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水浒好汉杨志卖刀的故事,常使人发出这样的感叹。
我国著名的古代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是宋朝的重臣,很多人刚进朝廷的时候都先去拜访他。聊天时他常常问使人“难堪”的问题:你家里有没有钱?你的开支够不够?被问的人都很奇怪,不知司马光的用意。司马光的用意是:一个人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不为五斗米折腰,才可能有独立的人格。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曾提出过一个类似的说法:两个口袋空空的人腰杆挺不直。艾森豪威尔也认为:作为知识分子,你必须有一份不以此为生的职业。
西方人说:“无财产,无自由。”中国人说:“端着谁的碗,受着谁的管。”没有财务自由,人的自由就是一句空话。财务自由是指一个人有了一定的财产,不再为生计发愁,一段时间不工作也可以维持基本生活。这样的人可以不再把获得薪酬作为工作的主要目的,而把实现兴趣和人生的价值放在生活的首位。一个社会中能达到这种状态的人越多,我们离物质彼岸的自由王国就越近。
自由地生活是每个人的梦想。可人要自由,前提是必须实现财务自由。这样,你才随时可以跟老板说再见,不为饭碗丧失尊严。只有不必为生存担忧,你才能够选择做你喜爱的事,才能够说,我这辈子不是只为衣食无忧就算了,我还有更大的志向呢。
人生在世首先要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人人渴望自由,但如果你连饭都吃不饱,还奢谈什么自由?生存高于自由。在农耕时代,人们为粮食不敢远离土地,被土地束缚着的人能有多大的自由?生产力发展了,有了社会分工,把大多数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人类发明了货币后,我们可以用钱去购买生存所需要的物品,从而不用再自己去种地、盖屋。再进一步,人们只用少量时间去劳动就可以换取可满足生存的基本物质,人的自由度逐步扩大,人性也一步一步获得解放。
人与人的关系,最基础的是生产关系,即为物质生产而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组织主要是通过对物的控制而实现对人的控制。人如果没有财务自由,就不可能逃脱“人为物役”的魔咒。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存的需要、温饱与性等的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尊重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生的目标可与此相对应,在温饱问题与生命安全还没有保障之时,一般是不需要思考人生的目标的。只有当温饱和生命安全不再成为人生存的主要问题时,人才可能去思考更高层次的问题,如自我实现的需要等。
一个社会的整体自由度,受限于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对物质的依赖,社会富裕的最直接效果是提高了人们的自由度。人用于维持生存的劳动时间越少,闲暇时间越多,自由度就越高。
近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了财务自由。像个体业主、私营企业家等,这类人虽然人数相当多了,但在全国来说毕竟还是少数。加快经济发展,让更多的人获得财务自由,这应该成为每个人同时也是国家的奋斗目标。
中国正在迎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经济按目前的发展速度,可以预计在未来几十年时间里,我国获得财务自由的人有可能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穷惯了的中国人,只有过穷日子的经验,当富裕生活突然到来时,由于缺少思想准备,显得有点茫然不知所措。乔布斯的临终遗言也许能为他们指点迷津:黑暗中,我看着那些金属检测仪器发出幽绿的光和吱吱的声响,似乎感到死神温热的呼吸正向我靠拢。现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够用的财富,就应该追求其他与财富无关的,应该是更重要的东西,也许是感情,也许是艺术,也许是一个儿时的梦想。
这样的问题也许我们还从没有考虑过:当果腹不再成为工作的主要目标时,我们将追求什么?“自由时代”人们该怎样生活?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