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三天,杨承应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崇祯的葬礼。
由于时局紧张,不可能像太平时期那么隆重。
两天准备,一天举行葬礼。
事情结束的次日,也就是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
杨承应在皇极殿外设宴,并下帖宴请新旧大臣。
一是犒赏他们这些日子的辛苦,二是安抚那些旧臣,让他们逐渐适应自己新职位。
和以前一样,龙椅空着,杨承应坐在龙椅一侧。
宴席刚开,洪承畴的奏疏就送到了。
杨承应打开一看,顿时乐了。
洪承畴用了三千字的篇幅,详细说明了大同兵变的经过,以及各方的表现。
文章末尾,他写了一段他听说来的故事。
洪承畴可不是乱写的,而是有备而来。
「范先生,你看洪承畴在军情奏疏里说了什么。」
杨承应把这份三千字奏疏交给曹化淳,由曹化淳转给范文程。
同为顶级文臣,范文程应该最懂这里面的弯弯绕。
范文程看完,笑了:「依臣浅见,洪大人在奏疏里主要是说了三件事!」
他把奏疏递给邻桌的张存仁后,继续道:「第一件,大同兵心向殿下的占大多数,并非姜瓖一人之功。第二件事,他决意休整数日挥师南下,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求援!」
张存仁是个半路出家的读书人,有些字他看不懂,直接递给下首的多尔衮。
多尔衮也没辙,只好让内监递给宁完我。
宁完我看了一眼,便道:「有道理!」
祖大寿按耐不住好奇,起身在一旁看了会儿,摇头:「深奥!」
之所以觉得深奥,是因为洪承畴只说调查结果,不作分析。
表面上看,他没有立场。但字里行间透露出倾向性,不断暗示天下可以立定。
「李自成退守榆次,而榆次乡绅趁榆次县令萧恒出城迎接,居然关闭大门。」
宁完我说道:「结合各地发生的事,可以看出李自成对于地方的掌控十分薄弱,已经是强弩之末。」
说着,他起身让内监把地图拿在手里展开,指着地图道:
「榆次位于太原东南方,两地相距不过六十里,李自成竟会如此狼狈,足见其统治的薄弱。
如果不趁此大好良机,进兵太原。让李自成缓过来,又将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话虽如此,但李自成的失败是深层次的,而不是简单意义的军事失败。」
杨承应说道:「我们应该看到,当地乡绅操控地方的能力是多么恐怖,居然敢闭城不让李自成进。」
很多人总结李自成失败教训,总是归咎于腐败、堕落等因素,仿佛这是农民军的通病。
实事求是分析,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没有建立一套新的秩序。
军事虽然取得胜利,但地方建设上约等于无。
「均田均产」只发生在少数地区,绝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旧有秩序被破坏、而新秩序没有建立的情况。
这就非常麻烦。
举个例子,失去土地的百姓在地主被肉身消灭后,第一个想到的是占有土地。
大伙一定想,农民肯定感激李自成,他帮他们赶走了地主。
但是,稍微有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地方上为了争夺土地和水资源多么狠。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