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隋朝有个什么盛世 > 第十章 新秩序(第1页)

第十章 新秩序(第1页)

将近300年的分裂结束了,中国又重新归于统一,但是,一如既往的,中原政权还是面临着四面八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的挑战,比如,北方的突厥,西方的吐谷浑,以及,东北的高句丽。因此,摆在隋朝面前的,还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使命,那就是,在大中华地区重建一个崭新的国际秩序。

从爹爹到孙子

在中国进入大一统的帝制时代以来,处理跟北部游牧民族的关系,一直是中原政权比较头疼的问题。以两汉和匈奴的关系为例,似乎无论采取什么策略,都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西汉初年跟匈奴和亲,但也没能带来实质性的和平,文帝时期匈奴曾经三次发动了大规模的边境侵扰。

汉武帝时期则采用了强硬的军事行动,从军事角度而言,似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匈奴遭遇了沉重的打击,出现了“漠南无王庭”的状况,但从整体而言,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又将西汉经济拖入了深渊,对此的指责,几乎是史不绝书。

到了东汉,匈奴分裂,窦宪的“勒石燕然”,将北匈奴一举击溃,让他们被迫西迁,然而,内附的南匈奴,却在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中原政权陷入危机后,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刘渊建立后汉,制造永嘉之乱,掀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造就了帝制时代中国历史上最为漫长最为黑暗的一次大分裂。

五胡十六国的大乱斗结束后,北魏也未能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秩序,跟南朝的战争时断时续,而北方的柔然,也若隐若现的威胁着北魏的王庭,甚至,在北魏末年出现六镇兵乱后,北魏皇室都不得不求助于柔然来平定叛乱。

如今,这个令所有先辈挠头的问题,重新摆在了隋文帝杨坚的面前,他又准备如何来处理跟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呢?

先来说说突厥吧。其实,一直到东西魏分裂,占据着大漠的,依然是柔然,而突厥,则从五世纪开始,成为了柔然的种族奴隶,称为“锻奴”。这种情形,一直到突厥出现了一位传奇式的首领——土门可汗。

土门可汗成为突厥首领后,励精图治,大力推动东西方贸易,突厥部落的实力日渐增强,公元545年,西魏派遣使者访问突厥部落,标志着中原政权已经开始正视这股冉冉升起的新兴势力。然而,作为突厥的老主人,柔然政权对于突厥的强势崛起,却还有些认识不足。

公元546年,铁勒部落东征柔然,土门可汗在半路腰击,大胜,收降铁勒部五万余户,实力更为强盛,然后,土门可汗就向柔然帝国的首脑阿那瓌可汗请亲,要求娶公主为妻。

用老眼光看人的阿那瓌可汗闻言大怒,公然辱骂突厥部为“锻奴”(尔是我锻奴,何敢发是言也?),坚决拒绝将公主下嫁。

土门可汗闻言大怒,诛杀使者,并遣使西魏,要求通婚;公元547年,西魏将长乐公主嫁给土门可汗。与之同时,土门可汗也和波斯的萨珊王朝遣使通好。在外交上取得突破后,公元552年,土门可汗对柔然帝国发动了致命一击,在怀荒镇北大破柔然,阿那瓌自杀,于是,突厥正式取代了柔然帝国在蒙古高原的地位,成为北部草原的霸主。

在土门可汗灭亡柔然后,突厥日渐强盛,而当时的中国北方,正处于北周和北齐的东西分裂时期,两国之间争雄逐鹿,连年交战,而此时处于实力顶峰的突厥,自然是一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态势。

为了对付北齐,北周自然是要好好对待北方的这位强邻,“时与齐人交争,戎车岁动,故连结之,以为外援”。当然,这位外援比较势利,属于“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类型,很不靠谱。

曾经,有一度,木杵可汗(土门可汗的儿子,第二任乙息记可汗的弟弟,名为俟斤)准备跟宇文泰结亲,估计这是宇文泰主动提出的,目的是要借助突厥的力量,来对付北齐,结果,婚约还没定下来,宇文泰就死了。后来,等到宇文邕登位时,北周方面老调重弹,宇文邕又派使者向木杵可汗请婚,目的还是一样——帮帮忙,伐齐吧!

木杵可汗正要答应,北齐那边慌了神了,当即也派人去跟突厥求婚,而且,聘礼下的很重,真金白银,不含糊(赂遗甚厚),看得木杵可汗极为眼热,当时脑子一热,就准备把北周的使者杨荐等人执送给北齐。

这事儿呢,杨荐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知道了,然后,他过去严词质问木杵可汗:“太祖昔与可汗共敦邻好,蠕蠕部落数千来降。太祖悉以付可汗使者,以快可汗之意。如何今日遽欲背恩忘义,独不愧鬼神乎?”(想想当年我们太祖怎么对待你们的?你们如今忘恩负义,不怕遭报应么?)

木杵可汗据说是“惨然良久”,也是,这玩意理亏着呢,也不太好意思这么厚脸皮,然后表示:“君言是也。吾意决矣,当相与共平东贼,然后送女。”(看来,木杵可汗什么都不怕,报应还是怕的)

然后,这门婚事磕磕绊绊,总算定下来了,于是,北周就要跟突厥合作,一块去东征北齐了——这便是我们前面讲过的杨忠发动的“晋阳之围”了。

一开始呢,木杵可汗是带了十万人马来跟杨忠会合的,结果到了第二年正月,杨忠真的杀到了晋阳城下,木杵可汗却带着他的兵马远远的站到了一边,看景儿去了。当然,他们这么大老远的来,不能光看个景儿,也得意思意思,捞点儿实惠,于是,木杵可汗纵兵劫掠,洗劫了一番后,方才心满意足的回国了。

这次木杵可汗捞了多少呢?突厥引兵出塞,纵兵大掠,自晋阳以往七百馀里,人畜无遗。捞得多了吧?多也没用,大冷天的,你也不好带嘛,所以,归国之际,突厥也是大大的受了番折磨——突厥还至陉岭,冻滑,乃辅氈以度。胡马寒瘦,膝已下皆无毛,比至长城,马死且尽,截槊杖之以归。(为了返回,军马死了一大堆,几乎死绝了,最后还是驾着槊回去的,可见有多惨)

当然了,突厥再惨,也没有杨忠惨,杨忠同志很是愤怒啊,奶奶的,说好一块打的,老子打得要死要活,突厥这帮家伙拿了钱不办事,不但不办事,还自顾自抢劫去了,这口气咽不下去啊。所以,杨忠回朝后就跟宇文邕告状了,说突厥这个不靠谱啊,根本不难对付嘛,咱不能任他们宰割了:“突厥甲兵恶,赏罚轻,首领多而无法令,何谓难制驭?由比者使人妄道其强盛,欲令国家厚其使者,身往重取其报。朝廷受其虚言,将士望风畏慑。但虏态诈健,而实易与耳。今以臣观之,前后使人皆可斩也。”

杨忠这意思,不单是不要跟突厥合作了,相反,还得要干掉他们。宇文邕岂能不知突厥不靠谱?但是,杨忠这番话说得更不靠谱啊!

怎么说呢?北周跟突厥结盟,其实,本质上讲,并不是指望突厥能帮北周怎么怎么卖命,这个呢,谁都知道不靠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很简单,为了防止突厥跟北齐结盟嘛!突厥这个朋友,虽然很不地道,但是,如果这个朋友变成了敌人,你就会发现,“不地道”还是可以忍受的,就怕“不地道”变成了“老来闹”,那就要命了。

所以呢,北周跟突厥结盟,真正的目的,恐怕是另外两个字——绥靖。

因此呢,宇文邕根本不可能采纳杨忠的一时气话,小不忍则乱大谋,突厥不要脸归不要脸,得罪他就要不得了。

很快,杨忠就能理解宇文邕的想法了,因为,就在次年八月,杨忠准备出动的时候,就因为突厥已经采取了行动,而半道终止了。突厥采取了什么行动呢?一如既往,抢嘛!(突厥寇齐幽州,众十馀万,入长城,大掠而还。)

这突厥抢的得亏是北齐,要是抢的是北周,隔三差五来一趟,受得了吗?

后来呢,北周跟北齐的情况,我们也都知道了;高湛这个怂包软蛋,对晋阳之围那是心悸犹存啊,就怕北周和突厥再来那么一下,为了暂时实现和平,他就以宇文护的母亲为诱饵,跟北周谈判。宇文护同志,其实对北齐送还其母,还是有所感激的,也想一度罢兵休战,但是,让高湛伤心的是,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光宇文护想罢兵没用啊,那边突厥,不还没同意吗?

突厥大概是这年入长城抢了一番后,觉得赚到了,当然,“赚到”不等于“赚够”,既然有这好事,何妨再来一次呢?但是,又觉得单枪匹马再来一次,北齐有防备,不好整,所以,得找个帮手,分散北齐的注意力,以便他们更好的利用时机发笔洋财,而这个帮手,现成的,不就是北周吗?

于是,突厥自幽州还,留屯塞北,更集诸部兵,遣使告周,欲与共击齐如前约。以前出兵讨伐北齐,都是北周去求着突厥;这回不一样了,改突厥要求北周了,而且,突厥的态度还极为积极,还没等北周答复呢,就自顾自的再度出兵了——闰月,乙巳,突厥寇齐幽州。

然后呢?晋公护新得其母,未欲伐齐;又恐负突厥约,更生边患,不得已,征二十四军及左右厢散隶秦、陇、巴、蜀之兵并羌、胡内附者,凡二十万人。(宇文护其实不想去,但不去也得去,最后还是集结了各族二十万兵力)

瞅瞅,从这句话,大家能明白为什么北周明明知道突厥不靠谱,还要跟他们合作了吧?最主要的原因,是怕“更生边患”啊。而且,北周对这个“边患”怕到什么程度呢?怕到哪怕调动全国大军,来一次大规模东征都在所不惜。

当然了,这次东征失败了,不过于突厥而言,反正也没损失,乐见其事。

次年,为了履行婚约,北周出动了大量使者,前去突厥迎亲——二月,辛丑,周遣陈公纯、许公贵、神武公窦毅、南阳公杨荐等备皇后仪卫行殿,并六宫百二十人,诣突厥可汗牙帐逆女。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