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魂案#】
【叫魂案,一场爆发于乾隆年间的案例,一般认为邪教或反清复明势力作乱。
这场大案的起始原因虽然早已不可捉摸,但最后却成了一场大型的社会服从性测试。
服从性测试并不是一个很现代的东西,古人或许不叫这个名字,或许也未曾总结归纳。
但自人开始有群居生活开始。
上级对下级,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儿女便有使用。
这场最初或许是民间迷信的小案,变成了一场由统治集团精密操控的针对亿万人民的社会服从性测试。
始于一则荒诞的谣言,终于一场不需要真相的,打上引号的“盛世”。
这场案件第一个被公开斩首的妖人是一个在土地庙躲雨的乞丐。
判决书显示他的罪名是:眼神可疑。
据说术士们可以通过人的头发、衣物,甚至是名字就可以做法吸取人的精气,直至精尽人亡,这就是叫魂。
衙门的处理刚开始也只是按照一般的治安问题对付一下。
但随着这种案子的增多,有政治嗅觉的官员就觉得不对味了。
所有被叫魂的人发辫都丢失了。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人意图谋反?
于是连忙上报紫禁城。
在乾隆看来,满清入关时的留发不留头,早已将发辫作为汉人臣服的标志。
此时江南悄然升起断发叫魂的巫术恐慌绝非偶然。
根据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邪教案》显示:叫魂案爆发前三年,江浙秘密会社成员增百分之四百,民间私刻‘反清复明’印信查获量激增二十三倍。
发辫作为‘满清统治合法性的图腾’正在松动。
乾隆需要的不是辟谣,而是一场重新激活社会恐惧的精神发辫接种。
随即,粘杆处的密探在杭州茶楼放出关键谣言:“被剪辫者,七日必亡。”
死亡倒计时让每个清晨摸到脑后发辫的平民,都成为了皇权的义务报警器。
《杭州府志》记载:仅乾隆三十三年四月,全省就发生一千七百四十二起自剪发辫的报案。
人们宁可伪装成受害者,也不敢被划入潜在造反者的名单。
更可怕的是叫魂这么一件纯扯淡的事,经过上纲上线,每个普通人,无论善恶,都有了合理合法、栽赃诬陷别人的权利。
它会无限放大一些小人物在接触权力时那种近乎刁难的恶。
而对于那些温顺的底层人来说,会面临随时被别人诬陷的风险。
这就是乾隆要的效果,通过激活全民告密体系、制造人人可能被剪辫的随机恐惧,实现人人必须向皇权求救的绝对依附。
台北故宫馆藏的《乾隆朱批奏折》中就记载有乾隆给两江总督高晋的密谕:“此番非为除妖,实乃验看人心。”
一场看似荒唐的除妖大运动,其实质也是皇权对官员忠诚度的量化考核。
但有些官员不上道,或者说是政治嗅觉不灵敏。
山东巡抚富尼汉在最初上报抓获了十六人,立即受到乾隆的斥责:“他省皆数百,尔独异乎?”
你抓的对不对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抓的多不多!
抓少了就等着挨骂!
为此,乾隆还推出了激励机制:每斩首一人记『忠勤分』五点,超额度抓捕可抵赋税欠额,一个人头可以抵一百两税银。
刑部主事以上官员按月可以领取『勤王津贴』。
在这种算法驱动下,浙江萧山县令一夜刑讯致死三名乞丐,创下单日结案率百分之三百的记录。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