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就是这样,讲究的是忠诚,也讲究一朝天子一朝臣。
谭子京当县委书记后,政治敏感性强的人,就都想办法接近他,向他表忠了,政治上迟钝的,像李阳这种,就是风吹哪页读哪页,才不管他把自己安排去哪里。
反正在县一级,公务员系列里能当到正科级,基本就是普通公务员的天花板了。李阳觉得,要是留在通平县,以他的性格加上巴结领导的业务又不熟,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的,这一生,冲顶也就是个正科级了此一生了。
但是,李阳对此无怨无悔,也无所谓。他是完整读完《资治通鉴》白话文和《上下五千年》的人,在通平县的同龄人中,有几个能耐心读完?
一个人思想里有文化,就会构建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和判断体系。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可以博古通今,古为今用,增加鉴别力,毕竟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新宠必定成新贵,旧臣不及时表忠将很快失势,古今一理。
坏处就是,思想有了壁垒后,很难灵活多变,容易食古不化,不肯接受与时俱进。
李阳属于坏处多还是好处多呢?他感觉自己好坏都不属于。只是多少有点感觉读了点史书后就自以为是,有点孤傲和清高。这点,他自己也懂。可是一个人的性格决定命运,是很难改了。
李阳不像那些想保官位或换职位求升迁的人那样,寻找各种机会接近谭子京,可是谭子京还是待他不薄。毕竟,县委组织部的一个常务副部长有一天到李阳的办公室,专门找李阳谈心谈话,征求李阳的个人意见,想叫李阳去乡镇当党政一把手。
李阳听了就问:“是当乡镇书记呢,还是当乡镇长。”
常务副部长说:“先安排个乡镇长。”
李阳听了摆摆手,说:“不去了。”李阳心想,孔扬当年跟自己一起参加县里的“广推优选”竞争乡镇长,孔扬得票数是第一名,他去当了乡镇长,后来当了乡镇书记,现在人家都当过乡镇长和书记回来了,资历够老,人家去了乡下溜了一圈,完成镀金动作,现在回到县直单位,成为了副处级后备干部,就专等机会提拔了。
而李阳当年得票数是第二名,自己当时没去乡镇任职,在县直单位任职,现在人家先去的回来了,自己才去,麦子都收割一茬了,自己才去播种,那不是去凑数吗?何必呢?李阳回绝了。
另一个原因是李阳刚参加工作时就在富足镇工作,对乡镇的工作已经熟悉了,乡镇干部是跟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多的,哪怕你当个乡镇书记或镇长,中午也很少有休息的。
李阳在县直单位工作了八九年了,已经习惯了有午休的生活。
官位与健康比,重要吗?不重要。
级别和岗位与长寿比,重要吗?不重要。
钱财和健康长寿比,重要吗?不重要。
在健康长寿面前,官再大,钱再多,都是健康长寿后面的零。
李阳既然已经习惯了有午休的规律生活,那就安于现状吧。乡镇就不去了。现在的乡镇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如果自己一直在乡镇工作,那或许还能适应。
常务副部长当面找了李阳谈过话后回部里复命去了。李阳不知道这个用人意向是部里的意思还是谭子京的意思,反正李阳觉得,通平县县委对他本人不薄,这多少也说明,县委还是一直关注着他这个正当年的干部的。
时光飞逝,一转眼,三花乡凤凰窝搞乡村旅游已经三年了,李阳调到通平县粮食局也已经快三年了。国家的全面二孩子政策的施行时间也已经出台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