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霹雳连忙接过话:“担心什么?不就是担心资源吗?这个不用操心,即使资源紧缺,也是短暂的。现在,我们的产业已经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规划,全县薯蓣必须在两年内达到五万亩以上的种植规模,总产量突破五万吨,并且市里面已经审批了我们的立项报告,也就是说,我们的薯蓣产业已经成为市级重点项目,有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扶持,还愁什么资源问题?”
简功书听这么一说,如释重负,心想,只要市县两级政府重视,这篇文章离大功告成的时候就可指日可待了。
李达听后,心头一默,觉得有些不对劲儿,按照这一计划,仅鲜薯蓣在两年后就可以实现毛收入一亿元以上,剔除成本和费用因素,全县二十万农民平均可以实现纯收入五百元。再来看薯蓣化工厂,如果能够收购五万吨鲜薯蓣,就可以提取至少八百吨皂素。每吨皂素按市场平均价四十万元人民币计算,至少可以实现销售收入三点二亿元。这可不得了啊,仅按百分之十的利润计算,薯蓣化工厂也可以净赚三千多万元,相当于全县当年的财政收入百分之六十呢。凭借多年农村工作的经验,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即使算不上“浮夸风”,也类似于“大跃进”。李达连忙对雷霹雳说:“我对该项目也充满热情和信心,并极力拥护和支持,但按照你说所的,我不得不持怀疑态度了。”
雷霹雳说:“你的意思是说两年时间内不可能实现这一规模?”
“应当是不可能。”
“既然你认为不可能,那就请你来个三段论如何?”
“什么三段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啊。”
只听李达连珠炮似的说开来:“好吧,我就来论一论,为什么说在两年时间内难以达到五万亩的薯蓣种植规模?因为种植业除了需要政府和政策主导外,关键是必须依靠广大农户的力量,只有调动起他们种植薯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别说五万亩,就是五千亩也是难上加难。如何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尝到种植薯蓣的甜头,让他们切身的感受到付出同样的劳动代价所获得的回报当属于薯蓣种植的价值更高更大。然而,通过我的亲身经历,对现在的农户即使按照这种价值导向宣传得唾沫横飞,承诺得口干舌燥,也会收效甚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农户对行政主导的产业规划早就产生了厌倦情绪。多年来,农民对行政干预、规划和安排的这样那样的致富项目早就司空见惯,给他们的总体感觉和印象就是:党中央,政策好,总想农民越温饱;种植业,养殖业,接二连三来创业;种下杜仲黄柏板栗核桃树,养出黄牛山羊鸡鸭大肥猪,花了不少精力金钱和心血,结果价格总是跌跌跌!他们对类似项目的苦头早就尝试够了,早就伤心透了,再也不想受了。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老百姓在市场经济面前基本上处于盲目被动挨宰的地位,所以,即使你对薯蓣项目的好处和价值吹得天花乱坠,也难以被那些因为致富项目的频繁攻击而产生了抗体的观念所接受。老百姓只相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认一分钱一分货的实际道理,所以,没有切实可行的宣传措施和引导策略,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让老百姓接受的,尽管这一项目确实能够给种植户带来可观的收益。如何让老百姓接受?那就是必须转变老百姓的思想观念,打消他们的重重顾虑。如何打消他们的顾虑?那就是必须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和发动,通过以身示范的引导和带动,切切实实让老百姓受到感动,老百姓产生了兴趣才愿意行动,要行动还得需要大量的资金去启动。为什么?要在短时间内达到如此规模,种子从哪里来?肥料从哪里来?按照薯蓣的种植要求,每亩投入种子就需要两百公斤左右五百余元,还别算肥料和其他现金开支。按照五万亩计算投入,仅种子就需要两千五百万元,这些资金从何而来?没有别的途径,唯有争取扶贫贷款。要争取扶贫贷款,从立项到审批再到发放还有很多的手续和环节,需要时间需要等待。所以,我认为在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么庞大的种植规模。这就是我的三段论,如果说得不好听的话,还请你雷霹雳雷区长雷大人原谅啊。”
简功书和雷霹雳舞早被李达这一通话说得忍俊不禁,雷霹雳笑过一阵,语重心长的对李达说:“李达呀李达,你简直就是在作演讲报告啊。你所说的情况确实是实际情况,县委县政府也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认为纯粹依靠广大老百姓难以达到短平快的效果,所以,一切都按照你和我的设想那样,早已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决定以薯蓣化工厂为龙头企业,以小镇相邻几个乡镇为基地,从小镇推开,以点带面,开始在全县普遍种植。为此,县委县政府还分别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为总指挥和副总指挥的指挥部,下面还分别设立了各种领导小组,农业局、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为成员单位,并且把外贸公司和小镇供销社也纳入了具体的项目实施单位,由他们负责种源调配;小镇区委区公所也比照县委县政府的模式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由各乡镇政府具体负责种植方案的实施。其他区委区公所也一样,均把薯蓣产业作为民心工程这一大事来抓。至于资金问题,也不用愁了,市扶贫办已经为我县安排薯蓣项目专项扶贫贴息贷款三千万元,由你们农业银行负责发放。一切都有章可循,步步推进,我看应当没问题的。”
听雷霹雳这么一说,李达的担心才算基本上打消。
果然,全县上下各级涉农单位和部门无不投入到声势浩大的薯蓣产业中。
特别令李达感到高兴和激动的是,农业银行作为扶贫信贷资金投入的主办行,李达也责无旁贷地成为信贷项目小组的成员之一,从过去的旁观者和参谋者变成现在的参与者和执行者了,如果项目成功,对企业对农民对政府对银行来说,不都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吗?各行各业一定会皆大欢喜,我李达作为农业银行的一员,不也算得上真正为地方经济发展尽了绵薄之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吗?可是,万一项目失败了怎么办?不要看到眼前皂素的行情炙手可热,可市场行情也会瞬息万变,因为从现在开始投入,至少也要两年时间才会看出成效,一旦两年内规模达到供过于求的状态,皂素饱和之后,价格又会怎样呢?作为从事信贷工作的金融职员,应当要考虑这方面的市场风险。于是,尽管各级政府热情高涨,尽管农行承担着薯蓣产业扶贫专项贷款的审批和发放,但李达并没有头脑发热地按照行政要求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地随意投放信贷资金,而是按照信贷政策和原则稳妥把握,想方设法在支持薯蓣产业的同时,尽量控制和规避着信贷风险。
59。赏罚分明
英明的决策不仅需要建立在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而且还应体现在执行制度的公正与果敢,体现在用人方面的唯才是举和赏罚分明。
为了消除一切不利于薯蓣产业的舆论杂音带来的消极负面影响,县委县政府决定采取正反两方面的策略,对那些积极拥护和支持的单位、集体和个人予以大张旗鼓的表彰和提拔,而对那些消极懈怠配合不默契不协调的乡镇和部门领导干部,坚决予以调整、处罚和置换。
且说通坪镇,那里地势低平,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是个出产薯蓣得天独厚的天然好所在。这样的地方怎能不种薯蓣?但考虑到通坪镇产业多样性的特点,县委县政府决定对这个地方不作硬性的指令性规划和摊派,但指导性意见不能没有,只要农民愿意种植薯蓣,政府像对待其它乡镇一样,照样给予优惠政策。如何优惠?那就是安排小额扶贫贷款,扶持那些适宜种植薯蓣且愿意种植薯蓣的农户。
通坪镇镇长藏国成把县委县政府的精神细嚼慢咽之后,眼前一亮,何不充分利用难得的政策机遇大展宏图?
藏国成,何许人也?说起来还真是个历经坎坷踏平风霜雪雨的热血青年。高中就要毕业时,家里却霹雳一声响,陈旧的泥土房子在一场暴风骤雨的冲击下垮塌而倒,活生生的将父母埋没在半夜三更的睡梦之中。失去亲人和学费来源的他,不得不辍学务农。可是,缺乏务农经验的年青人,哪里受得了?不过,回头思索,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何处不是打工人?为何不到外面去闯荡闯荡打工挣钱呢?就在这时,通坪镇差一个临时林业员,藏国成听说后,心想,这是拿工资的差事,定会比打工当游子强多了,连忙报名参考,这一考,还真的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然而,好景不长,全县行政机构精减人员的政策又把他辞退了。无奈的他,打工去吧!藏国成径直来到陕西潼关山上。那潼关山,自古就是西安屏障,皇朝椅背,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闻名遐迩。然而,随着朝代的更替,都城的变迁,来到共和国的和平时代,潼关便逐渐淡出了倍受关注的视野。可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潼关有金矿的消息又如晴天霹雳一般震动中外,那里便成为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竞相编织发财美梦的淘金之地。藏国成就是冲着日进斗金的传说来到这里,且运气不错,几年时间下来,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坚忍不拔,居然从老板承包给他的一个洞子里攫取了近百万元的现金。在那九十年代中期,有了这样一笔现金,还愁什么一辈子没有好日子过?善于把握时机满足现状的他不再贪婪,见好即收,回到家乡娶了个美若天仙的妻子,过着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可是,有了这么富裕的资金,又觉得自己还年青,应当有一番作为才对得起自己的人生价值。人就是这样,只要有了本钱和正确的思路,做什么都会顺风顺水,藏国成有钱,人又聪明,所以,做什么事情都左右逢缘,无比顺利。听说小镇引进了薯蓣化工厂,他就开始密切关注;再听说那化工厂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连忙四处打探,自发地从外地联系干薯蓣片倒卖给薯蓣化工厂,从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不仅如此,他还善于助人为乐,左邻右舍的农民们,差钱的时候找他借个三五百元,准会满口答应,因此,在人缘关系和群众基础方面,随时随地可以呼风唤雨,哪怕捎个口信,别人也会趋之若鹜。俗话说,人有十年旺,神鬼不敢挡,就在这时,村里换届选举村长,藏国成被广大群众有理无理推荐为候选人,结果自不必说,非常顺利就当上了村长。当了村长的藏国成,凭借手头有钱,或带领村民修路架桥,或垫付资金发动农民创业,很快成为社会各届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对这样的优秀青年,县委县政府哪有不重视的道理,决定把他树立为楷模和榜样,作为乡镇干部加以培养和锻炼,不到一年时间,就被选拔为通坪镇副镇长。又不到一年,全县乡镇换届选举,藏国成顺理成章的坐上通坪镇镇长的头把交椅。
当了镇长之后,藏国成更加珍惜机遇,想方设法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如今,薯蓣产业已成燎原之势,岂能错过优惠政策?但又如何利用这一政策?经过苦苦寻思,终于有了!藏国成决定自己亲自带头种植薯蓣,形成薯蓣专业大户,这不正好符合县委县政府所说的指导性规划吗?
说行动就行动, 藏国成利用自己的人缘关系,从小镇供销社购买了二十万元的薯蓣种。当他把薯蓣种拉回去后,年青貌美聪明灵巧的妻子听说花了二十万元,不禁心疼的问道:“是扶贫贷款买的吗?”
藏国成回答道:“自己有钱,何必去贷款背利息呢?这是拿自己的钱买的。”
妻子脸色一阴,不屑地指责道:“你呀,好歹也是个镇长吧,难道连这点道理都没想过?既然是扶贫贷款,还会偿还吗?利息算什么?国家不是贴息吗?现在的政策这么好,何不申请扶贫贷款呢?万一种植薯蓣到时候亏了,我们这二十万元不就扔到水里去了?那可是你在潼关山上用老命换来的呀,你为何就不珍惜?如果用扶贫贷款种植薯蓣,即使亏了,也是国家的呀。”
藏国成一向对妻子言听计从,一听妻子说得头头是道,也恍然大悟道:“你说得对呀,何不申请扶贫贷款呢?”于是,同意了妻子的看法,并建议妻子去找小镇营业所。
来到小镇营业所,对藏国成妻子提出二十万元扶贫贷款的申请,李达根本就没有考虑,爽快的就答应了,但并没有立即贷给她,原因很简单,对于个人申请扶贫贷款超过两万元的额度,一是必须出具县扶贫办公室的项目通知书,二是必须提供抵押担保,何况二十万元的大额扶贫贷款,就更不敢随便发放了,于是,李达对她说:“你把项目通知书拿来再说吧。”
项目通知书不过就是一张白纸黑字红头文件而矣,在全县上下都积极投入到薯蓣产业的大好形势下,凭藏国成镇长的身份,没费什么周折就弄到了手。
有了扶贫贷款项目通知书,藏国成的妻子想,自己在你营业所还有几十万元存款,难道你李主任还放心不下?于是,带着项目通知书,又来到小镇营业所。李达既高兴又为难,高兴的是藏国成有几十万元存款在这里,这可是营业所的黄金客户啊,无论如何也得罪不起;为难的是,藏国成的妻子以自己有存款为由,决不提供抵押担保,更别说将他们的存款作质押担保。没有担保,李达可没有二十万元信用贷款的审批发放决策权啊。可是,藏国成的妻子又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条件,不放信用贷款也可以,但我就要马上把存款取走存入信用社。几十万元的存款,李达舍得吗?不仅李达舍不得,就连县支行的行长也舍不得。李达连忙请示支行,支行经过再三权衡,最终作出折中处理,凭借藏国成的资金实力,授权李达将二十万元扶贫贷款以信用方式放给了他。
获得了这么一笔“不需要偿还”的扶贫贷款,藏国成的妻子别说有多高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又一个馊主意萌生了,对藏国成说:“我们并不缺钱花,何况你大大小小也是个一镇之长,又何必摊个劳神费力的种植活儿?薯蓣化工厂不是差原料吗?何不悄悄的把种子当原料卖给薯蓣化工厂?如果这样的话,你想,我们不是可以白白的赚它一坨吗?”
藏国成知道这样做极不妥当,然而,英雄难过美人关,妻子在他的心目中太重要了,只好顺从妻子的意见,说:“这件事我就不出面了,要做你自己去操作吧。”就这样,在神不知鬼不觉的夜晚,藏国成的妻子通过其他关系,以十万元的价格出售了价值二十万元的薯蓣种。
俗话说,白天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做得再诡秘,也没有包得住火的纸,藏国成的所作所为到底被发现了。何以发现的?原来,供销社除了提供种源,还同时肩负着售后技术服务的职责,他们疑惑道,藏镇长拉了二十万元的薯蓣种,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于是,决定主动去查看查看。结果,来到藏国成原来规划的种植地,哪里有一根薯蓣的秧苗?
供销社连忙将这一情况反映到县委县政府,藏国成的恶劣行径就这样在陡然间暴露无遗。为了严惩不贷,公安检察机关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