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这个家谱来自《史记》,是相当相当错误的,因为文王姬昌是纣王时人,古公亶父是他的爷爷,而后稷呢,是尧舜禹时代的人。从大禹到纣王其中经历了三十一世、四十八王,时间约为1100年,从不窋到姬昌一共才14个人。您可能说:两数一相除平均每人活了约78岁,不是挺合情理的吗?对不起,您不要忘了,并不是一个人在临死的时候才会有下一代,而通常是在二三十岁的时候生子,晚一些也是在不惑之年,最晚也不过花甲。现在我们以平均50岁(知天命)生子来计算,14*50=700年,比1100年还少400年呐!要是以30岁作平均年龄,是420年,天呐!30岁已经是很大的数字了,实际上古代有不少人十七八就生子了……
关于《史记》的这个错误,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释。据说真正的家谱已经找到,从后稷到姬昌是35代。鉴于抄它也没什么意义,这里就不费那个事了。总之,我们不要迷信《史记》。
家谱问题说完了,我们开始讲故事,帝喾和他之前的就不说了,我们从后稷说起。
后稷,人称农神,其出生比较神,和伏羲差不多。
后稷的母亲是姜嫄,为帝喾的元妃。某日,姜嫄在郊外见一巨人脚印,很是好奇,就上去踩了一脚,谁知这一踩可不得了,竟然踩出了身孕。姜嫄感到羞耻,但当时可没什么人流,只好把孩子生了下来。姜嫄认为此子不祥,就将他扔到了狭窄的深巷里,怎料马牛见了这个婴儿竟然绕着走;姜嫄又要把他扔在了荒林之中,不成想树林里面总是有很多人;狠心的母亲又把儿子扔到了沟渠的寒冰上,结果是飞鸟都落下来,或用翅膀盖在他身上给他供暖,或用翅膀托在他身下,防止他陷入冰下。姜嫄认为这儿子有如神助,简直太神奇了,想来必成大器,终于下定决心把他抱回来,要将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屡次想把他扔掉,就取名叫弃。
果不其然,弃就是与众不同,从小就善于思考,有一项特别的爱好:种庄稼。他把种庄稼当成游戏,种出来的豆啊麻的都比别人的长得好。等到成人的时候,就喜欢耕田种谷,总结出什么地适合种什么植物,什么植物适合种在哪里,并将此经验传给了附近的民众,从此他们种的庄稼总是比其他地方的长得茂盛。
这时候在位的是尧,尧是弃的二哥(老大叫挚)。当他听说弃的情况后,就举任弃为农官,负责教给民众种庄稼,于是天下得到了大丰收。后来舜帝即位,设置了官职给众人分工,任弃为农师,掌管天下的农耕,为表彰弃的功劳,把他封到了邰,这个地方就是姜嫄的娘家(在陕西武功一带)。舜又以官为号,称弃为后稷,并赐姓为姬。后来后稷帮助大禹治水,负责老百姓的吃饭问题,立有大功。
据专家解释,后稷是官名,而弃是第一代,弃的儿孙们接替他的岗位,也是后稷。后稷传了N代,传到了不窋的手里。不窋之时,正是大神姒孔甲在位时,此君“好方鬼神、事*”,使政治*,天下动荡。不窋于是废弃农师,不再务农,带着族人逃到了戎狄地区,最后落脚于北豳(bīn)(今甘肃庆城)。
不窋长子叫鞠陶,据说他出生的时候右手掌纹很像古代篆文的“鞠”字,所以取名为鞠。到了北豳后,不窋封鞠为专门负责挖窑的官职,带领周人一边挖窑烧陶器,一边挖窑用于住人,最后,人们都称鞠为鞠陶了。
不窋死后,鞠陶成了周人首领,他在位期间发展了牧业、兴修了水利、建立了村庄,周人从此摆脱窑洞生活定居了下来。后世周人尊称其为“周老王”。
相传鞠陶是鞠姓人的始祖,被他们亲切的称为“鞠老王”。
鞠陶死后有公刘(一说N代后才有),这个名字本是职务名,“公”是尊长的意思,“刘”是兵器的意思。可见公刘做过安保工作。
公刘22岁时将中心迁到南岗(今甘肃宁县城西),扩展了势力范围,史称公刘迁囱。他“复修后稷之业”,勤务耕作,造农具,置田园,种五谷,发展畜牧业,兴修水利,并且向周边地区传播农耕文化,使得当地居民迅速富裕起来,周边的人们听说后,纷纷迁来归附他。周朝的事业就兴盛于此时。所以诗人们创作歌曲来怀念他,诗歌详见《诗经&;#8226;大雅》。
不窋、鞠陶和公刘都有庙宇,三人被周人尊称为“三王”或“三圣”。
公刘死后有庆节,此人继承祖业,在豳地(不是北豳)建立了豳国。
之后又传了N代,才到了本文的主人公:古公亶父(姓名为:姬亶父)。
大概经历了很多代,祖业又衰败了,古公亶父思修后稷和公刘大业,积德行善,受到了国人的爱戴。
这时候,西北边地的戎狄薰育族来侵扰,“欲得财物”,古公亶父就主动给了他们财物。不料他们是欲壑难填,又要进攻,“欲得地与民”。岂有此理,得寸进尺啊你们!豳国的老百姓愤怒了,纷纷摩拳擦掌,抄家伙就要和戎狄大干一场。就在这时候,古公亶父说:“老百姓拥立我,是希望君主保护他们的利益。现在戎狄来打我,目的不过是要土地和老百姓,老百姓跟我还是跟他,有什么区别呢?现在民众要为我去打仗,我牺牲人家的父子兄弟却去做他们的君主,我不忍心做这样的事情。”于是就带着亲属和手下学先祖不窋的样子,离开豳国,翻山涉水,最后到梁山西南的岐山下定居了。
怎想,豳国老百姓知道了这件事,纷纷扶老携幼追了过来,就连邻国的人听说了古公亶父的言行,也纷纷来归从他。这么多人怎么办呢?古公亶父想到,必须先解决吃饭和住宿的问题。于是他对当地进行了全方位的勘查,结果发现岐山下的周原是个好地方,这里山好水好,在这里长出的野菜十分好吃。于是他就率领着周人在此地开垦荒地、建造水渠并将田地划分给各户。同时,又吩咐诸人在这里盖房子。来投奔的人多有还在穴居的,古公亶父就对他们进行了开化,让他们组成了村落。经过不懈努力,这么多人的温饱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岐山变得十分富饶。于是古公亶父率领着大家建造了城邑,建设了宗庙,建立了太社,成立了官僚机构,进行了官吏分工,最终建立了国家,定国号为周。岐山脚下太平安定,周国人过得十分幸福,人们安居乐业,纷纷歌颂古公亶父的功德。此时的周国一片和谐的景象,俨然是世外桃源。相传,凤凰都喜欢往岐山飞,因为那里清平安宁。
值得一提的是,古公亶父一生只有一个老婆,即太姜,两人恩恩爱爱,相敬如宾,一时传为佳话。君主如此,百姓亦然。
更值得一提的是,古公亶父与太姜养育了三个好儿子,老大叫泰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历。这三子的故事我们以后再说。
最值得一提的是,古公亶父的孙子名叫姬昌,重孙子名叫姬发,姬发伐纣灭商后将古公亶父追为周太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三 以天下让——泰伯、仲雍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老大叫泰伯(一作太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历。而季历有个儿子,聪明伶俐,素有贤德,深得古公亶父喜爱,古公曾说过“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暗含了传位于季历再传位于这个孙子的想法。但是按照传统,父死其位应传与长子,舍长传幼的做法肯定会遭到人们的普遍反对,实行起来那是相当困难的。
父亲虽然嘴上不明说,但其言行举止早已暗含了传幼的意思,身为长子的泰伯很了解他的心思。在前思后想后,泰伯认为那个侄子以及三弟都确实是才堪大任,胜过自己,由他们接替父位能更好地将周国事业发扬光大。于是泰伯找到了二弟仲雍,结果一交谈发现,二弟也是这么想的。两兄弟经过仔细讨论,最后拿定主意:跑。
跑到哪里去呢?越远越好吧。荆蛮怎么样?那里没有开化,偏远荒凉,一定是人迹罕至,除了被流放的犯人外,没人愿意去的。好,就那里了。于是兄弟俩趁一次为父采药的机会就跑了。
兄弟两个到了荆蛮,从当地风俗,纹身断发,这同时也表示了与周国相异,不能再用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