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的魏武帝曹操,刚好就在西北一带攻取汉中地区,这就给东吴大帝孙权创造出来了一个。
可以背刺偷袭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绝佳机会,因为魏武帝曹操亲征汉中地区的缘故,曹魏政权的战略重心就不在南面了。
那么也就是说短时间之内,不管东吴政权和蜀汉政权,他们这两国诸侯势力政权的军队们打成个什么样子。
至少此时此刻正深陷汉中战局的魏武帝曹操,是没有这个精力,也没有这个时间分身南下。
来占东吴大帝孙权和蜀汉昭烈帝刘备,他们这两国诸侯势力政权君主们得这个便宜的。
这才是东吴大帝孙权,敢于背刺偷袭一下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真正底气之所在,因为肉烂在锅里嘛。
反正魏武帝曹操是无论如何也吃不到的,而东吴大帝孙权第二次背刺偷袭蜀汉昭烈帝刘备。
则同样也是选择了一个极好的时间节点,当时正值蜀汉昭烈帝刘备在汉中地区大胜魏武帝曹操。
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生平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的正面单独战胜了魏武帝曹操,并且从其手上夺取到了汉中地区。
然后蜀汉政权在荆州地区的大将关羽,又在襄、樊一带发动了北伐,一波着名的水淹七军之后。
擒于禁、斩庞德、围曹仁于樊城、威震华夏,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达到了蜀汉政权的鼎盛时期。
不管曹魏政权和蜀汉政权,他们这两国诸侯势力政权之间,当时的真实实力对比到底如何。
至少蜀汉政权的军队在连战连胜的情况下,其士气和声势也肯定是要远远胜于最近接连遭遇失败的曹魏政权军队的。
而这时东吴大帝孙权的选择就很有灵性了,直接就来了一个“锄强扶弱”,哪一方看起来弱势一点。
东吴大帝孙权就去帮助哪一方,哪怕仅仅只是暂时看起来弱也是弱啊,他东吴大帝孙权这样“急公好义”的人物。
必须要站出来伸张这个“正义”的,由此也可见东吴大帝孙权这个端水大师。
是多么的会在魏武帝曹操和蜀汉昭烈帝刘备,他们这两国诸侯势力政权的君主们中间维持平衡了。
如果魏武帝曹操占据上风了,东吴大帝孙权就去帮助蜀汉昭烈帝刘备,来一同对抗强大的魏武帝曹操。
而一旦当蜀汉昭烈帝刘备开始占据上风了,那么东吴大帝孙权也能马上调整自身的阵营。
转而背刺蜀汉昭烈帝刘备,去帮助有些势弱的魏武帝曹操,来一起压制势头正旺的蜀汉昭烈帝刘备。
从而不让魏武帝曹操和蜀汉昭烈帝刘备,他们这两国诸侯势力政权的君主们,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势力政权能够一家独大。
好继续维持现在天下三足鼎立的现状,以便能够让东吴政权继续地壮大实力,直到能够真正拥有统一天下实力的那一天。
所以东吴大帝孙权,在看到了蜀汉政权驻守荆州的大将关羽,在发动北伐后越打越顺、所向披靡之后。
就直接派东吴政权的第三任大都督吕蒙,去第二次背刺偷袭了蜀汉昭烈帝刘备所占据的那一部分荆州地区。
兵不血刃的就袭取了南郡、零陵、武陵这三个郡的地盘,断了人家蜀汉政权大将关羽的后路不说。
还跟曹魏政权一起两面夹击蜀汉政权的大将关羽,最终导致了关羽的这一次惨败,并且最后还擒杀了蜀汉政权的大将关羽。
最妙的就是魏武帝曹操在这一次襄樊之战里损兵折将,却寸土未得,仅仅也只是保住了襄、樊地区不失。
又弄死了蜀汉政权的大将关羽这个大敌而已,而蜀汉昭烈帝刘备这边可就惨了,损兵折将失去了关羽这个大将不说。
还丢掉了荆州地区这个重要的战略支点,可以说是损失惨重至极,只有东吴大帝孙权自己实现了独赢。
通过这先后两次对蜀汉昭烈帝刘备的背刺偷袭,成功地一举拿下了原本属于蜀汉昭烈帝刘备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这四个郡以及一部分在蜀汉昭烈帝刘备掌控中的江夏郡。
还顺便夺回了原先借给蜀汉昭烈帝刘备的荆州南郡地区,可以说是直接夺走了荆州地区内,原本属于蜀汉昭烈帝刘备的一切。
算是彻底地断掉了汉室复兴的希望,不过东吴大帝孙权,也本来就是这么一个为达自己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
而且汉室还能不能够复兴,跟人家东吴大帝孙权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东吴大帝孙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汉室宗亲,或者也可以说包括蜀汉昭烈帝刘备在内。
魏武帝曹操、蜀汉昭烈帝刘备、东吴大帝孙权,他们这三国诸侯势力政权的君主们,恐怕都不会想要真正看到汉室复兴的。
因为如果真正的东汉王朝有一天复兴了,那魏武帝曹操、蜀汉昭烈帝刘备、东吴大帝孙权,他们这三国诸侯势力政权的君主们。
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呢,难不成魏武帝曹操、蜀汉昭烈帝刘备、东吴大帝孙权,他们这三国诸侯势力政权的君主们要引颈就戮吗?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