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上,我拿到了两本证书: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和北大优秀毕业生。这两个奖项名额极其有限,尤其是市级优秀毕业生更是难得。我在欣慰同时,也在反思,我凭什么能获得垂青?
梳理北大生活,学生干部经历和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入学之初,我凭着书法和写作特长,成功竞聘为院团委宣传部部长,虽然是个很累的活,但很锻炼人。院里的大小活动,别人参观完可以一身轻,但你的职责要尽快写出新闻稿,在北大新闻网、北大校刊、北大青年等校内媒体见到“影子”。至于院内举办的活动,还要亲自上阵,挥毫泼墨Copy数份“书法海报”,再骑着破车,乐颠颠跑到三角地“糊”在展板上。
凭着对文字的热爱,我还成为北大校刊的学生记者。虽为校刊,但她前身为《北京大学日刊》,由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创办于1917年,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报刊之一。四开大报,颇有气势,也是“激扬文字”的舞台。于是,就有了到301医院采访国学大师季羡林、随许智宏校长视察工作、采写身边的师生??临近毕业,剪贴本上已有了几十篇“大作”,成为我就业新闻媒体的“敲门砖”。
开阔眼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科阶段,正是快速成长期。步入“一塔湖图”的燕园,面对每年两个长假,没有理由不多去“瞟”几眼,多去“走”几步。
周五傍晚,推车来到三角地旁,一群小伙子正“热火朝天”地检修数十辆自行车,旁边的旗帜迎风飘展——“北大自行车协会”。“同学,要不要检车拉练?”一个男生热情的问候,我摇头谢过,心头却涌出一丝温暖。曾经的百团大战热闹景象,再次浮现眼前。我想起了自己参加过的两个社团——北大学生书画协会和北大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在书画协会,和“墨”友们策划去敦煌莫高窟采风,忙着为书画展览提供作品;在青马研,忙着联系名家开讲座,忙着召开全国高校理论社团大会。2005年夏日,我和几名队友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社会实践,在新落成的“大包干纪念馆”会议室,我们有幸见到了当年的“大包干”几位健在的发起人。一位黝黑的老人,手裹白毛巾,回首往事,偷偷地用毛巾拭去眼泪,我不经意的一瞥,成为心灵最深的记忆片段。
北大是个大舞台,舞台中央舞动的人太多。在这里,我见识了太多的名人大家:国学大师季羡林、当代毕王选、铁面署长李金华、航天英雄杨利伟、影视明星成龙??见得多了,北大学生对名人也有了“免疫力”,但视野宽了,想得也远了。
收获友情
拆开包裹,抽出一个精美的盒子,上面刻着发亮的英文单词“cross”,盒子里躺着一支黑色的“cross”笔。中文译为“高仕”的原子笔,是世界顶级大牌,喜爱书法的我,自此爱不释手。这是我在北大期间认识的台湾姐妹陈慧菁、陈慧娟寄来的。
轻轻写几笔,流畅的笔迹将我思绪连到了那个夏日。七月北京,流淌着火热。当年全国台联举办的两岸青年夏令营正如火如荼上演,我作为北大一名志愿者融入其中。短短一个星期,我和台湾同胞结下了深厚友情:万里长城争做“好汉”,北大校园当东道主,为大家佩戴北大校徽。分开后大家并没有断了联系,我们时常互寄礼物,互邀再次相聚。
北大国际化程度高,在这里只要你愿意,可以结交到很多异国朋友。同学也是来自大江南北,操着南腔北调,你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收获更多的友谊,甚至是生死朋友。北大山鹰社的社友,每年都会远足雪山,相信这样的朋友一辈子都不会忘。
当然,北大校园里少不了浪漫故事,友情浓度再醇点,就成了爱情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前程Discovery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说:“职业教育如果从进入大学的第二天开始,就已经晚了。”国外高校重视学生职业教育,往往从中小学就开始了。即便在大学也都有相关的机构。哈佛大学每个学院都有Career Office(职业办公室),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找工作,包括尽最大的努力来联系校友,邀请他们回学校聚餐、讲座和咨询,甚至带回一些工作机会。
当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凸显,职业教育已被推上课堂,即便是北大、清华等名校也开始重视起职业教育。当然,作为一名大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有探索前程意识。
兼职工作坊
兼职,不仅能靠双手为学业、生活“埋单”,而且还能锻炼能力,为探索前程打头阵。大学校园,兼职机会还是很多的。
家教VS抄写
低年级学生多会选择家教和抄写来兼职,刚入学没有特别经验,不妨从这类兼职做起。北大学生罩着名校光环,家教行情和薪金都不错。以前三角地常常会征求“抄写”的活,字迹秀美的学生不妨一试。
状元报告会VS新闻观察员
北大每年都会“引进”众多状元,大到国际奥赛金牌、省级状元,小到地市级状元、省单科状元,多分布于光华管理学院、元培学院等热门院系。每年寒暑假,大牌状元总是教育公司的拼抢焦点,状元们被请到全国各地做报告,有不菲收入还能免费旅游。北大总是媒体关注焦点,北大评出了“十佳菜肴”、公益广告上了北大学一餐厅等曾被媒体热报,留心的学生不妨做媒体的“新闻观察员”,提供线索也能收获线索费。
主持人VS翻译
北大不乏美女和才女,对于有文艺或外语特长的学生,课余选择做主持和会议翻译都是不错选择。从北大已经走出了张羽、张泉灵、撒贝宁、耿姝、阿忆等知名主持人了,还在校园的北大艺术系才女李思思也已是央视《挑战主持人》八任擂主。
出书VS写作
北大盛产作家、诗人,当还处在求学阶段时,不妨以“文”谋发展。北京媒体众多,知名媒体都会有副刊,稿费颇丰。北大每年还有类似“等你在北大”、“圆梦北大”等学习集,也可以撰文赢取稿费。同是李思思,不仅主持好,她还把自身经历写成了《未名湖畔的玫瑰》,名利双收。
夏令营辅导员VS北大校园导游
每年暑期,名目繁多的夏令营会充满校园。夏令营组织方也多会请北大学生充当辅导员,让营员和北大学生零距离接触,也是个赚钱和免费旅游的好机会。北大校园游一直火爆,纵然北大校方发出了禁客令,但游人还是不少。身为北大人,当个称职的业余导游还不难。
第六章 爱情魔法杖(1)
“世界上难以自拔的,除了牙齿,还有爱情。”风景如画的燕园,青春浪漫的年纪,难免会上演风花雪月般故事。大学的爱情正粉饰着青春的我们。
爱情如哈里·波特的“魔杖”,大家都追求着幸福,就连哈佛大学当前最热门的课程,既不是商学院的课程,也不是政府管理学院的课程,而是“幸福课”。有人说:“我的大学爱情过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