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如血,缓缓沉入天际,为叶支城外的旷野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战袍。李晔灵察率领的南路军主力,恰在此时抵达了这座战略要地。大军迅速在城外扎营,炊烟袅袅升起,预示着将士们即将享用一顿难得的安宁晚餐。然而,在这短暂的休憩之前,李晔灵察已召集众将,齐聚中军大帐,共商接下来的行军大计。
“今日乃农历初十,距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仅剩五日。”李晔灵察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过帐内每一位将领,“雷校尉,高景轩将军在叶支城可有最新消息传来?”
雷武,这位被高景轩留守叶支城的忠诚校尉,闻言立刻挺身而出,躬身行礼道:“禀将军,昨日高景轩,已派使者传令,校尉张猛已率部成功与主力汇合。据使者所言,赵将军已雷霆万钧之势,攻克了裴将军城!”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响起一片哗然。李晔灵察闻言,不禁面露喜色,大笑道:“哈哈,真是捷报频传!裴将军城一破,我军直取碎叶城之路便畅通无阻了!”
参军独孤峻亦赞不绝口:“以区区三千骑,在不到十日的时间内,跨越千山万水,连克五城,高景轩将军真乃当世神勇之将!”
判官刘眺则笑中带讽,意味深长地说道:“此等佳绩,实乃边大人慧眼识珠之功。若非边大人当初力荐,我等又怎知高将军有此等非凡之能?”言罢,帐内众将皆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那笑声中既有对高景轩的敬佩,也有对边令诚当初险恶用心的嘲讽。
边令诚闻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尴尬之余却仍不忘自我标榜:“哈哈,本官向来识人善用,李将军日后论功行赏,可别忘了本官的举荐之功啊!”此言一出,帐内气氛更显微妙,众将虽心中不齿,却也只得强忍笑意。
正当此时,营门校尉匆匆步入大帐,禀报道:“将军,营外有高景轩将军派来的信使,携有重要军情,正在等候召见。”
李晔灵察闻言,神色一凛,立刻下令:“速速请入!”
不久,一名背负竹筒的唐军兵士——高大牛,被领入帐中。他恭敬地行了一礼,自报家门后,便按照李晔灵察的示意,从背上取下竹筒,双手呈上:“此乃赵将军亲笔战报,请将军过目。”
边令诚见状,又欲抢先发问,却被李晔灵察一个眼神制止。高大牛在得到允许后,详细说明了战报内容。随后,一名扈从接过竹筒,谨慎地打开,取出卷轴,经过仔细检查后,方才呈递给李晔灵察。
李晔灵察接过卷轴,缓缓展开,只见其上详细记载了高景轩自出征以来,一路攻城拔寨的点点滴滴:从战术布局到兵力调配,从智谋运用到兵器损耗,乃至伤亡情况与战利品收获,无一不记录得详尽而清晰。这份战报,不仅是对高景轩军事才能的见证,更是对南路军全体将士英勇奋战的颂歌。
阅读完毕,李晔灵察合上卷轴,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决心。他知道,接下来的路,将更加艰难,但有了高景轩这样的得力干将,以及全军将士的齐心协力,他们定能克服一切困难,直捣黄龙!
李晔灵察细细品读着战报,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最终化为一连串的赞许之声:“确实,仗打得漂亮,战报也写得入木三分,让人仿佛亲历其境,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然而,这份由衷的赞赏并未持续太久,他的神色骤然间变得凝重起来,营帐内的气氛也随之紧张起来。
独孤峻见状,心中一紧,急忙问道:“将军,莫非战报中有不利之讯?”
李晔灵察放下战报,沉声道:“高景轩此刻正面临严峻考验。吐火仙派遣麾下猛将万夫长摩多,领万余精兵围困裴将军城,局势危急。”
此言一出,众将无不面露忧色。独孤峻更是直言不讳:“将军,高景轩手中多为骑兵,擅长野战而非守城,以骑兵之短对摩多之众,恐怕难以支撑。”
李晔灵察点头表示赞同,但随即话锋一转:“摩多虽兵强马壮,却不善攻城,此乃我军之幸。然而,我更担忧的是城内或许潜藏着不稳定的因素,突骑施人若受城外诱惑,生变于内,则高景轩危矣。他在战报中也提及了这一点,请求我军速速增援。”
边令诚此时却故作轻松,插话道:“李将军,您过虑了。高景轩将军智勇双全,区区小事自能化解。再者,我军长途跋涉,将士疲惫,此刻应休养生息,不宜轻动。”
李晔灵察闻言,怒火中烧,一拍案几,厉声道:“边大人,国难当头,岂能因私废公?高景轩与数千将士生死未卜,你却要我军在此贻误战机,此等行为,岂能容忍!我意已决,步军在此休整,我亲率骑兵,即刻启程驰援!”
边令诚面色铁青,却也无法违抗军令,只能悻悻作罢。
走出中军大帐,边令诚心中满是不甘与怨恨。桂管家见状,低声进言:“大人,高景轩此人不可小觑,若任其发展,恐成大患。不如……”
边令诚打断了他的话,冷冷道:“我自有分寸。他若战死沙场,乃是他命数所至;若他命不该绝,我也自有手段应对。你且放心,他不过是一介武夫,翻不起什么大浪。”
而此时,远在裴将军城的高景轩,正身陷重围,浴血奋战。他一刀挥出,敌首落地,鲜血染红了战袍,却也激发了他更加坚定的斗志。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他身形灵动,刀法如电,每一次挥砍都伴随着敌人的倒下。在这场生死较量中,他不仅是为了守城,更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与无畏。
摩多的攻城之势已持续了整整两天两夜,夜幕与晨曦交替间,高景轩的兵力如同沙漏中的细沙,一点一滴地消逝。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困境,他毅然决然地披甲执锐,亲自跃入那片血与火的战场,与敌人展开了近身搏杀。
摩多,这位狡猾的将领,经过首日的试探与摸索,已逐渐掌握了攻城的微妙策略。他巧妙布下疑阵,三面城墙上的佯攻不过是为了迷惑高景轩,而真正的杀招则隐藏于东城墙的猛烈攻势之中。高景轩被迫在有限的兵力中做出艰难抉择,既要分散兵力以应对四面楚歌,又要谨防摩多的声东击西之计,局势之紧张,可见一斑。
东城墙下,战况尤为惨烈。高景轩的扈从精锐,百余人中已折损过半,城墙之上,混乱与血腥交织成一幅悲壮的画面。每一次挥刀,都是对生存的渴望与对胜利的坚持。高景轩浑身浴血,犹如战神降临,他周围堆积的敌军尸体,见证了这位将领的勇猛与决绝。这些尸体,或头颅分离,或躯干断裂,无一不是高景轩刀下亡魂。
摩多见攻势受阻,不惜血本,将麾下精锐拓羯部队悉数投入战场,企图一举突破。城墙之下,万余敌军密布,攻势如潮。高景轩无奈之下,只得将宝贵的骑兵也派上城头,以弥补兵力之不足。然而,即便如此,两日激战下来,唐军仍损失惨重,两千二百余将士英勇捐躯,而摩多军也付出了更为沉重的代价,每日折损超过三千五百人,终得勉强登上城墙,却仍需面对唐军顽强的抵抗。
正当战况胶着之际,吐火仙又从碎叶城调遣五千奴隶兵前来增援,这无疑为摩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攻城部队士气大振,眼看即将突破防线,却因连日激战,疲惫不堪,士气有所下降。摩多见状,不得不忍痛下令撤军休整,以待再战。
随着突骑施人的撤退,高景轩紧追不舍,斩杀数名逃兵后,终于得以喘息。他拄刀而立,周身环绕着的是自己亲手斩杀的敌军尸体,不下百八十具,血腥之气令人心悸。张猛,这位忠诚的副将,满身伤痕,步履蹒跚地走来,关切地询问高景轩的安危。高景轩虽未受伤,但心中却充满了对战友牺牲的悲痛与对未来的忧虑。
他迅速恢复冷静,部署接下来的防御策略。命令张猛等将领清点伤亡,清理战场,准备守城物资,同时不忘关怀伤员,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及时救治。高景轩深知,突骑施人的下一次进攻将更为猛烈,但他们也必须坚持下去,直到援军到来,或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午后,阳光炽烈,突骑施人果然卷土重来。云梯高耸,箭矢如雨,双方弓箭手在城墙上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唐军凭借着射程与精度的优势,与人数众多的突骑施人形成了僵持之势。这是一场意志与耐力的较量,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生死考验。然而,在高景轩的带领下,唐军将士们誓死守卫着这片土地,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书写着属于大唐的辉煌篇章。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