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朱棣可不是一个安分的皇帝。
他当皇帝这二十多年,大明一天都没消停过。
五征蒙古,四征交趾,又疏通运河,又是大修北京城,既要编纂《永乐大典》,还要赈济黄河的灾民……
在这种情况底下,还要支持七次,消耗巨大的出使……
别说是一个刚刚经历过“靖难之战”之后,经济尚没有全面恢复的阶段,就算是放在整个华夏历史上,又有几个阶段能抗住这样的花销。
上一个这么干的,早在江都就被人干掉了。
如果朱棣跟在江都被干掉那位一样,好大喜功,那么郑和出使确实有可能是面子工程,但事实证明,朱棣可不是那一位。
退一万步讲,就算郑和出使真的是朱棣的面子工程,考虑到郑和下一次西洋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这样花钱买面子的事情只会干一两次,而不是在永乐朝连续下西洋六次之多。
毕竟,朱棣可不是傻子!
更重要的是,朱壕很清楚,在永乐朝,至少到永乐十三年,朝廷确实缺钱,毕竟花钱的地方太多。
但是,大明的整体财政,却一直保持在了良性的阶段。
这固然有,朱棣和代替朱棣监国的朱高炽都是明君的缘故,但是在常规收入不变,开支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财政稳定,那么,能影响财政稳定的因素就剩下一个了,那就是变量。
而朱壕能想到的最大的变量只有一个,那就是郑和出使,准确说,郑和出使从事的贸易活动给大明朝带来了巨额的经济利益。
当然,更重要的是,朱壕通过贿赂户部的官员,拿到了数据。
要知道,郑和船队不仅有大量精锐军队随行,更携带大量瓷器、丝绸等硬通货。
通过将瓷器和丝绸贩卖至海外,郑和为大明攫取了巨额的商品差价利润。
郑和的船队,带出去的是瓷器和丝绸,带回国的主要货物为胡椒和苏木。
通过贿赂随行人员,朱壕得知,胡椒在其产地苏门答腊岛,一两银子可以买到一百斤胡椒。
而大明呢,一两银子只能买到五斤,这还是因为海外贸易使得胡椒的价格下跌,饶是如此,利润也超过了二十倍!
事实上,郑和前三次出使,以及他带来的对外贸易,至少,给大明至少带来了白银千余万两,黄金三十万两的收益。
若非如此,在大明总税赋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朱棣疯狂的花钱没,大明怎么可能不出现财政危机。
由此可见,郑和出使非但不是“入不敷出”的赔本生意,反倒是为大明王朝带来巨额财富。
所以,朱壕很清楚,那些反对派的话,统统都是在放屁!
当然,这些家伙为什么会睁着眼说瞎话,朱壕也很清楚,否则朱壕也不会在收益的前提下加上一个把大明看做整体的限定。
正如朱壕所知道的,站在大明这么一个整体的角度下,大明收益惊人,但是,如果具体拆分一下呢?
郑和的船队是大明倾全国之力打造,大家都出力了。
在出使之前,采购物资的时候,朱棣也没有通过正常的方式进行采购,而采取低价采买的方式盘剥,就连朱壕家的奢侈品都没能跑得了。
大家为什么愿意支持出使,还不是为了赚钱。
结果,朱棣,把郑和出使定性为了大明朝廷的行为,从而以这种方式将海外贸易的收益直接垄断了。
朱棣是赚的盆满钵满,但是其他人连口汤都喝不着。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