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孩子中,裕荣年纪最大,已经13岁了,大康、茂子和大围排在裕荣后面,几个的年纪呈阶梯式下降,分别是12岁、11岁、10岁。
最小的是芬子和小丰,今年都才7岁。
农村孩子上学晚,裕荣8岁才上1年级,现在还和大家一块儿念小学,所以都在1个教室里。
大家带着薪承说说笑笑的,一点没嘲笑他蹩脚的家乡话,好奇地和薪承打听国外的事。
薪承一脸怨气地望了他妈妈一眼,磕磕绊绊的学着‘撒谎’。
村里的人都起来了,看到一群小鬼头路过,叽叽喳喳地吵个没停,朝他们吼道,“吵什么吵,天天上学都一路疯,再不快点去上学,迟到可是要挨老师打手板的!”
对方看到太爷也在,和太爷打招呼:“卫国叔吃了没,今天你送孩子去上学啊?”
“哎哎是,我带南洋回来的亲戚去学校上课呢,你吃了没?”
太爷转头想让裕玲和薪承叫人,但是因为裕玲辈分小,叫什么称呼都不对,他一下不知道怎么介绍。
裕玲没见过这个人,也不知道按辈分得叫什么,于是干脆喊了句叔叔好。
太爷解释了几句,继续领着他们向村口走去。
路上遇到哪家门口有人,太爷都停下来招呼一句,让裕玲和薪承认人。
太爷乐呵呵的,见谁都道‘这是我南洋的亲戚’,把裕玲和薪承整得一脸懵,本来半个多钟的路程硬是走了1个钟有多。
以前村里的人都嘲笑太爷一家,说南洋的亲戚发达了,不回来认他们这些穷亲戚了。
太爷觉得难堪,常常抬不起头来。
谁都知道下南洋打工的人,日子过得比农村里的人要好得多,镇上多少人外出南洋打工,一个个的攒够船票钱都想往外跑。
裕玲和薪承的到来,可算是给太爷长脸了。
走到学校的时候,上课铃正好敲响。
方朝等在学校门口接薪承,“爸,裕玲,你们先回吧,已经上课了,中午我带薪承回去吃饭。”
“行,你照顾好薪承,中午来家里吃饭,自己1个人别做了。”
“哎行,您走慢点啊。”
喜欢在我爷爷的年代里赚亿点钱()在我爷爷的年代里赚亿点钱。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