟及。但那是国家大事,需要通过公议,不可能由太后一个人说了算。自从秦汉以后,帝位的继承只能是父子相承,如果说由一个太后来改变帝位继承的办法,变父子相承为兄终弟及,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宋史?太祖本纪》建隆二年六月的记事记了太后之丧,但是没有提金匮之盟这件事,足见官方从来没有认账。
家族中的这些传言,这些议论,对于别人来说,都是闲话,完全不值得注意。只有赵光义才把这些并无根据的传言放在心里,做起了一厢情愿的皇帝梦。赵匡胤虽然对人宽厚,但是家教很严,赵光义做皇帝梦的事,一定不敢让他知道。将来传弟还是传子,只有匡胤自己心中有数,别人是做不了主的。
在匡胤做皇帝的这16年中,光义能够继位的希望很小,在他前进的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就是赵普。北宋初期,赵普受到匡胤的重用,独任宰相10年。他老奸巨猾,目光锐利,常常一眼就能看破光义所作所为的真正意图,不客气地加以揭破。在他面前,很难说假话。匡胤对光义虽有回护之意,但是出于对赵普这位开国元勋的尊重,又不能不采纳他的意见。因此,光义要办的事,一遇赵普过问,就必然受到阻挠,感到无可奈何。
赵普长期压制光义,这个铁的事实就足以说明根本没有“金匮之盟”这么一回事。如果真有此事,这份盟书又是赵普亲手写的,他明知道光义日后有当上皇帝的可能,那他又何必一直压制着光义,这不是给自己树敌么!赵普防范光义是有道理的。因为当时他是匡胤的心腹,凡是对匡胤不利的事,他都会时时加以注意。光义阴险狡猾,在匡胤的庇护之下,经常不忘在开封培植个人势力,但都逃不过赵普的锐利眼光,受到压制。以后赵普自己屡次受贿,被匡胤发觉,贬出京师,到外地去当了节度使。光义没有人监视了,放手发展个人势力,组成了一个阴谋集团,终于暗害了赵匡胤,造成了一场大悲剧。
赵光义当上了皇帝,赵普不禁捏了一把汗,知道自己这一辈子完了。因为赵光义是个报复心很强的人,过去自己把他得罪够了,冤家路窄,这时又落到他的手里,穿小鞋的日子肯定是有的。果不其然,以后赵普被调回京城,任个闲职,不仅自己备受冷落,他的妹夫与儿子也接连受到打击,先调到南方的邕州与潭州,不得回乡,妹夫侯仁宝并且战死岭外。心胸宽阔的人可以不计得失,不怕冷落,赵普是个非常看重权势的人,虽然年过花甲,还在窥探机会,总想升官发财,不甘心长期被人冷落。
赵光义也是个沉不住气的人。他如果自认为应该继位,并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人的事,心中无鬼,就应该表现得正常一点。但是他做不到,他知道自己的帝位来得不正当,对于能够威胁他的帝位的人,包括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德昭、德芳和弟弟廷美,总是心怀忌刻。这些人活在世上一天,他心里就不安一天。公元979年,德昭被逼自杀(实际上是谋害),981年,德芳又无缘无故死亡(当然也是谋害)。这样一来,一方面,威胁解除,他虽然是放心了,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舆论大哗,大家对他的议论,对他的攻击又热闹起来,他反而更不安心了。对于自己来得不正当的这个皇帝宝座,他更急于找个根据。想来想去,他想到了老对手赵普的头上。如果能由开国元勋赵普出面证明过去确有“金匮之盟”这么一回事,议论大概就可以平息了。此外,德昭、德芳的死,都死得不明不白,所以舆论哗然。对于廷美,可不能再这样草率行事了,最好由赵普带头,组织一班###重臣,罗织一些严重罪名,公开处死,才能服人。赵普肯答应么?估计这个老贪官只要有利可图,是愿意出卖良心的,事实证明,赵光义的这种估计一点也不错。
公元981年夏天,这一对老对头秘密见面,迅速地谈妥了这笔交易。他们是怎么谈的,我们当然不知道;但是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赵普的脸皮是够厚的,心也是够狠的,赵光义的计划是够阴险的,他们这笔交易也是够肮脏的。俗话说,易涨易落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这两个小人在有了共同利益的时候,马上勾结起来,过去的深仇大恨,立刻抛在一边。
交易谈成之后,赵普立刻站出来说话:“金匮之盟”确有其事,当时是由他执笔写的,一式二份,一份放进杜太后的棺材,一份留在宫中。留在宫中的这一份,现在已经找到了。赵光义也马上站出来应答,说是不错,宫中的一份已经找到了,这样两赵在朝廷上一唱一和,等于在向天下后世宣布,赵匡胤临终传弟不传子的根据已经找到,请大家不要再议论了。赵光义多年的心病,一下子就除掉了。为了回报赵普的支持,就在公元981年9月,已过60岁的赵普第二次当上宰相。
杀兄夺位的惊天大案(5)
如果赵普只拿那一份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的“金匮之盟”来作交易,那也不过是对皇帝拍马而已,后人还不会怎么骂他。后人最看不起赵普的事,就是他为迎合赵光义的需要,积极参加迫害廷美的活动,屡次策划、布置,并且组织力量诬陷、攻击廷美,绝不手软,一直迫害至死。赵普甚至八方奔走,联络老宰相王溥等74人联名上奏,认为廷美拉拢了一帮人“怨望咒诅、大逆不道、宜行诛灭、以正刑章”。不久,开封府尹李符又上告:“廷美不思悔过,言语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光义就势把他降为涪陵县公,湖北房州安置。廷美在短期之内,遭受一连串的打击,惊悸成疾,两年之后,就以38岁的壮年,死于房州。
赵普实在做得太显眼了,也太过分了。从当时直到后世,一千多年来,略有正义感的人无不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他?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