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二战风云2全面战争 > 第176部分(第1页)

第176部分(第1页)

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楚思南终究没有想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稳妥之法,最后,他想到了老奸巨滑的苏斯洛夫,那个家伙整天贼兮兮的,说不定就有什么主意。

这段时间,楚思南是把苏斯洛夫当成了自己的心腹,他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公开场合称赞这个年轻人,有作为、有立场、有前途什么的,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提升苏斯洛夫的威望。

而作为楚思南的心腹,苏斯洛夫也的确很有表现,在很多楚思南颇感棘手的问题上,这个年轻人往往都能相处妙策,即解决了问题,还能让楚思南感觉顺心满意。

是以,这一次楚思南一感觉问题棘手,首先想到的,就是把苏斯洛夫找来,让他给想个办法。

就在当天晚上,楚思南邀请苏斯洛夫同自己共进晚餐,两人在总书记的办公室里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大餐后,楚思南便将前线的形势告诉了苏斯洛夫,并明言希望他能够想一个稳妥的办法,解决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

要说起来呢,这个苏斯洛夫也的确是很有做狗头军师的潜质,在听了楚思南所叙述的那些问题之后,这位年纪不过才三十余岁地老油条。孔子文学网很快就有了主意。他针对楚思南支持朱可夫作战计划的意向,想出了一个办法。

毫无疑问,楚思南对苏斯洛夫的主意相当满意,因为就在当天夜里,身为克里姆林宫卫队长的卢科昂基,便携带着楚思南的一些指示离开莫斯科,乘军机奔赴了柏林战役前线。

卢科昂基所乘坐的军机,在第二天下午抵达柏林前线的战役总指挥部,随后,他马不停蹄的同朱可夫等三位将军会了个面。然后传达了楚思南的意见。

按照卢科昂基的转述,楚思南对目前柏林前线地情况非常不满。他在与朱可夫通话之后,甚至发了一场很大的脾气。他认为在这样关键地时刻,朱可夫、梅列茨科夫、罗科索夫斯基三人,作为一线的指挥官,彼此之间不但不能紧密合作,反而还要勾心斗角,这是一种不负责任地行为,是在玩忽职守。像他们这种做法。如果不给与一定程度上的处罚,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因此呢,楚思南决定分别给于三人一个党内警告处分,如果在今后的战斗中,他们还不知道悔改。还不能在短期内扭转战局的话,那么克里姆林宫方面还将对他们做出更加严厉的处罚。

卢科昂基转达的消息,对于朱可夫来说还没什么。毕竟他所指挥地部队,的确在泽洛高地吃了大亏,接受一个党内警告处分,已经算是很轻的处罚了。但是对于梅列茨科夫和罗科索夫斯基来说,这处罚就不是那么回事啦,他们的指挥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等于是无端的替朱可夫背黑锅啊。两人听着那无端落到自己头上的处分,看着朱可夫地眼神都变了,他们是怎么看怎么觉的朱可夫别扭,两人心说:老东西够可以的啊,自己贪功冒进,在德国人那里吃了大亏,转头一份小报告,就把我们都拉进水底下去了。

当然,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是有赏就有罚,有罚呢也就得有赏,在转达了楚思南处罚三位将军地决定之后,卢科昂基转而说到对部分前线将领的奖赏问题。出人意料的是,按照楚思南的指示,这次能够受到嘉奖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在前线将近月余,但是却始终没有任何建树的安全委员会第一书记,吉尔尼洛娃同志。按照卢科昂基转达的褒奖内容,就是鉴于吉尔尼洛娃同志,在柏林战役前期的工作中表现出色,在她的指导下,柏林地域苏军部队的军事委员们工作积极,很好的起到了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有力的鼓舞了参战部队的作战士气。为此,经最高统帅部提议,苏维埃最高主席团讨论研究后决定,授予吉尔尼洛娃同志一级库图佐夫勋章一枚,以示奖励。

库图佐夫勋章,其最初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奖励善于计划并实施方面军和集团军的战役或巧妙地使自己的部队避开敌人的突击并顺利实施反突击的军事首长和指挥员。同时呢,它有的时候也被授予在组织、指挥和保障作战行动中建立功勋、并在战斗中为祖国取得胜利的苏联红军陆军军官的。对于吉尔尼洛娃来说,她虽然没有本事亲自组织和指挥一场战斗,但是在后勤保障、军事动员等方面,她的作用还是有的。因此呢,对于她拿这一枚勋章,前线的指挥官们并没有什么意见,汗,即便是有意见,恐怕也没有人会提出来。为了一枚勋章去得罪吉尔尼洛娃这样一个女人,显然是不明智的,不然的话,只要想想整天有这么一个女人在背后惦记着你,那要还能睡上一个安稳觉的人,恐怕不是傻子就是疯子了。

可卢科昂基在完成了授勋之后的一番话,却让梅列茨科夫与罗科索夫斯基更加不满了,因为按照苏维埃最高主席团的授勋决定来说,这枚勋章竟然是朱可夫为吉尔尼洛娃申报的。嘿,梅、罗两位将军心里那火就更胜了,嘿,这老匹夫啊,心思够活泛的,怪不得吃了一个败仗,上面却没有单独处罚他了,感情人家早就把路铺好了。想想也是,有了吉尔尼洛娃在背后撑腰,那即便是最高统帅部要处罚他,恐怕也要多少的顾虑上几分了。

看着两位“竞争对手”那“**辣”的眼神,再看看吉尔尼洛娃那沾沾自喜的表情,朱可夫也是有苦说不出。他虽然不愿意得罪吉尔尼洛娃,但是却从来没有为了讨好她,而向最高统帅部为这个女人请过什么功。而今,楚思南之所以这么多,多半是为了打消他同吉尔尼洛娃之间的矛盾,可这样一来,岂不是让他把梅列茨科夫与罗科索夫斯基全都得罪了?

有心为自己辩驳两句,朱可夫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他总不能敞开来说,吉尔尼洛娃的授勋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吧?如果那么说的话,且不管别人相不相信,至少吉尔尼洛娃就要同他当场翻脸了。

第二十七章 围歼

苏斯洛夫的建议不可谓不毒,一个简单的不痛不痒的处罚,加上一个吉尔尼洛娃渴望已久的勋章,就实现了好几层的目的,绝对可谓是一石数鸟。

首先,对三位统兵大将的处罚,起到了一个敲山震虎的作用。这个处罚虽然不痛不痒,但却等于明白的告诉三位将军,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已经让楚思南非常不满了。这次的处罚只是做个警告,如果还不改正的话,那接下来克里姆林宫会有什么样的举动,就是谁都说不好的事了;其二呢,就是满足了吉尔尼洛娃长期以来的一个愿望,也省的将来这个女人再绕着这个勋章的问题,给楚思南找什么麻烦了;其三呢,缓和了吉尔尼洛娃同朱可夫之间的矛盾,如果有了吉尔尼洛娃的帮助,想来朱可夫今后的指挥将会变得相当顺利。别看梅列茨科夫、罗科索夫斯基可以不听从朱可夫的使唤,但要是这些命令是由吉尔尼洛娃下达的,那么他们就不得不谨慎的考虑一下了;其四呢,经过这一番举动,楚思南便等于是在最大程度上分化了西线军方的聚合力,将来即便是朱可夫由攻克柏林一役中获得了崇高的声望,他也不能在军中获得足以威胁到楚思南的势力支持了。

在这么一个特殊的时期,通过这么一个简单的计谋,就轻而易举的解决掉了纠缠楚思南许久的若干问题,难怪这位苏联领导人会对苏斯洛夫如此看重了。

在楚思南的这一番安排下,柏林前线的情况果然朝着苏斯洛夫预想地方向发展。在拿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一枚勋章之后。心满意足的吉尔尼洛娃,很大度的忘记了朱可夫之前的失礼,她现在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百万大军尽快攻占柏林,然后让她有机会再下一城,最好是能够领到一枚“胜利勋章”,那这一切就太完美了。

于是乎,在送走了卢科昂基之后,吉尔尼洛娃就迫不及待的亲自出面召集会议,并在会议上以朱可夫的既定战术为蓝本。要求梅列茨科夫与罗科索夫斯基各自抽调有效兵力,从侧翼位置向泽洛高地发动攻势。以吸引更多的柏林守军前往增援。

对梅列茨科夫以及罗科索夫斯基,朱可夫是命令不动。而楚思南呢,是不想过多的干涉他们,可是吉尔尼洛娃不同,作为全苏联最让人胆战心惊地“特务头子”,她压根就不把这些将军啊元帅的放在眼里,当然也更不怕得罪他们。因此,在那所谓地军事会议上。她这个不懂军事的“将军”,俨然就成了最高地指挥官,她在要求两位将军抽调兵力配合东线进攻的时候,根本就是在给下达命令,那语气根本就容不得商量。尽管窝了一肚子的火,但是梅列茨科夫与罗科索夫斯基还不得不按照这个女人的安排去做。据说脾气暴躁的罗科索夫斯基,从会场出来浑身都在发抖,回到指挥部之后。更是掀翻了桌子。

且不管谁人恼怒谁人欢喜,总而言之,经过这一番处理之后,柏林前线指挥层上不合拍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总算是有了一定的缓解。从七号开始,柏林近郊地域地苏军三大方面军开始酝酿新的进攻,而在这一段时间里,德军已经将泽洛高地驻防的兵力增强到了九个师。

就在七日的下午十三时整,苏军三大方面酝酿的新的进攻发起了。为了能够在战役发起之初,就最为有效地杀伤裸露在地表战壕内的德军部队,主要负责这一场战役指挥的朱可夫,绝对一开始就对德军地前沿阵地实施最为猛烈、最为残酷的“双料”进攻。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一方面调动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统辖内的远程轰炸机编队,共八百架PE…2轰炸机,由他们担任第一波空袭任务,其主要作战目的,在于摧毁德军刚刚修复起来的所有阵地火力点。另一方面,他又调动本部近百分之六十的炮兵力量,陈列在第一批进攻部队的后方,准备在地面进攻正式发起之前,对德军的主要阵地实施半个小时的炮火准备。

当然,无论是空中的轰炸也好,地面的炮火袭击也罢,这些只不过是正式进攻的辅助,而要想真正拿下德军固守的阵地,还需要地面部队真刀真枪的冲上去死磕。

经过前一番的失利,这次朱可夫可谓是调动了足够优势的兵力来打这一仗。在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正面的新哈登堡德军防线方面,朱可夫再次加强兵力,除了原有的几支部队之外,他又把近卫第二、第四集团军和坦克第十一军调了上去。这样一来,泽洛高地正面的苏军进攻部队,就超过了二十五万,他们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对德军防线进行全面的进攻,而是在给德军造成强大压力的同时,在其防御中心地带寻求突破,以一举撕裂德军的防线。

与此同时,原本在柏林南北两翼实施进攻的梅列茨科夫兵团、罗科索夫斯基兵团,也暗中动作,分别将卡图科夫的坦克近卫第一集团军、波格丹诺夫的第二集团军由其各自原先的进攻位置上,悄无声息的运动到了泽洛高地的南北侧后翼位置。

在这场战役中,朱可夫的野心就如同是吉尔尼洛娃对权力的**一般“海量”,他不仅仅要突破德军的泽洛高地防线,还要一举将整整九个德军师,如数的绞杀在这个纵身不过十公里,方圆不过六七十公里的狭窄丘陵区内。

七日下午十三时整,随着天际处传来的隆隆马达声,鸦群一般的轰炸机编队,黑压压的从东方直逼德军泽洛高地外围防线的新哈登堡阵地。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德军士兵会把如此庞大规模地机群当成自己的飞机作战编队了。因为此时的德国空军已经陨落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他们根本凑不出这么多的战机投入战斗了。看着那些逐渐逼近的敌机集群,每一个地面战壕里的德军士兵,都在默默的祈祷,这祈祷即为了他们自己,也为了他们的家人,当然,还为了前途渺茫的德意志……

随着第一枚带着刺耳尖啸声落地地炸弹,在德军的阵地上炸响,几乎只是短短一瞬地光景。德军阵地上触目可及的地方,全都变成了令人不寒而栗地“丛林”。这丛林之所以令人不寒而栗,就是因为那每一棵高达数米、十数米的“灌木”。全都是一枚枚炸弹掀起的浓烟火浪、尘土碎屑构成的。

在这硝烟的苍茫森林中,无数的德军士兵在电闪火光之中,被爆炸的威力掀飞到半空中,然后在浑身浴血地跌落在铺满了浮土的阵地上。而在那些侥幸逃过摧残的战壕里,一些身穿破旧德军军服的士兵,匍匐在坑道的角落里,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是仍旧没有成年的孩子。四周密集地爆炸声显然还不是他们所能够禁受的,一些孩子的耳朵里已经流出了浓浓地血水。

如此高强度的轰炸与炮击,整整持续了半个多小时,而当苏军的轰炸机在轰鸣声中逐渐远去的时候,紧随而至的,便是足以令大地为之颤抖的坦克链条传动声。

在新哈登堡正面中间地段。也就是通往库纳斯多夫的狭长通道上,苏军的坦克步兵混成部队黑压压的展开集团冲锋,在这里的德军阵地上放眼东望。触目可及的地方,全都是如潮一般的苏军部队,那情形,让人只看一眼就觉得两腿发虚。这绝不是夸张,为了能够一举撕开德军泽洛高地的中间防御地带,并实现其后续的作战计划,朱可夫仅仅在库纳斯多夫正面那条不足一点五公里宽的狭长走廊里,就安排了足足一千二百余辆坦克。这些坦克排成一个个看似松散的队列,前后呼应着向德军的阵地上碾过去,前面的坦克一旦被德军地雷或者是火炮击毁,后面的坦克立刻就顶上去,推着被击毁的坦克向前移动。而在各个坦克队列之间,那些身穿军大衣的苏军士兵更加疯狂,他们似乎已经没有了什么痛感神经,更加没有了对死亡的本能恐惧。德军防线上那密集的火力阻击,以及阵地前沿燃起的熊熊大火,也丝毫阻止不了这些苏军士兵的冲锋,他们不少人甚至带着一身的弹洞、满身的火焰,仍旧亡命一般的扑向德军的战壕……

“从一点开始,到五点整,四个小时的时间,我需要我的部队向前开进五到十公里,战斗具体怎么打,你们可以说了算,但是我要的阵地,你们必须给我拿到手……你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战前,朱可夫给个集团军级的指挥官们下达了死命令,军令如山,五到十公里的距离,即便是用士兵的尸体去铺垫,也必须拿下来。

一场惨烈的战斗整整持续了四个小时,四个小时不计代价的疯狂进攻,让朱可夫如愿以偿的在库纳斯多夫防线上,占据了一个八公里纵身的突出部,而在此之前,德军一个半师的防御部队,几乎是全部在阵地上阵亡,最后存活下来的俘虏,包括重伤员在内,不足三百人。

苏军在前线取得的突破,以及库纳斯多夫突出部的构成,令德军指挥层方面大为惊恐,这种惊恐并非来自于战场的失利,而是来自于军心的浮动。这段时间,在泽洛高地防御战方面,柏林城内没少做宣传,其大概的宣传内容,无非就是什么苏军在泽洛防线损失惨重,柏林永远都只会是德意志的柏林之类的东西。而今呢,这种宣传的声音还没有息止,泽洛高地的正面就被苏联人重新撕开了一个口子,如果这个消息被传开,那对柏林守军士气上的打击,将会是无法估计的。正是因为如此,德军指挥层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他们一方面封锁泽洛高地的近期战况,一方面紧急命令泽洛高地的后裔防御部队前移,意图继续拖住苏军的进攻节奏。但是德军地指挥官们却?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