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新中国近代史感悟 > 第56部分(第2页)

第56部分(第2页)

在高尔察克了解情况后,还是带来这么些人,余程万自然十分生气。

高尔察克半恳求地对余程万,表示了歉意。但他也是没有办法,他已经尽可能的减少了人员,这些人中,大多数人都是妇女儿童,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面对此情此景,余程万再生气,也没法拒绝。他命令给孩子们优先提供睡袋,保暖用品。然后,将更多的人塞进同一辆车上。人们躺下以后,往往连翻身的地方都没有。为了提供充足的氧气,余程万被迫下令,至少保持一个通风口敞开……

当天午后,高部与国防军部队,就一起乘卡车出发了。高尔察克与余程万同乘一车,人员最少,为八个人。

一上车,余程万就打开了换气窗,点燃了两座煤油炉,车蓬内很快就温暖起来,在温度上升到十几度的时候,他关了一座煤油炉。高尔察克初次见到车蓬内部,颇有几分新奇。余程万就简单介绍了一下,车蓬的结构。然后解释说,在战区要保持警惕,不能脱外衣,也就不能烧的太热。

……

中国国防军战士,是最安分,也是最不安分的部队。说安分,是说国防军战士纪律好,不主动惹事;说不安分,是说国防军战士,一旦遇事,会把惹事的人打的很惨。而且,国防军喜欢美食。每到一地,经常组织打猎,借此机会,测绘地图,收集情报。加之,国防军的车队往返运输物资,熟悉地形道路。所以,国防军返回东西伯利亚,困难并不是很多。当然,这也有季节的原因——寒冷的气候,给人们的活动,带来许多不便之处,却把土地冻的结结实实,河流也结上厚厚的坚冰,十分方便卡车行走。如果再过两三个月,只怕卡车就寸步难行了。

一路上,高尔察克不断向余程万打听信息。如此近距离的观察,国防军的武器装备,给高尔察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余程万并不清楚,我邀请高尔察克的用意,即使知道,也不会告诉他;而武器装备上的问题,余程万也不可能详细解说。所以,两人在车上,只是闲谈,谈论下我的经历,中国的情况、政策等公开的信息。

高尔察克,1875年出生,13岁考入圣彼得堡海军学校。1906年,高尔察克凭《喀拉海和西伯利亚海的积冰》一书荣获俄国皇家地理学会的最高奖赏—大君士坦丁金质奖章;欧战爆发后,在波罗的海舰队任海军军官的高尔察克,屡立战功。1916年,高尔察克晋升为海军中将并出任黑海舰队司令,在任时同样战功卓著。1917年,高尔察克宣誓效忠临时政府。1918年在俄国的临时政府中,高尔察克被任命为军事部长。1919年夏,高尔察克被宣布为俄国最高执政官。1919年8月,高尔察克指挥大军,由东向西全面进攻。战争之初,大获全胜,列宁在《真理报》上,号召“一切为了东线”、“必须用全力粉碎高尔察克”。

高尔察克是个优秀的学者,会四门外语,其中就有汉语。我不会对此有任何好感的,考虑到中国的衰落和俄罗斯的贪婪,要说高尔察克是出于善意,我是很难相信的。然,余程万并不是我,他显然没有考虑那么些。流利的京片子,让余程万备感亲切,这也使得两人的相处极为融洽。

两个文人谈书,两个屠夫谈杀猪,那两个军人在一起,谈论的也就可想而知了。高尔察克和余程万很快就找到了话题——刚刚结束的欧战,在讨论中,双方都表现出对欧战的熟悉和极高的军事素质。在狭小空间里,惺惺相惜的余程万与高尔察克,迅速熟悉起来。作为西伯利亚中国驻军最高指挥官的余程万,对我在此的策略和企图,还是很清楚的。所以,在许多无关紧要的地方,余程万都做了详细的说明。高尔察克从中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对中国的现状,有了个初步了解。

虽然,余程万讲述的,都是公开的信息,却依然给高尔察克相当大的帮助。国与国之间,惟有利益。高尔察克不需要什么秘密消息——如果有会更好,从公开的消息中,才能够全面完整的了解中国,并为他的判断提供依据。

比如,国防军在统一时的辉煌战绩;统一后,整编军队,因为数量众多,不得不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军;裁减的军队,以中国董带出来的老部队为主等等。高尔察克就可以从中得知,国防军大体的总兵力、战斗力。并从某些细节上,了解到中国董的地位十分稳固。

比如说,国防军的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象汽车是太平汽车厂的产品——这不是新消息,“甲壳虫”不就是那里的出品。不过,汽车在中国的普遍使用,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他没有用车队作标准,余程万告诉过他,西伯利亚驻军的装备增加改进了部分装备。而且,毕竟是西伯利亚驻军的司令部所在。所以,车队一千多人,就使用二百多辆载重卡车,不足为奇。

再比如说,中国南方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很快。安庆政府被迫为公职人员加薪。像军队已经加薪两次了。国防军的待遇很好,通常会高于政府工作人员,但低于教职人员。高尔察克听到这,不由得苦涩的笑了。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暗自记住,中国政府的财政状况良好,很重视军队和教育。此外,中国南方粮食连年丰收,安庆政府进行了大量的采购,建立了储备粮库,以稳定粮食价格……高尔察克暗想,中国有大量储备粮……

在所有这些谈话中,给高尔察克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安庆政府成功实施的“土地村有”改革。当然,这让高尔察克想起了“斯托雷平改革”。不过,两者目的相同,手段差别很大,在深度和广度上更是相差悬殊。虽然都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社会改革上,一成功一失败。前者有利的团结了人心,中国董以此成为中国的最高执政;而后者遭到了激烈的反对,斯托雷平遇刺身亡。这样影响深远的改革,对俄罗斯现实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示范作用。所以,高尔察克孜孜不倦、仔仔细细、盘根问底地整整‘审问’了余程万一天。直到确定余程万确实不了解更多情况,又答应回去寻找更多的资料给他,才放过余程万。

仔细考虑后,高尔察克并不认为,“土地村有”适合俄罗斯。在斯托雷平改革前,俄罗斯基本就是村社农奴制,而今也有很大程度如此。所以,俄罗斯的改革,需要面对的问题在于,农民的人身自由和土地问题。不过,中国在改革中,政策的公平性、税收的减免、对普通农民的贷款扶持,以及技术支持,都是值得借鉴的。以政策的公平性而言,该政策既保障了地主利益不会受到严重影响,减少了执行的阻力;又通过贷款和技术支持,确保农民能够通过生产,获得足够的利益;政策公开,财务透明和自由退社等措施,也保护了农民利益,不会受到非法侵占……

四天后,车队悄悄地抵达了伊尔库次克。在其一手组建的俄罗斯临时政府军中,高尔察克拥有崇高的威望和相当多的支持者。在第一西伯利亚军军长A ·佩佩里亚耶夫中将,及莫尔恰诺夫将军等人的支持下,高尔察克迅速掌握了军队,宣布对伊尔库次克实行军事管制,轻而易举的控制了俄罗斯临时政府的局势。自然,平静的表面下,是汹涌的暗潮——那就看高尔察克今后的表现了,起码,俄罗斯临时政府现在不会垮台了。

国防军车队在伊尔库次克停留了一天,就继续起程了。车队卸下了众多的搭载者,带着高尔察克的全权代表,俄罗斯临时政府的首相B ·H ·佩佩利亚耶夫等十七人,前往国防军在西伯利亚的控制区赤塔。

佩佩利亚耶夫一家人,是俄罗斯临时政府坚定的支持者,为数不少的佩佩利亚耶夫为俄临工作,甚至直接加入白军,与红军作战。同样,佩佩利亚耶夫一家人,也是高尔察克坚定不移的支持者。

在告别的时候,高尔察克表现的情真意切,他用力拥抱了余程万,并交换了配枪。高尔察克对不能亲自拜访董总理,表示了深切的遗憾——高其实就对我有几分好奇而已。不过就目前而言,伊尔库次克暗流涌动。军事上的失败,极大的影响了高尔察克的权威性。俄临的主要组织者,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组织“政治中心”,对其的支持正在动摇。此时此刻,如果高尔察克离开伊尔库次克,局势再次失去控制,甚至高尔察克被免职,都不希奇。所以,余程万对此表示了理解。并建议高尔察克,尽可能的延长军事管制时间,抓紧时间整编军队,集中所有人力物力,以抵御红军的进攻,云云。

……

尽管国防军从日军手中,接管赤塔以后,修建了营房,改善了道路,并平整土地,修了飞机场,可以供国防军现有的各种飞机起落。俄罗斯临时政府的首相B ·H ·佩佩利亚耶夫等人,仍然决定乘坐火车前往安庆。就像高尔察克叮嘱的那样,“时间虽然紧迫,但对中国的了解更为重要,你要尽可能的从细节中,了解中国是否像余程万描述的一样……”

1920年4月11日,我收到余程万亲自发来的电报,“高尔察克的全权代表,俄罗斯临时政府的首相B ·H ·佩佩利亚耶夫,将于七日后,抵达安庆”。

第64章'1'

4月12日,我照例举行了内阁会议,讨论决定近期重要事宜。

那天,我刚好处理完公文,富余一点时间,便提前到官邸内的会议室等候。

最先抵达的是张骞,这老先生竟穿了身宽袍大袖的士子青衫。我不由得笑问道:“季老,您这是演的拿一出儿啊?”

张骞微微一笑,说:“崇文,你穿得,我穿不得?”

到底是状元出身,嘴皮子好使,一句话就把我给挡回来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