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这没有效果,有效果才有鬼了,公元5年12月16日,汉平帝刘衎在未央宫去世,终年14岁……
一番操作下来,他在朝中的势力如日中天,几乎等同于皇帝,也许还有人以为他只是周公,但明眼人,特别是刘氏子孙,已经看出来了,好家伙,他不是要当霍光,是要当皇帝呀。
于是,以刘氏宗室为主的反对派开始发力了,自己祖先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都200多年了,你随随便便就拿去了?
换了谁都不愿意,王莽如果当皇帝,那他们姓刘的还有好果子吃吗?
所以,他们开始反抗了,首先是安众侯刘祟发难,居摄元年(公元6年)刘祟率领百余人进攻宛城,这勇气是有的,但人太蠢了,百余人有什么用?
结果,他连城门也没有攻入就失败了。
第二年九月,东郡太守翟义起兵,拥立严乡侯刘信为皇帝,通告各地,长安以西二十三个县的“盗贼”赵明等也起来造反。
“好家伙,都反我了,算了,哭哭吧。”
府邸内,王莽有点想笑,他已经预想到这个效果了。
“做皇帝确实不错,我还没有做过,可惜呀,比起长生来,这些都差远了。”
所以,和历史上一样,他装作十分恐惧,日夜抱着孺子婴在宗庙祷告,哭泣,哭得那是相当的悲惨,是人见了都伤心呀。
同时,他不光哭,还不断调动大军镇压反对派,最终成功稳定了局势。
翟义的部队被攻灭的次年,王邑在王莽的指派下,成功平息了叛乱。
“就这,我还以为你们有多牛,一群土著,该称帝了,刘歆这人是个人才,还改名刘秀,我要不要也杀几个刘秀?”
王莽喃喃自语,但终究没有下令杀刘秀,不然历史又得变样,他不在乎变,但不能大变。
刘歆,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为西汉沛(今属江苏)人,高祖弟楚元王(刘交)五世孙,刘向之子。
他是华夏有名的汉代经学家、校雠学家、目录学家,曾任黄门郎、中垒校尉。
此人天生聪颖,又生在书香门第、贵胄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他博览群书,诗、书、经、史无不涉猎,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
早年和王莽是铁哥们,两人都对西汉末年的各种社会乱象不满,立志要从古代圣贤书中找到匡正天下的治世之道,一拍即合,结下了深切的友谊。
当然,他不知道这个好兄弟王莽已经换人了。
当年,汉哀帝刘欣继位,因为刘歆与汉哀帝刘欣名字同音,为避讳皇帝名字,刘歆必须改名。
在同一年,出现了一部《河图赤伏符》的古书,上有一句谶语:“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这谶语预言,有一个叫刘秀的将要成为天下之主,所以这一年,刘歆遂改名刘秀……
这家伙是王莽的铁杆支持者,为他摇旗呐喊,虽然自己是刘家子孙,但他是有理想的,前几年,刘歆作《钟历书》与《三统历谱》。
其中由“王者。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成为王莽篡权的基础理论。
当然,王莽能篡位,还不止这些,得感谢汉武帝,自西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弄出天人感应,朝廷中的大臣与学者们热衷于讨论灾异与禅让的话题。
经过几十快上百年下来,大家都这样认为了,认为灾异是上天对人君失德的谴责。
在昭帝时期,有一位名叫晆弘的大臣曾上奏建议禅位给公孙家的人,当时泰山有石自起立,上林有柳树,枯僵复起,虫食叶成文——公孙病已当立。
而在宣帝时期,盖宽饶也提出过同样的建议。而且,汉哀帝刘欣也干过蠢事,他年纪轻轻,便已疾病缠身,而且没有子嗣。
这个时候,一个叫夏贺良的儒生跑来告诉他,这是上天对陛下的警告,只有更改纪年、国号,再受命,方可一改衰颓的国运。
这就是所谓的“再受命”,其学说与儒家的“天人感应”一脉相承,认为皇帝是由“天”任命,既然汉运将终,让皇帝再受一次天命,便可延续大汉的国祚。
汉哀帝刘欣听信夏贺良之言,下诏书宣布改元更号,自称为“陈圣刘太平皇帝”。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