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就是假设两者肉身境界相同,其中一人的武术超越了另一人达到【不惑之境】,那么两人对决的差距感,也与境界间的天堑一样。
“怎么可能有这种人嘛。。。”
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喜欢与老师作对,在人群里窃窃私语说反话。
李馆长一个瞬身,来到交头接耳的两人身后,将两人(物理意义上的)提了起来。
“不能虚心接受并向他人学习,就是你们今天来听这节课的原因,仔细想想今天有谁是不用来听课的。。。”
李馆长并没有因这点小意外而中断课程的节奏,反而顺其自然地引入思考环节,让学生们自己动脑。
想要打破在脑中的定式,去接受新的东西并不容易。
【不惑之境】是李馆长用长年累月的经验做出的总结,与主流的境界至上理论完全相悖,但若是学员能够理解那将受益无穷。
“凌云是你们之中,唯一一个达到【不惑之境】的。。。”李馆长公布答案。
怎么做到不惑?
就像凌云那样!
人们在学习武术的时候,会习惯性地重复一个动作去加深记忆,以便在实战中更快速地使用出这个招式去对招。
这个行为并没有错,错在使用者死板地只用这一种方式去对招。
假设你的对手,也专精这门武术,在头几轮交手后摸清了你的动作处理习惯,下一轮交手他便能设下圈套让你身陷险境。
所以武术有成者,都会在应对攻势或者制造攻势的时候留有两到三种预案。
立即停下、即刻攻击、诱敌深入等等
应对战局的意图,决定了会使用哪种方案。
很简单吧!
但让自己的招式不单调也只是【不惑之境】的基础,要想真正达到【不惑之境】就得理解武术本身。
让同一种动作能够衍生多种变化,只能减少对局中可能被对手找到的破绽。
要想解决对手,就得理解对手的武术又或者是行为,从对方的一招一式中找到可以决定胜负的蛛丝马迹。
难?这是肯定的!
不单需要将自己浅略掌握的武术推演到对手身上,还要试着从对方的眼神动作去探清攻击意图。
凌云一直都在做这样的事情!
“我知道你们之中,还有人抱有侥幸心理不服气的,那些亲自跟凌云对练过的,可以回忆一下那是不是老叟戏顽童。。。”
有部分学员在刚报道的时候,并没有约好的对手,有幸与没人对练的凌云搭档过,李馆长试着唤起这些人的回忆。
如果是对武术具有一定深度了解的人倒还好,这些人与凌云对练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薄弱的一点去补救。
但要是对武术仅有浅薄了解的学员,与其对练那将会是摧毁斗志的一战。
而且!
凌云还有着不对普通人使用“杀招”的原则,哪怕是切磋都会有擒制要害浅入即止的“杀招”。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试想一下,你的对手总能拦下你自以为傲的绝招,只要接着这个空隙一举反击便能取胜。
但对方就是不这样做,给你机会却又不让你成功,这将会有多绝望。
——而在现在,又有“人”想要体验一下这种绝望——
“是太过沉迷了吗,人都走这么近了还没有发现。。。”凌云自言自语道。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