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大唐英雄传于赓哲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人们公认这两人是唐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其实呢,唐玄宗也算一个,是他的糊涂导致邪恶势力不断坐大。而张九龄是唯一一个能制止祸患发生的人,他在职期间,也的确这样做了,暂时压制住了敌手。但是很可惜,唐玄宗把这一切断送了。我们来看看这三大战。

第一战,保护三皇子。

唐玄宗早年曾有三宠妃,分别是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赵丽妃生儿子李瑛,就是唐玄宗的太子;皇甫德仪生鄂王李瑶,刘才人生光王李琚。但是后来这三个女人都失宠了,因为唐玄宗此时有了新宠武惠妃。武惠妃生了个儿子寿王李瑁。武惠妃和她的儿子特别受宠,其他人就难免有怨言。尤其是太子李瑛,自己贵为太子,父皇却最爱李瑁,所以怨气越积越多。他和李瑶、李琚常聚在一起骂武惠妃和李瑁。

有一个叫杨洄的官员,是一位驸马,他娶的是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此人是个小人,想往上爬,讨他丈母娘武惠妃的欢心,通过什么途径呢?就是告发太子他们。不知道他通过什么手段侦察到太子他们的言论,然后汇报给武惠妃。武惠妃原本就想让自己的儿子李瑁取代太子,这下子更有理由了。她跑到皇帝面前哭诉,说太子他们阴谋结党,想谋害臣妾,而且他们的目标还不止于臣妾,他们还想害您。请注意,后半句纯属武惠妃添油加醋诬告。

唐玄宗听了大怒,这人心眼已经偏了,对武惠妃无比宠信。他想将三皇子一并废黜。这动静那叫一个大,唐朝历史上还没有过一日废三皇子的记录。大家都觉得冤枉,尤其是此事证据不足,就凭武惠妃上下牙一碰就是证据啊?但是皇帝盛怒,无人敢劝谏,只有张九龄挺身而出。他指出,三皇子一直生长于深宫之中,接受正统教育,从未听说有大的过犯。今天您听信无根无据的传言就要废三皇子,臣不敢奉诏。他还列举了历史上晋献公、汉武帝、隋文帝杀害或者废黜皇子导致动乱的事例,劝玄宗回心转意。唐玄宗开始犹豫起来了。武惠妃则私下派人去找张九龄,说这个事假如您不干预,宰相可长久当下去。张九龄听了勃然大怒,将武惠妃派来的人大骂一顿,并立即向皇帝汇报了此事。皇帝此时才有所觉悟,于是暂时把这件事平息下去了。

第37页 :

但是三皇子并没有就此脱险。张九龄在位期间竭力保护他们,所以这个阶段他们没事。但是当张九龄去职以后,三皇子还是被杀了,而且是同一日被杀。此事也被看作是唐玄宗后期乱政之象征。

第二战,洞察安禄山。

安禄山是粟特胡人,母亲是突厥人。安禄山本姓康,因为母亲改嫁,所以随后父改姓安。

此人从小孔武有力,十分狡猾。有关他的事迹,咱们就不多讲了,此人是安史之乱的头号元凶,唐朝由盛转衰的罪人,生灵涂炭的负责者。我们重点来说说他早年的一段经历。这个经历差点让他断送了性命,而要他小命的就是张九龄。换句话说张九龄曾经差点挽救了唐王朝。当时安禄山在范阳节度使张守圭手下当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张守圭派遣他去讨伐奚和契丹,结果安禄山轻敌冒进,被人家打了埋伏,导致惨败,损失惨重。张守圭将其捆绑起来,奏请皇帝批准死刑。临刑的时候安禄山大喊:“大夫不欲灭奚、契丹邪,奈何杀禄山!”(《资治通鉴》卷二一四)您不想灭奚和契丹了吗?为何要杀我这样一个壮士呢?安禄山这人虽然是个坏蛋,但是他此时羽翼尚未丰满,而且此人孔武有力,聪明能干,很会来事,是张守圭的养子,所以张守圭其实并不想真的杀他。但是他犯法严重,没办法。此时安禄山这么一喊,张守圭又心软了,那么怎么办?自己也无权私自放人啊。于是乎他来个踢皮球,将安禄山押解到长安,交给皇上来处置。∨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到了长安,按例由宰相处理此事。这下子这小子在劫难逃了,为啥呢?因为张九龄打心眼里讨厌他,这还不是那种一般的厌烦,而是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不祥之兆。

要说张九龄为何会有这种感觉,史无明文,没有说过是什么事触动他了。两人以前曾见过面,安禄山曾代张守圭入朝奏事,第一次见面张九龄就觉得安禄山不对劲。这大概就是所谓直觉吧,他曾对其他人说:“乱幽州者,此胡人也。”(《唐会要》卷五一)他准确预见到安禄山表面的愚钝之下有一颗狡猾的心。至于怎么看出来的真不知道。反正一见安禄山张九龄就觉得浑身不舒服,也许是这小子的样子太让人闹心了。安禄山长什么样?史书记载说他“肥白”,一个白胖子,甚至有传言说晚年的安禄山体重达到三百斤以上,这可能有点夸张,但安禄山胖得走不动路倒是真的。唐人以胖为美,所以安禄山这长相在那个年代占便宜。安禄山虽然胖,但是后来得宠之后,曾在唐玄宗面前表演胡旋舞,据说旋转如飞,有人问他三百斤体重怎么能旋得起来呢,我说那还不简单,他把大肚子抡圆了,离心力就上来了,他不就稳定了嘛。

古人喜欢相面,对生有异相的人总觉得他会干出不同凡响的事情来,不管好事坏事,总之是大事。安禄山那小山一般的体重大概也给了张九龄这个感觉,而且通过察言观色,张九龄得出这是个野心家的结论。此番安禄山犯罪,张九龄觉得机会来了,大笔一挥,写下了这样一段批示:“昔穰苴诛庄贾,孙武斩宫嫔。守圭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张九龄这里使用了两个典故。司马穰苴诛庄贾,《史记》记载齐景公让司马穰苴当将军,司马穰苴提出来要让齐景公宠臣庄贾来当监军。庄贾平时骄横惯了,大大咧咧来到军门,已经迟到了,司马穰苴将其斩首示众,全军大惊失色,国王宠臣都敢杀,还有谁不敢杀?从此没人敢不听他的话。孙武也是这样的,他给吴王练兵,特地提出以宫中妇女编成一队进行试验性训练,女人爱笑,站在队伍里嘻嘻哈哈,孙武将吴王的两个宠姬斩首,这下子其余人吓得噤若寒蝉,从此孙武训练部队无人敢违抗军令。张九龄意思是要想严肃军纪,就得拿安禄山开刀。

但是老天不帮忙,安禄山不知怎么特别讨唐玄宗的欢心,唐玄宗觉得这是个壮士,再加上平心而论安禄山还是有一些战绩的,是个能打仗的人,所以唐玄宗还挺喜欢他。于是想释放他。张九龄反复苦谏,他说:“禄山失律丧师,于法不可不诛。且臣观其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资治通鉴》卷二一四)这小子有反骨,非杀了他不可,否则后患无穷。唐玄宗老大不高兴,他说:“卿勿以王夷甫识石勒,枉害忠良。”(《资治通鉴》卷二一四)据说西晋时候大臣王衍曾经偶遇十四岁的胡人石勒,都走过去了王衍越想越不对劲,他觉得这个小小胡人面相非同一般,是天下之大患,于是他马上派人去抓捕,可是石勒已经走了,不见踪影。后来,石勒建立了后赵,王衍果然死于石勒之手。唐玄宗的意思是你别把自己当王衍,也别把安禄山当石勒。你看他形容安禄山的话,忠良。这就等于一锤定音,于是安禄山被释放了。一个将祸乱掐死在摇篮里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

第三战,对抗李林甫。

李林甫出道比张九龄晚。但是这个人极端狡猾,而且嫉贤妒能,表面看起来笑容可掬,与人为善,但背地里害人无数,当时人评价他是“口有蜜,腹有剑”,这就是成语“口蜜腹剑”的由来。玄宗在开元后半期开始逐渐懈怠,不再励精图治,统治者只要有这种心态,您就看吧,小人就会趁虚而入,李林甫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人。这种人会来事,会揣摩迎合上意,让皇帝很舒服,所以很快李林甫就成了与张九龄平起平坐的人物。

第38页 :

他跟张九龄之间有明争暗斗,这是具有不同性格、不同价值观的两路人,他们不对抗倒还奇怪了呢。两人的路数也是他们人品的体现,张九龄走正路,坚持原则,李林甫走邪路,以迎合唐玄宗为目的。

比如唐玄宗有一次想从东都洛阳前往长安,张九龄劝谏说此时正是农忙,最好等到冬天农闲再走,这样不扰民。李林甫很狡猾,他有不同意见,但是当着张九龄的面不说。退朝时假装脚跛,玄宗就问你的脚怎么了,这下捞到单独说话机会了,李林甫趁机说我脚没事,是有话想对您说。玄宗说你说吧。李林甫说东西二京,不过是您的东西两宫而已,您想去哪里干吗要征求宰相意见,您就直接去好了。最多蠲免沿途百姓租税就可以了。玄宗大喜,于是下令驾幸长安。┴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再有一次就是三皇子事件。在唐玄宗犹豫要不要废掉三皇子的时候,李林甫也曾经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他通过宦官转告皇帝:废不废皇子那是您家事,何必问外人。这是在模仿当年李勣对武则天立后事件的回答。

还有一次,唐玄宗想拜牛仙客为宰相。张九龄以为不可。为什么呢?因为牛仙客是边将出身,张九龄很反感无故对外用兵,所以对于边将的奖赏他历来十分谨慎,如果牛仙客拜相,那么就意味着告诉其他边将,可以靠边功、战功获取相位,张九龄觉得这会导致进一步的穷兵黩武。再加上牛仙客是吏职出身,不是从入流的品官开始做起的,这也是张九龄反对的理由之一。

唐玄宗恼了,他揭张九龄的短:你认为牛仙客出身卑微,那你呢,你有啥高贵出身啊?要知道,张九龄的岭南出身一直是他的短板,那时岭南被视为不开化地区,所以岭南人被视为南蛮,所以这等于是说你出身也不咋的,不也当宰相了?

张九龄说是的,臣出身于边疆,还不比牛仙客是中华人士,那时中华就是中原的意思。但是臣还是要坚持原则。唐玄宗无可奈何。李林甫却对皇帝说,皇帝要用人就用,用谁都行,你别听他的。

您注意到没有,李林甫这几件事充分体现出他的技巧,那就是总在强调皇帝应该乾纲独断,想干啥就干啥,张九龄他们就是外人,您不必听他的。你看多狡猾,一方面讨了玄宗的欢心,另一方面离间玄宗和张九龄的关系。这一招奏效了。咱们来分析一下唐玄宗的心理。

首先,倦政导致离贤。张九龄当宰相日久,而且此人很严肃,总是坚持原则,这种人对国家有益,但对于皇帝来说,尤其对于已经逐渐倦怠、沉溺于感官享乐的唐玄宗来说足够讨厌。

其次,警惕相权坐大。张九龄的势力在唐玄宗眼里足够大。他当了多年宰相,又有很多支持者,按今天话来讲就是有很多粉丝。相权与皇权天然就有矛盾,皇帝是不喜欢强势宰相的。在牛仙客事件中,玄宗曾经对张九龄说过这么一番话:“事总由卿?”(《旧唐书李林甫传》)所有事都得听你的吗?这话很重了,完全展示了唐玄宗对张九龄的厌烦,而且我相信,这就是李林甫反复灌输的结果,他一直灌输的就是皇帝应该不听宰相的,应该大权独揽,就是这么个观念嘛。

从这几个事件可以看到,张九龄正在逐渐失去皇帝的信任,但是他没有放弃与李林甫、武惠妃等人的斗争,他在任期间,三皇子暂时无事,可以说就是他奋战的结果。但是很明显,张九龄已经逐渐无法支撑了。最后他终于被击垮了。

这个事还是和李林甫、牛仙客有关。开元二十五年(737)四月,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说他不是个当宰相的材料,而且还引用了谶纬之书。这让玄宗无比恼怒,因为谶纬之书常说些什么王朝兴替,改朝换代的事情,皇帝不爱听。按理说唐代的御史有特权,言而无罪,说什么话都可以,但是这次不一样了,唐玄宗命令将周子谅按倒在殿堂之上,然后狠狠打了一顿杖子。就这还不算完,又把他流放到外地,结果周子谅走出长安没多远就死了。皇帝如此暴怒,除了周子谅引用谶纬之书之外,可能还有个原因,就是在牛仙客拜相这个事情上皇帝已经跟张九龄等人撕破脸皮了,正恼火呢,你又插了一杠子,所以一股子邪火都冲着周子谅来了。

而李林甫则及时把握住了这个机会,他提醒唐玄宗,不要忘了周子谅当上监察御史是谁推荐的,就是张九龄啊。皇帝大怒,于是以张九龄推荐人才有误为由,让他负连带责任,将张九龄贬为荆州长史。一代名相就此告别核心政治舞台。

张九龄的去职被视作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先声,是一个标志。励精图治的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以李林甫、杨国忠为代表的小人当道的时代。只是这一切当时的唐玄宗还浑然不觉,只觉得去掉了一个严肃碍事的老头子,自己轻松了不少。殊不知他的这个决定正在把他自己和唐王朝推向深渊。

不久,张九龄去世。史书上记载说他享年六十八岁,但1960年考古部门对张九龄墓进行发掘时曾发现一块《阴堂志铭》,上面明确记载张九龄去世于开元二十八年五月,享年六十三岁。

张九龄去职后,唐玄宗又开始思念他了,毕竟张九龄的行政能力、气质风度都无人可比,他离开了让玄宗很不习惯。所以后来推荐人才,唐玄宗经常追问一句话:“风度得如九龄否?”(《旧唐书张九龄传》)气质风度比张九龄如何呀?从宋朝开始张九龄的家乡韶关一直有一座风度楼,就是纪念张九龄的,楼名就从唐玄宗这句话来的。

当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整个国家陷入动乱之中,唐玄宗被迫出逃。路上还发生了马嵬坡兵变。杨国忠、杨贵妃死于非命。当玄宗登上高山,回望长安的时候,他不禁痛哭流涕,此时的他心中最思念的人是谁呢?不是杨贵妃,而是张九龄。他对高力士等人说:“吾取张九龄之言,不至于此。”(《唐语林》)当年我若听了张九龄的话,杀了安禄山,也就没今天的祸患了。于是他派遣使者前往韶关,祭奠张九龄。

唐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世谓禄山反,为治乱分时。臣谓罢张九龄,相林甫,则治乱固已分矣。”(《新唐书崔群传》)说实话,将天下太平与否、繁荣与否归结为君主或者臣下是否贤明正直,是一种落后的历史观,说白了是另一种人治观。它忽略了自然环境、生产力、民族文化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将一切归结为人事,有所偏颇。但是,我们即便不说张九龄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李林甫是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我们起码可以说他们是两个时代的象征,张九龄象征着太平时代的井井有条和从容有度,李林甫象征着乱世之前的蝇营狗苟和小人得志。张九龄的离去,带走的是一个时代。

明天我们将讲述一位凌烟阁所有功臣中谜团最多的人物,他让唐太宗十分为难,惋惜,痛惜,却不敢为他平反昭雪,他究竟有什么事迹导致这个局面,我们留待明天。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