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将希望放到了眼前这位创始者身上,希望他能加入到探索分析工作中来,以分析计算出惰性中微子甚至是暗物质的数据信息。
听完戴维·格罗斯的请求后,徐川遗憾的摇了摇头,道“虽然对惰性中微子的继续观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很抱歉,格罗斯主xi,我最近恐怕没有什么时间去参与了。”
徐川婉拒了戴维·格罗斯和ern的请求,因为他知道,以如今h的对撞能级,已经观测不到什么其他的东西了。
数学计算并不是万能的,即便是能够和物理完美结合寻找那些以前从未发现的东西,但也是建立在一些基础数据上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像是利用xu-ey-berry定理拓展应用对遥远的天体进行分析一样,它建立在那些常规观测基础数据,如引力、光度、大小等方面上一样。
通过这些基础边界值数据,再利用数学方法来进行优化和计算,从而得到更加稳定和精确的信息。
而现在,以h的对撞能级和探测设备的性能,是根本不可能观测到暗物质的。
既然观测不到任何信息,那就无法获得基础边界值数据。数学再牛逼,也不可能凭空虚构。
所以在这上面投入时间和精力是完全不值得的。
听到徐川拒绝,戴维·格罗斯并不想就这么轻易放弃,他继续劝说道
“徐,并不需要你前往ern,你同样可以在这里完成工作,就像之前一样,ern可以在第一时间将原始数据传递给你,你完全可以在华国完成数据分析。”
“甚至,ern可以安排一批物理学家来华国帮助你完成数据分析工作。”
徐川依旧摇了摇头,道“并不是办公位置和人手方面的问题,而是我实在抽不出时间来对惰性中微子进行观测。”
顿了顿,他接着道“而且,老实说,从我的直觉来看,目前我们根本无法观测到惰性中微子的另一部分信息,更无法观测到暗物质。”
“相比较之下,我更建议对h做一个计划升级,提升大型强粒子对撞机的性能与探测器的水平,或许更有用一点。”
戴维·格罗斯最终还是带着失望离去了。
不管他怎么说,徐川都不愿意再加入到对惰性中微子的剩余探测中。
失去了一位在数学物理上都顶尖的学者,他对ern的安排信心忽然就跌到了谷底。
难不成惰性中微子的剩余信息数据真的找不到了吗?
或许,ern真的得考虑一下升级对撞机了。
另一边,爱德华·威腾和弗朗索瓦·恩格勒并未跟着一起离去。
他们两个跟着一起过来,除了有格罗斯的邀请外,还有着想和徐川交流一下理论物理的想法。
毕竟一个是弦理论和理论的创造者,另一个是希格斯理论的奠基者。
这两位对于理论物理和宇宙的理解,在当今物理界可谓是数一数二的存在,能相提并论的人,屈指可数。
“徐,我挺好奇你到底是怎么确认惰性中微子的存在的?你留在ern的数学分析工具真有那么神奇?”
办公室中,弗朗索瓦·恩格勒端着咖啡喝了一口,向徐川投去了好奇的眼神。
一旁,爱德华·威腾也同样流露了感兴趣的目光。
要知道高能物理界如果想要确认一种新粒子或者说新现象的存在,从对其做出详细的预测,到最终验证完成往往需要花费海量的时间。
比如希格斯粒子就足足耗费了几十年的时间。
而惰性中微子,尽管是早些年间由理论物理学家布鲁诺·庞蒂科夫提出来,但真正对其做出预测和数据完善的,是他这个学生。
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对第一次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分析后,才完善了惰性中微子相关的数据。
前前后后算下来,对惰性中微子的发掘,时间仅仅只有半年左右。
半年的时间,完成一种新型粒子的预测发现和证实,这速度,简直刷新了高能物理界的历史记录。
哪怕是12年的时候,初次发现希格斯粒子后ern启动了全力探索追踪的方案,也依旧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完全确认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更别忘了,当初希格斯玻色子的探索,可以说是动员了一半以上的ern理论物理学家的,而惰性中微子的发现,几乎从头到尾都是徐川一个人在弄,顶多再加上南大和交大做了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