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知道并没有人毁坏寝宫。否则,还有什么守冢的必要?至于继刘邦之后,历代王
朝对始皇陵都倍加守护,起码也是对班固、郦道元、袁枚之流讹传的否定。
从本世纪五十年代起,陕西的文物工作者就开始对秦始皇陵进行地面勘察,七
十年代末期以后,考古人员便围绕陵冢、陵园进行大规模的钻探,并留下了近十万
个钻孔。
据长年负责秦始皇陵园钻探的考古工作者程学华透露:钻探资料表明秦始皇陵
地宫上的封土没有发现局部下沉的迹象,夯土层也没有较大的变动。
目前在整个封土上仅发现两个直径不足1 米、深不过9 米的小盗洞,况且这两
个盗洞又远离地宫。如果当年的项羽以三十万人对始皇陵地宫进行发掘和火烧,怎
会是今天这般模样?
“班固近似道听途说,郦道元则是信口开河,致使我们的考古研究误入迷途。”
程学华在对历史史料的记载者加以批评的同时,并对其记载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和否定。
素有严谨、精确的治学之道的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并没有项羽焚烧地宫
的记载,只是在刘邦和项羽两军对垒时的相互对骂之词中,借用刘邦的口提到项羽
“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妆其财物”。而未提及项羽焚烧、盗掘始皇陵地宫的
只言片语。相反,在晚于《史记》的《汉书》和《水经注》中,则把项羽对始皇陵
的盗掘与焚烧说得活灵活现,形同亲眼目睹。这就不能不令人对项羽的盗烧问题加
以怀疑和重新思考。
现秦陵考古队副队长张占民先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也得出了和程学华先生
一致的结论,认为班固和郦道元的记载是相互矛盾和难圆其说的:既然项羽烧地宫
在先,那么地宫内的建筑,包括棺椁在内绝对不会幸免,怎么没有对秦始皇尸骨作
何处理的半句记载?是一同烧毁了还是搞碎了?以项羽的性格和复仇心理,若见到
秦始皇尸骨绝对不会放一把火了之的。而且假设项羽在匆忙中反常地一把火烧毁了
包括秦始皇棺椁、尸骨在内的地宫,怎么会在后来又冒出个牧童失火烧毁了棺椁的
说法?而假设项羽当时没烧始皇帝的棺椁和地宫,牧羊人单凭一根火把照明就敢独
自钻入地宫烧掉了埋藏在地下数十米的棺椁?何况地宫之内严重缺氧,水银弥漫,
不等牧童接近棺椁也许就一命呜呼了。由此可见,《汉书》的记载是难以成为事实
的。
从现已发掘、钻探的地宫周围的一些随葬品看,西墓道耳室仍保存着完整的铜
车马队,而装置铜车马的木椁也没有遭到火烧,属于自然腐朽。北墓的耳室也同样
地保存着一些重要的随葬品。试想如果秦陵地宫真的被项羽30万大军所盗,在墓两
旁的随葬品却怎么能完好无损?既然这些随葬品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深藏在地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