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大端不良卫最新章节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河东风俗(第2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河东风俗(第2页)

幽州城的街道上,一群身着翻领白袍、腰揽陌刀、幞头红巾的衙兵,正骑在马上拉着架子车,车上人穿着明光甲胄、符节在身,一看就是最高级将领。

此人,是大将潘空府,永历十年被大端任命为幽州镇节度使,不过二年,就已经身首异处,被河朔衙兵以下克上,押着尸体巡街示众。

这些膀大腰圆、络腮大胡、身强力壮的兵,就是如今河东的骄兵悍将,河朔衙兵。

安戮山虽已伏诛,他的余孽遗灾却并没有消失,反而在朝廷式微时不听长安号令,河朔三镇正式与关中分庭抗礼不可调和。

说起来,河朔三镇的遗祸,还要从安戮妖乱平定后说起!

宝佑二年,安戮山早已死亡数年,他的残部叛军渐次失败,多数反叛势力都被肃清。

大端看着河东那膏脂丰腴的土地人口,本想趁胜追击一举平定河东,彻底把河东三地收归关中公府,这么大块儿肥肉,早就心里痒痒难耐。

有句老话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更何况河东之地不只是热豆腐,它是块扎手扎嘴的仙人掌。

安贼虽死,跟着他叛乱的老部下却还活得好好的,这些人至今盘踞河东,一旦大端派大军收复河东,必然要跟这些河东军阀起冲突。

若放在开元年间,长安的天子压根就不把这些兵将放在眼里,登高一呼必定群雄百应,多得是将领奉旨讨贼,只是今时不同往日。

安戮妖乱将近十年,不但使民生困苦、百姓流离失所,还重创了大端经济与国力,河东、西北、河西根本收不上赋税,光指望江南并不现实,朝廷如果没有总览官营百业,可能连公廨官吏的俸禄发不出来。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长安的英年天子初登基,等待他的,早已不是那个富庶安乐的繁华盛世,而是百业凋敝、民生艰苦的罹难人世间。

此时的大端,北方狼烟四起、南方风波渐起,大难初平小灾不断,遍地是流民,处处是灾情,官府忙着赈灾安民,官军忙着戍守边界,以防止周边藩镇觊觎大端再起争端,内部富户门阀报团取暖对抗关中征税……

公府再厉害,也只能修修补补勉强撑船,若强行征战,国力日损难以恢复。

这种情况下,大端虽有心收复河东,却因各种因素不得心意,只能放弃收复河东,以求安稳暂得喘息。

对于河东叛军来说,他们知道大端硬要与之打仗,肯定能收复河东,只是对于双方来说代价太大而且得不偿失,他们跟着安戮山造反本就是为了银钱封地,如果打仗把命给打没了,那还要啥自行车啊。

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他们也想安稳求生,既然双方都无心征战,河东在与关中谈判后,终于放弃反叛,大端也趁机安抚河东叛军,开始瓜分河东诸地,以授封勋官的方式给予叛军降将。

这些地反正几十年也收不回来,不如授封降将卖个人情,自此以后,降臣田成嗣封为魏博节度使,李槐仙为幽州节度使,李保臣为成德节度使,魏博、成德、幽州三镇统称为"河朔三镇。

这些藩镇名义上尊奉关中天子,以臣礼宣布效忠大端,背地里却阳奉阴违,该干嘛还干嘛,只是面子上好看罢了,这些人在各自节度镇里总览一切政经军民大权,做起世袭土皇帝的美梦。

他们这些叛军降将,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却不知道安戮山以下可上,可是给他们开了好头,既然他安戮山能造皇帝的反,我们为啥不能造节度使的反,反正闹大了,关中也不敢来管,挑出几个刺头儿,再封一遍节度使,说不定还能飞黄腾达呢。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圣人千年谆谆教导,这些粗鄙武夫竟完全抛之脑后,既然不鉴前人,那就只能步前人后尘。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