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明医的意思 > 第17部分(第2页)

第17部分(第2页)

痘疮分气血虚实,多带气血不足。虚则黄 ,生血活血之剂助之,略佐以风药;实则白芍药为君,黄芩亦为君,佐以白芷、连翘、续断之类。

调解之法,活血、调气、安表、和中、轻清消毒、温凉之剂兼而治之,二者得兼而已。温如当归、黄 、木香辈,凉如前胡、干葛、升麻辈,佐之以川芎、白芍药、枳壳、桔梗、羌活、木通、紫草之属,则可以调适矣。

黑陷二种,因气虚而毒瓦斯不能尽出者,酒炒黄 、紫草、人参辈。

黑陷甚者,亦用烧人屎,蜜水调服。出子和方。

痒塌者,于形色脉上分虚实。实则脉有力,气壮;虚则无力。虚痒,以实表之剂加凉血药;实痒,如大便不通者,以大黄寒凉之药少与之,下其结粪。

气怯轻者,用淡蜜水调滑石末,以羽润疮上。

疮干者,宜退火,止用轻剂,荆芥、升麻、葛根之类。

湿者,用泻湿,乃肌表间湿,宜用风药白芷、防风之类。

上引用升麻、葛根;下引用槟榔、牛膝∶助以贝母、忍冬草、白芷、栝蒌之类。

若咽喉痛者,大如圣散、鼠粘子汤。

喘满气壅者,麻黄黄芩汤。烦渴者,甘草散、乌梅汤。下痢呕逆者,木香理中汤。

颜色正者,如上治将欲成就,却色淡者,宜助血药,用当归、川芎、酒洗芍药之类,或加红花。

将成就之际,却紫色者,属热,用凉药解其毒,升麻、葛根、酒炒黄芩、黄连及连翘之类,甚者犀角大解痘毒。

灰白色将靥时如豆壳者,盖因初起时饮水多,其靥不齐,俗呼倒靥。不好但服实表之剂,消息他大小便,如大便秘通大便,小便秘通小便。

小便赤涩者,大连翘饮、甘露饮。

大便秘结,内烦外热者,小柴胡汤加枳壳最当,或少用四顺清凉。

疮疹用药,固有权度。大小二

便一或秘焉,则肠胃壅遏,脉络凝滞,毒瓦斯无从发泄,眼闭,声哑,肌肉黧黑,不旋踵而告变矣。

陷入者,加味四圣散,更以胡荽酒薄敷其身,浓敷其足,喷其衣服,并以浓绵盖之;若犹未也,独圣散入木香煎汤;若其疮已黑,乃可用钱仲阳宣风散加青皮主之。钱氏云∶黑陷青紫者,百祥丸下之;不黑者,谨勿下。余知其所下者,泻膀胱之邪也。又云∶下后身热,气温欲饮水者,可治;水谷不消,或寒战者,为逆。余知其脾强者,土可以治水也,百祥丸太峻,当以宣风散代之。泻后温脾,则用人参、茯苓、白术等分,浓朴、木香、甘草各半为妙。盖疮发肌肉,阳明主之,脾土一温,胃气随畅,独不可消胜已泄之肾水乎!此钱氏不刊之秘旨也。

其坏疮者,一曰内虚泄泻,二曰外伤风冷,三曰变黑归肾。

近时小儿痘疮,止宗陈文中木香散、异功散。殊不知彼时立方之时,为运气在寒水司天,时令又值严冬大寒,为因寒郁遏,痘疮不红绽,故用辛热之剂发之。今人不分时令寒热,一概施治,误人多矣。时值温热,山野农家贫贱之人,其或偶中也。

丹溪痘疮治法最为明备,近世通用陈文中木香、异功等方,乃一偏之术。若痘疮虚怯淡白色痒塌,此属虚寒,宜用陈文中方;若发热壮盛,齐涌,红紫色,瘙痒,此属热毒,急宜凉血解毒。自陈文中方盛行后,属虚寒者率得生,属热毒者悉不救。痘是胎毒,古人治法只解毒,然气血虚则逆,毒瓦斯不出及不能成就。故陈文中之法,亦千载妙诀,补前人之未备者。

但温补之法既行,而解毒之旨遂隐,故救得一边,又害了一边。今必详究丹溪,二法通用,斯无弊也。

痘疮属虚寒者,直可延至十数日后方死;属毒盛转紫色者,不过七、八日。盖痘是胎毒,自内出外,二、三日方出齐,毒瓦斯尚在内,出至六日则当尽发于表,七、八、九日成脓而结痂矣。若毒瓦斯盛,不能尽出,过六日,毒反内入脏腑,故须于六日以前,毒瓦斯该出之时,急服凉血解毒之药以驱出之,六日以后,医无及矣,故其死最急。若虚弱毒瓦斯少者,只是气血不足,不能贯脓成就,故绵延日久而后死。此虚实轻重之分也。

痘疮多者,是毒瓦斯多,便先宜解毒,然多则恐气血周贯不足,故随后亦宜兼补药以助成脓血。

愚按痘疹之疾,乃胎禀之热毒,由内发外,虽为有余之症,当泻不当补,然儿体有虚实,积毒有轻重,又在变而通之。考之钱、陈二先生虽俱名家,然就而折衷之,则陈为较优。盖钱之用药偏于清凉,而陈之治法温凉并行,以其深究阴阳造化之妙,故于病之真寒假热与夫真热假寒,罔不知之真而见之定,随症异宜,未尝执泥。假如病属虚热,而元气未至亏损者,施之以钱氏之法,则固当矣。若病气、元气俱虚或俱实者,而不以陈法治之,鲜不致误。且小儿之痘疹,譬即大人之痈疽,治法无异。其热毒蕴于五内,致二便不利,烦热作渴,脉沉实,须用托里、疏通、和荣卫三法。观陈氏异功散、人参白术散、前胡枳壳汤等方,其药品深为得宜,治者详订而遵之可也。

卷之六

附方

属性:补中益气汤 治中气不足,或误服克伐,四肢倦怠,口干,发热,饮食无味,或饮食失节,劳倦身热,脉洪大而无力,或头痛,恶寒,自汗,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脉微细软弱,自汗,体倦,少食,或中气虚弱而不能摄血,或饮食劳倦而患疟、痢,或疟、痢等症因脾胃虚而不能愈者。或元气虚弱,感冒风寒不胜发表,宜用此代之。或入房而后劳役感冒,或劳役感冒而后入房者,急加附子。愚谓人之一身,以脾胃为主。脾胃气实,则肺得其所养,肺气既盛,水自生焉;水升则火降,水火既济,而成天地交泰之令矣。脾胃一虚,四脏俱无生气。故东垣先生着脾胃、内外伤等论,谆谆然皆以固脾胃为本;所制补中益气汤,又冠诸方之首。观其立方本旨可知矣。故曰补肾不若补脾,正此谓也。前所言治症,概举其略,余当仿此而类推之。是以附方之首,并注以表明之。

人参 黄 (炒) 白术(炒) 甘草(炙,各一钱五分) 当归(一钱) 陈皮(五分) 柴胡升麻(各三分)

上姜、枣、水煎,空心午前服。

八珍汤治肝脾伤损,血气虚弱,恶寒发热,或烦躁作渴,或寒热昏愦,或胸膈不利,大便不实,或饮食少思,小腹胀痛等症。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