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担心借钱之后还不上,只要从太空开采一颗价值很高的小行星,创造的价值就足够还贷了。
例如白虎科技公司就已经对灵神星进行了勘测,这是一颗颇具价值的小行星,位于小行星带,距离地球不算特别远,只有5亿公里左右。
按照现在矿产资源价格来算的话,开采这颗小行星,就能创造4200亿亿元的价值,按照国内人口计算,人均价值高达300多亿元。
虽然资源太多,会导致资源价格下降,但是目前只有我们才有太空采矿的能力,就意味着掌握了资源定价权。
价格肯定没有现在这么贵,但是也不会真的变成白菜价,如果一时间用不完,完全可以慢慢使用,将价值发挥到最大。
只是依靠资源赚钱,对他来说算不上多么高大上,而且太空中的资源其实非常多,小行星带上的资源就不多说了。
还要太阳系外围的柯尹伯带,哪里的物质总量相当于一颗火星的质量,可探索价值也要比小行星带大得多。
再往外面探索的话,就是奥特尔云,虽然质量密度不算太高,但是总重量可能相当于100个地球,很多彗星可能就来自奥特尔云。
所以只要走向太空,能够从太空轻松采集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就不再是那么稀缺,价值肯定会大幅缩水。
真正发展还是要看科技水平,目前常规工业发展到了我国这种程度,基本上已经见顶了,想要继续发展,必须要在科技上取得更重大突破。
目前有希望带动经济继续发展的产业,第一个就是星际舰船项目,不仅本身科技含量极高,能够创造庞大的产业体系。
要知道他旗下这么多企业,这几年每年都要投入少则几万亿元,多则上十万亿元,带动经济发展显而易见。
依托星际舰船项目,可以进行星际采矿、星际勘探、星际科研、星球改造等等,每一个项目带来的收益都难以想象。
其实星际舰船项目不只是星际舰船本身,连带很多技术都是可以促进工业升级,将常规工业体系推向新的高度。
例如星际舰船项目里面,就有一个子项目,就是我们常说的个人机甲,目的是用于个人太空活动,提升个人在太空中的行动力。
如果经过一定的民用化,光是个人机甲产业,就能创造大量的经济利益,只是目前还觉得没有必要,暂时不会民用化。
第二个就是去年他给的新制造技术体系,这不同于星际舰船项目的制造体系,星际舰船项目虽然涉及的技术同样先进。
实际上可以算得上是现有工业体系的延续,只是更加复杂和高端而已,当然他提供的重力和反重力装置,不能算在内。
而新的制造技术体系,归根结底属于彷生制造技术,不能说比星际舰船的技术要先进,两者应该说是各有所长。
当然,这只是开始,如果新的彷生制造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潜力肯定比他给的星际舰船技术要高得多。
只是难度也星际舰船项目高得多,星际舰船项目符合我们一贯的认知,比较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做起来虽然难,但是还不至于毫无头绪。
而新的彷生制造技术,其实已经触及“神”创造生命的禁区,将万物半生命化,这是常规技术体系无法做到的。
如果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也许未来建造的星际舰船,有可能是半生命化的科技产品,先进程度,绝对比现在的星际舰船技术高得多。
抛开这些远期预期,他现在应该考虑,他旗下的产业如何在短时间内赚到更多的钱,就算无法完全弥补资金缺口,也要尽量降低资金缺口。
本来他今年没打算为旗下产业操心,毕竟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他推动产业革命性发展,已经有些疲累。
他希望旗下的产业自身就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哪怕发展慢一些,他也不会特别介意,毕竟想要让他们学会走路,才有可能跑得起来。
但是现在看来,他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按照他们自我发展速度,国内经济每年能够达到5的增长率就已经烧高香了。
像国内如此大的经济体量,每增加1都是千难万难,这还不像是老,依靠从全球吸血就能办到的。
到了如今规模的经济体量,全球任何国家输血,其实都无法起到多大的作用,想要继续发展,还是得通过自身增长来实现。
只是叶子书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如何发展新的产业,新的产业必须要有足够体量,小体量的产业,根本就带不动这艘经济巨舰噼波斩浪。
他现在能想到的就是能源电力产业,目前已经有了可控核聚变发电技术,这意味着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
现在电力虽说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实际上还有很多地方并没有打通关节,因为还有一个地方存在技术短板,那就是储电技术。
别看他已经给了寰宇集团不少电池技术,但是这些电池技术都是化学电池,不仅储能密度较低,而且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哪怕他在安全方面特别注意,但是化学电池的局限性摆在那里,一旦遭到毁灭性破坏,依然存在爆炸自燃的可能。
而且化学电池在理论上也很难超过石化能源的能量密度,在很多领域,石化能源依然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如果我们能够解决这个环节的所有问题,就意味着我们掌握了能量生产、能量存储、能量运用等所有关节。
现代科技就是建立在能源基础上的,如果所有环节都打通,都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那么就等于掌握了全球能源产业。
他倒是对出口并不怎么在意,毕竟我们已经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我们就算是有再先进的技术,他们也拿不出对等的产品交换。
贸易本身就强调有来有往,我们通过出口产品,获得我们需要的产品,如果没有我们特别需要的产品,出口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更重要的是,按照正常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产业科技到了一定水平,低端产业就必然难以生存下去,原因就是人力成本高昂。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