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的激进派与保守派之间的争论已然不再局限于课堂内外的讨论,而是逐渐蔓延到整个学府,士子之间的立场分歧愈发明显。激进派士子们相信,新政的推行需要大胆揭露弊端、直言不讳,而保守派则主张稳妥行事,避免激怒朝廷。
这天,讲堂内的气氛格外紧张,士子们聚集在一起,面色凝重。激进派的代表人物韩正站在讲堂中央,他的脸色虽因连日来的辩论显得有些疲倦,但眼中依旧燃烧着不灭的火焰。
“诸位同窗,”韩正清了清嗓子,语气中透着坚定,“新政推行至今,民间的疾苦有增无减,我们作为士子,不应只在此空谈道义,而应当行动起来,为天下百姓发声!”
他这一番话引起了不少士子的共鸣,激进派士子们纷纷点头,眼中透着一股亟欲变革的热情。然而,站在对面的保守派士子李安成却显得愈发冷静,他走上前,直视韩正,声音沉稳而有力。
“韩正兄,你的热忱我们都能理解,但我不得不提醒你,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朝廷推行新政,自有其考量,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时间,而不是急功近利。”李安成语气坚定,显然对韩正的言辞感到不安。
“安成兄,”韩正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讥讽,“你所谓的‘考量’,难道就是视百姓的疾苦如无物?若我们这些读书人只会等待,那何时才能有所作为?”
“你这是在夸大其词!”李安成眉头紧皱,反驳道,“新政初推,必然会有阵痛,朝廷正在逐步调整。你如此激进,只会让朝廷误解我们国子监的士子意图!”
两人的对立引发了讲堂内的哗然,士子们纷纷议论,显然对这场争论十分在意。一些激进派士子支持韩正,认为他敢于直言,符合士子应有的正义感;而保守派士子则站在李安成一边,认为理智和稳重才是学府中人应有的态度。
“我们支持韩正兄!”一名激进派士子站了起来,语气中透着不满,“国子监的士子,不应只为自身的前途而沉默,而应当关注天下!”
“你们只会喊口号,却不顾后果!”保守派的一名士子回击道,“你们的言辞激进,若被朝廷认为是在挑动士气,将国子监置于何地?”
讲堂内的气氛逐渐紧张,两派士子针锋相对,谁也不肯让步。激进派士子们认为,现在是国子监表明立场的时刻,他们必须大声疾呼,警醒朝廷;而保守派士子则认为,过度激进只会带来祸患,他们宁愿选择谨慎行事,以防国子监陷入朝廷的政治风波中。
站在一旁的凌霜始终默默观察着,她的目光在两派士子之间来回移动,心中却暗自叹息。她明白,两派之间的对立不仅源自立场的分歧,更是对理想与现实的不同理解。激进派士子怀有理想,渴望改变现状;而保守派士子则在理智中权衡,试图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韩正兄,安成兄。”凌霜终于开口,声音清冷而淡然,“你们的争论虽然激烈,但我想提醒你们,我们都是国子监的士子,都是为了大唐的未来而求学。现在的局面,是我们需要团结而非分裂的时候。”
“团结?”韩正轻笑一声,神情有些无奈,“凌霜姑娘,你也看到了,现在的情况,哪里还有什么团结可言?保守者不敢发声,激进者被指责,我们的立场何其艰难!”
“韩正兄,我并非反对你,只是希望你能明白,激进的言辞虽然一时痛快,但未必能带来实质的改变。”李安成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若我们因为言辞过激而被朝廷打压,那不仅无益于国子监,反而会让我们失去发言的机会。”
讲堂内的气氛愈加紧张,士子们的立场逐渐鲜明。两派士子在辩论中坚持各自的观点,但他们心中也明白,这样的对立若继续下去,最终只会让国子监陷入困境。
一名年长的教习悄然走进讲堂,听到士子们的争论,眉头微皱。他走上讲台,轻轻咳嗽了一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诸位士子,”教习语气沉稳而有力,“我知道,最近国子监内的议论甚多,各位也有各自的看法。这些争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说明你们在思考,在关心国家大事。然而,我希望你们明白,我们的争论,必须建立在理性与团结之上,而不是激进与对立。”
教习的言辞让士子们纷纷低头,不敢再轻易发表激烈的言论。教习环视众人,继续说道:“朝廷的变革自有其深远考量,我们作为士子,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而不是以情绪化的方式相互攻击。国子监的声誉,不容轻易受损。”
这番话让两派士子陷入了沉思,激进派的士子们虽然对新政的不满未减,但他们也意识到,若过度激进,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而保守派士子则开始反思,是否应当在坚持理智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百姓的疾苦。
讲堂外,天色渐暗,几缕晚霞映照在青砖红墙上。国子监内的士子们在夕阳的余晖下,默默离开讲堂,心中各怀心事。
他们知道,这场对立不会轻易结束,但他们也明白,作为国子监的士子,他们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