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我真的好怕怕呢”她拍着胸口,模仿港台剧里的人物口音,倒有几分神似。“不过,我现在最怕的是你开车分神,对了,我安全带还没系好。”她拉过安全带,扣上。
终于到了派出所,找相关民警了解情况,当听说我们是网站来的,确认过后,民警还算是配合。
按姓名查找已经不太现实了,按地名查找,也有困难。因为包含枣树、枣林、枣塬的地名,从村到组,甚至某个单独农户所在的地方,粗略估计,也得有近二十个,不可能一个个找。
于是决定,从失踪人口登记里查,查着查着发现,这个王能从来没出现在失踪人口登记里,这种检索,没意义。
民警突然想到一个线索:“你们不是知道他的大致年龄吧?他上学时,教育局会有登记的,找那两年教育局的学生名册,是不是有线索呢?”
他给乡教育组的负责人打电话,得到的答复给人希望。原来,过去,在二十年前,那种各村学校登记的纸质入学表格,都是保留在乡里面的,而一个乡,一年学生的入学量,也只有几百人,找起来,不太麻烦。
但是,这位乡干部,正在村里做其他工作,要下午两点钟,才会回来。
于是,他们决定,先在镇上逛逛,顺便吃些东西。冬子是个厨师,对西安本地小吃,也见识过一些。但,那些小吃,都是西安市面上商业化的东西。民间老百姓们怎么吃,什么才是正宗的当地口味,你只有到当地乡镇集市上,才有可能吃得到。
两人逛了一下街,也就是当地土产,除此之外,与全车的农贸集市,没什么两样。这地方离西安已经比较远了,所以,保留着很浓厚的乡土气息。
在这里,虽然年轻人的装束,与全国的风格差不多,但仍然看到许多年纪比较大的人,还保留着“帕子头上戴”习惯。
当地老人喜欢在头上戴白色的帕子,这也是陕西人的着装特色。据说是因为陕西盛产棉花,当地人把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既能防风防尘防晒,又可以用来擦手擦汗,甚至还可以用来包东西,用途非常大又很经济实惠。
两人走在街上,尤其是过集市时,街道比较窄,两人的距离就比较近。冬子低声地问到:“这个帕子,怎么现在,还有人戴呢?你看,这街上的人,也不在地里干活,也不需要拿它擦汗挡沙,戴个帽子,不比这方便些?”
“你不觉得它很美吗?”此时,在这个人声喧杂的集市里,小夏放松多了,根本没有原来在车上的矜持,有种故意捣蛋、原形毕露的风格。她居然低声唱了起来:“羊肚子手巾哟,三个道道蓝。”
冬子从来没有一嘈杂环境里听歌的经历,更没有听到一个专业选手在大街上低给自己唱歌。冬子突然觉得有些感动,这首歌太好听了。虽然他以前听过它,但直到今天,才第一次有种触电的感觉:这才是艺术,这才是歌唱。
所有艺术,如果离开了生活,硬搬到舞台上,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你怎么不唱了,真好听。”
“想听吗?没门了,不给钱,不唱。”
“哎,对了,这好像是陕北的信天游吧?这是农民们唱出来的吗?怎么曲子与歌词,都这么好呢?”
“因为生活苦,所以要艺术。”此时,小夏好像在说一个哲学问题,突然从艺术到哲学,这个跨度有些大。而街面羊肉汤与各种面食的麦香,已经让人咽口水了。
在这种美食美味包裹的地方,在这烟火人气旺盛的地方,一个美丽的姑娘,优雅而细腻地唱着歌,居然说生活苦,愧不愧得慌?
但是,那歌声与人,又是那么的优美,居然与现在眼前的混杂毫无冲突地存在着,如同乱草中的鲜花,自在地开放。
“想什么呢?”
冬子发愣被小夏看出来了,只好扯眼前的岔:“你看,他们的碗,这么大!”
“吓着了吧?你算什么吃货,一个碗就吓着你。这算关中一怪:碗盆分不开。”
“这也算关中八怪之一?”冬子问到。
“这不算八怪中的事,关中何止八怪呢?有无数个怪。那边那个,才算是八怪:烙馍像锅盖。”
其实,烙馍就是冬子在湖北时,所见过的锅盔,湖北有公安锅盔最为有名:金黄干脆、满口麦香。
但这摊子上的锅盔,居像锅盖那么大,并且非常厚实。但又不像新疆的馕,不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
但小夏的介绍,更多是从文化上来说的。
锅盔是关中人吃了千年的干粮。关中人出门的时候,家里都提前烙锅盔带着,十天半个月锅盔也搁不坏。饿了掰块锅盔吃,干啃、水泡均可,吃了顶饱又耐饥。说白了锅盔就是关中人吃了上千年的饼干,甚至是压缩饼干。在重农轻商的年代,它就是出门人的救命粮,这个意思够深刻了吧。
关中的锅盔出现还有许多传说,大多数人接受的是锅盔起源于乾县。唐时修建乾陵,墓工人员庞大,吃饭误工严重。一个士兵情急之下,抓了一块面丢进自己戴的头盔里烘烤出第一块锅盔。这个吃法从陵地传到了民间,换成用铁锅烙烤了。把面揉好擀匀平摊在铁锅上,锅有多大馍就有多大,至于薄厚要看个人喜好了。乾县人祖上庇佑做出的锅盔已蜚声千载,西府、长武等地的锅盔也别有特色。烙锅盔很"浪费"粮食,过去的关中人只在干重活时才吃锅盔。
最令小夏兴奋的是每年新麦面磨出了,母亲总要到乡下探一个长辈,带着小夏去,那位长辈总要给她们烙锅盔。先撮几马勺面粉放进面盆,里面打个鸡蛋和拌均匀,再放到案板上,面揉得亮光、韧硬,放进平底锅里烙。锅盔要文火慢慢烤,不然就外焦内生。最佳的烧料是用麦秸,就像"原汤化原食"一样,麦秸火势大而软,余火锦柔平缓,锅底受热均匀。我最喜欢往灶里放麦秸,不用拉凤匣(风箱),使劲吹口气炉火就"腾"地燎原了。锅里的馍要不停地替它翻身,翻的多了就满身皱纹。母亲很有创意,她不停地翻馍,有意折出黄豆大小的疙瘩,像开满密密麻麻的馍花;她还用筷子插几个孔,锅盔熟的就快。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