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后是玄宗在做临淄王时所娶发妻,出自名门望族太原王氏,与高宗李治的原配夫人王氏同宗。史书讲她在诛灭韦后集团时曾帮玄宗出过不少主意,玄宗继位伊始就立她为后。
由此可以推断,王皇后应属于那种颇具韬略、干练强势,且对外界事物比较敏感的性格类型,不是传统意义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玄宗待她很好,美中不足的是她与玄宗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子嗣。联想到高宗时的皇后王氏也因没有孩子,才让武则天得以上位,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她们家族的通病。
古时的皇位交接通常采取嫡长子继承制,作为皇后没有子嗣,直接关乎着将来玄宗传位给谁这样的大事。在“无后为大”的年代,这简直是种无法弥补的硬伤,注定了她皇后位置不会稳定。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皇后容颜渐老美貌不再,玄宗开始对她日逐疏远,宠幸起了比她年轻的武惠妃。
武惠妃是武则天堂侄武攸止的女儿,其母杨氏与武则天的母亲是同宗亲戚。生于圣历二年(699年),比玄宗小了整整十四岁。由于父亲死的早,自幼由武则天接入宫中抚养,武则天对她极为宠溺。
自小在深宫中长大的她,接触最多的除了高高在上的女皇,就是成群结队的宫女与宦官。让她深知皇权的尊贵,受到这种环境的熏染,她为人极为乖巧伶俐,有眼力劲儿、会说话、长的漂亮,还是武则天的侄孙女,这样的乖乖女又有谁不喜欢!
开元元年(712),玄宗继位称帝,在宫中遇见了刚满十四岁、出落的婷婷玉立的美少女武惠妃,遂将她收为妃子。十多年来,她替玄宗育有四子三女,足见宠遇之盛。
所谓人往高处走,武惠妃见到皇后失宠,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皇后内心不满,背地里时常絮叨玄宗无情,让玄宗更为反感。
玄宗找来时任秘书监的姜皎密谈,准备以皇后无子为由将她废掉。
多嘴的姜皎竟把如此机密的事情泄露了出去,玄宗知道后大怒,委派宰相张嘉贞查办。
张嘉贞带兵出身,执法本就严酷,又有玄宗暗中授意,在朝堂上让人当众痛打了姜皎六十大板,然后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市东北)。身受重伤又羞愤成疾的姜皎,没撑到钦州便一命呜呼。
姜皎的死让王皇后更加忧虑难安,然而她为人正直和善,在后宫内群众基础很好。玄宗一来实在找不到过硬的废后理由,冒然行之唯恐遭来非议,对个人形象带来不好影响;二来毕竟两人夫妻一场,玄宗又重感情,难以狠下心来决断。犹豫不决中,一直拖到了开元十二年(724年)。
皇后家中亲戚不多,父亲王仁皎已经病故,只剩下哥哥王守一。
王守一凭借妹妹这层关系,在玄宗当太子时就与玄宗建立了友谊,还娶了玄宗的妹妹清阳公主为妻亲上加亲。他既是外戚,又是驸马,在朝中颇有权势,获封金紫光禄大夫。王仁皎病故,他又继承了父亲祁国公的爵位。
他当然清楚,自己这满身荣华全都来自当皇后的妹妹。如果妹妹被废,一切都将成为过眼烟云。
他比妹妹还要着急,他知道妹妹唯一的缺点就是没孩子。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在久思无果之下,他竟然琢磨出了一个昏招,冒着玄宗严禁皇亲国戚与僧人、道士以及算命先生交往的禁令,偷着找来个叫明悟的僧人,替皇后祭祀做法,又剖开一块被雷劈过的木头,塞进写有天地神灵及玄宗名讳的纸条,让皇后随身佩带并时常默念:“愿我像则天皇后那样,生个儿子。”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性质完全变了,彻底脱离了正常轨道!
玄宗之所以能够以庶子身份做上皇帝,其实就是通过政变来的。在神龙元年(705年)至开元二年(713年)这八年混乱时代里,大唐接连爆发了四次政变,玄宗就亲自策划参与了两次。每次政变,都有僧人、道士、算命先生的影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些人精通所谓的阴阳术数,一句”天命在身“,就会令人觊觎皇权!玄宗早年的心腹近臣王琚,不就因为善于占卜得到信任!
天命只能归于皇帝,作为皇亲国戚,竟敢公然违反禁令与僧道、术士往来,究竟意欲何为!
我可以做,是因天命在我!不让你做,同样因为天命在我!你非要做,那一定是想造反,因为我就是这么过来的!这就是掌权者的思路!
深宫之内,耳目遍布,如此忤逆大事又怎能隐瞒的住,很快遭到了武惠妃的检举揭发。
既然你不听话,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七月二十二日,玄宗下诏,将王皇后废为庶人幽禁起来,把王守一贬为柳州司马,不久于途中赐死。
这个打击,对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王皇后来讲显得异常沉重。没多久,她就病死于冷宫。她死后,后宫的嫔妃、宦官感念她往日恩德,无不暗中流泪。玄宗也想起了他们往日的甜蜜时光,想起了她过往的好,内心有些后悔,只是后悔又有什么用!
至于武惠妃,她机关算尽,甚至与李林甫设计谋害了太子,也未能得偿所愿,只在死后被玄宗追赐为贞顺皇后。
天道至公无私,武家已经出了一个女皇,老天不会让同样的事情再发生一遍!这么说虽然有些宿命论的味道,但现实也的确如此。
武惠妃深受宠爱却当不了皇后,与她的姓氏密不可分。女皇武则天影响太大,朝中众臣生怕再出现一位女主,于是极力劝谏,玄宗只得作罢。
皇后之争暂告一个段落,玄宗开始把目光转向他的儿子们。
开元十三年(725年)三月,玄宗给他十四个已经成年的儿子更改了王位,还将他们原本三个字的姓名改成两字。因为人数太多,没必要一一列举,在这里只重点介绍两位,一个是太子李嗣谦,改名为李鸿;另一个是陕王李嗣升,改封忠王,改名为李浚。李浚后来又改名李亨,安史之乱爆发,玄宗仓皇逃到成都。李亨抢了玄宗的皇位,做了大唐第八任帝王,史称唐肃宗。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