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咱的二大爷(1)
咱二大爷是抗日英雄,很牛皮,在咱那一带谁都知道。你现在去问村里的老人,他们说起咱二大爷脸上会马上泛出红光,眼睛贼亮,裤裆里的那家伙会意外地雄起。
咱二大爷有弟兄五个,兄弟五个由咱二大爷他爹贾兴忠的三个太太所生。这样说来咱二大爷他爹挺花的,要是放到现在是不合法的。不过,在那个时候就不算什么了,男人三妻四妾的有得是……
咱二大爷有兄弟五个,其实,真该喊二大爷的应该是五兄弟的老二贾文柏;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村里人却愿意把他们五兄弟统称为“咱二大爷”。小的时候咱也弄不明白,长大了才渐渐梳理清楚,咱二大爷其实应该是咱二大爷们。
咱二大爷们兄弟五个中贾文柏是太太所生,排行老二,是严格意义上的咱二大爷。另外贾兴忠的二姨太和三姨太在三年里还各生俩儿子,这样五兄弟的年龄就挨得很近,前后只差三岁,村里人根本分不清他们的大小排行,所以统称咱二大爷了。
这样一说就明白了,咱不仅有二大爷,咱总共有五个大爷。不过从小咱都没分清哪个是大爷,哪个是二大爷,或者三呀、四呀、五呀大爷。分不清就分不清,咱都喊他们二大爷。这样,如果有人骂咱:
“我操你二大爷。”
咱一般都和他急,因为这一口骂了咱五个大爷。这在小的时候咱抡起板砖就拍他,要是现在咱肯定去法院起诉他,告他侵害了咱二大爷的人身权。
咱二大爷是贾寨人,姓贾。贾家一年得仨儿,三年生五子,在当时轰动一时,连县太爷都惊动了,送有一匾,上书八个大字:人丁兴旺 报效国家
那匾就挂在咱二大爷家堂屋的门楣之上。咱二大爷家居贾寨正中,屋脊比人家要高出一尺,村里人围着咱二大爷家盖房子。房子远远近近错落有致,形成了贾寨的格局。咱二大爷家有两进院,前院六间堂屋,后院六间堂屋。后六间堂屋归咱二大爷他爹贾兴忠和太太住,前六间中的东边三间大姨太住,西边三间二姨太住,中间是月亮门。村里人都认为咱二大爷家的宅基风水好,咱二大爷家的私塾先生曾在村里人面前就咱二大爷的宅基有过说法,曰:
“万瓦鳞鳞市井中,高屋连脊是真龙,虽曰汉龙天上至,还须滴水界真宗。”
说到贾寨的格局那位私塾先生又说:
“一层街衢为一层水,一层墙屋为一层砂,门前街道即是明堂,对面屋宇即为案山。”
村里人对私塾先生的念念有词未必能懂,但都认为咱二大爷家的宅基风水是好的。咱二大爷家的宅基好那就不必说了,要不咋能三年生出五个二大爷呢。咱二大爷他爹的叔伯弟兄贾兴安曾问贾兴忠:“你三年得五子咋弄的吗?”
贾兴忠回答道:“你说咋弄的,一夜睡俩。”
此话被光棍们听到了,光棍们显得十分激动,口干舌燥地咽吐沫。说:“我靠,这不是‘双飞燕’嘛!咋恁好的福气。”
咱二大爷他爹贾兴忠说的一点不假,每缝单日子贾兴忠就一晚上睡两个姨太太。其实贾兴忠也不想这样睡,只是在娶姨太太时和太太有约在先。太太说:“你娶几房俺都不管,先说好了,十天里要和俺睡五天,二、四、六、八、十缝双日子和俺睡,一、三、五、七、九缝单日子你想和谁睡和谁睡。六十年不变。”
咱二大爷他爹贾兴忠听了大喜,连声说:“中、中。六十年不变、六十年不变。”
可是,在贾兴忠娶第二个姨太太时,原来关于睡觉的分配方案就出了问题。大太太坚持原则六十年不能变。可是剩下的五个夜晚分给两个姨太太,怎么也分不均。贾兴忠就和两个姨太太开玩笑说:“要不在第五夜咱三个一起睡?”
没想到两个姨太太一听大感新鲜,答应了。于是这一睡就上了瘾。说来也怪,娶了大太太几年都没有生儿子,生了仨闺女;娶第一个姨太太和第二个姨太太也都没生出儿子,一个人又生了一个闺女,也就是说在生咱二大爷前给咱有了五个大姑;自从贾兴忠和两个姨太太同睡了,三年里得了五个儿子。太太生了一个,两个姨太太三年两头各生了俩。
咱二大爷们五兄弟为“文”字辈,老大贾文锦和老四贾文灿,是大姨太生的;老二贾文柏是太太生的;老三贾文清和老五贾文坡,是二姨太生的。贾寨人的辈分是根据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推演而出,为文、杰、汉、中、兴。
比方:贾兴忠为“兴”字辈,咱二大爷们都是“文”字辈,咱二大爷们的儿子为“杰”字辈,孙子为“汉”字辈,重孙子为“中”字辈,要是重孙子再有儿子那就是“兴”字辈了。就和咱二大爷他爹一个辈了,这叫“老少连”。属大吉。老少连也就是周而复始,循环了一圈。
老少连极少见,就连现在岁数最大的咱二大爷贾文柏也不可能。虽然贾文柏这一门从儿子到孙子再到重孙子都是早婚早育,可是到了第五代就不中了,贾文柏的重孙子没有生儿子,只生了一个闺女。贾文柏曾鼓励重孙子继续努力,贾文柏重孙子是乡长,他却不干了,说当领导要带个好头,只生一个。贾文柏眼见着贾家一门要断子绝孙,没了香火。失望的情绪就如傍晚的炊烟飘得到处都是。
咱二大爷贾文柏逢人便说,俺当年有弟兄五个呢。
一 关于咱的二大爷(2)
其实,从咱二大爷们弟兄五个的名字可以看出,贾兴忠给五个儿子取名颇为考究,也是根据金、木、水、火、土排序的,排出锦(金)、柏(木)、清(水)、灿(火)、坡(土)。有儿歌为证:
“贾家有五子,五子三年生。金、木、水、火、土,锦、柏、清、灿、坡。”
据说咱二大爷们小时候吃饭时煞是好看。在门前的大桑树下,摆了一条长一丈宽一尺的大板凳,在那板凳上挖了五个圆槽,饭就盛进那圆槽里,咱二大爷们趴在那大板凳上吃。无论你多么淘气吃饭时也打不了碗,洒不了饭。相比来说咱大姑们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五个当姐的一人伺候一个弟弟吃饭,等弟弟吃完了再吃。所以咱二大爷们吃饭时极为壮观,也十分热闹,五个弟弟吃五个姐姐喂,十个孩子排成了队。全村的男人都会端着碗来到那大桑树下,围着大桑树下咱二大爷们吃。越吃越香。端着碗还可以互通有无。后来,那大桑树下就成了贾寨人的吃饭场,成了贾寨的传播中心。吃饭的时候,谁家有好吃的会多端一碗,往咱二大爷们“碗里”拨,所以咱二大爷们也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