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的陶俑、陶马出土后,他们只是在俑坑上搭了个简易棚,以防雨雪侵蚀。在他们
的预想中,等兵马俑全部出土,能盖个仓库一类的房屋,保护起来就算万幸了。至
于盖博物馆,让世人参观展览却未敢奢求。王冶秋带来的消息,使陕西方面喜出望
外,从而也对兵马俑发掘后的前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感知。
8 月27 日,王冶秋在秦俑坑察看了现场,同陕西省委一起在西安人民大厦召
集有关人员研究建馆问题。要求设计人员在一周内把初步的设计方案拿出来由自己
带回北京向国务院汇报,同时让考古队进一步落实一号俑坑的口周边界和内部陶俑
的分布情况,为博物馆的基建工程提供确切的资料。
1976 年元月,修建秦俑馆遗址展览大厅的人员陆续进入工地开始施工。
这时一号坑出土的陶俑、陶马,全部用土重新掩埋起来,以确保基建过程中文
物的安全。
瑰宝得来又被盗
1976 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下午,留在工地值班的考古队长袁仲一,独自一人
向秦始皇陵园走去。他和他的同伴经过一年多的辛劳,终于使这支地下大军走向了
人间。在以考古为职业的袁仲一看来,这无疑是最辉煌的业绩。
尽管他曾不止一次地失去了春节同家人团聚的机会,但心中依然感到惬意和快
活。
在陵园无目的地走着,考古职业的习惯使他对周围的一切分外专注。太阳就要
落山了,空旷的陵区被夕阳的余辉染成一片桔黄。在距秦陵封土约100 多米的断崖
上,他停住脚步向远处的骊山望去。骊山在晚霞的映照中,越发显出它的壮丽与秀
美,当他转身返回时,眼前显过一个灿烂的亮点。他一惊,“这是什么?!”随着
脑际闪过的问号,俯下身来仔细地观察着断崖土层中那个指甲盖大小的放光的东西,
职业的敏感,使他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件文物。
事实很快证实了他的预见,当这个闪光的东西被完全清出土层时,他惊呆了,
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秦代乐府钟。该钟为青铜所铸,凸出地表的那个
闪光的亮点便是钟的鼻钮。它通高13。3 厘米,两铣间7。2 厘米,鼓间5。8 厘米,
舞广为6 ×4。8 厘米。钟的钲部和鼓部为错金蟠螭纹,篆间及钟带为错金流云纹,
花纹细密而清晰,豪华典雅,虽在地下埋藏了2000 多年,出土后金银花纹依然清
晰完整,充分体现了当时冶金工艺发展的高度。更为重要的是,在钟钮的一侧发现
刻有小篆字体“乐府”二字。这两个字的发现,意义远远大于实物的本身,它使后
人透过欣赏其冶金工艺的表层,解开了千百年来史学家和音乐家争论不休的历史之
谜——乐府是皇家庆典和祭祀时管音乐的官署,无论是庆典还是祭祀,饮酒与奏乐
往往一起进行。公元前279 年,秦赵渑池相会,意在讲好修和。酒宴开始后,秦昭
王向身旁的侍卫魏冉使了个眼色,魏冉心领神会,立即捧上一张瑟来。秦昭王对赵
王说:“听说赵王通晓音律,这里有宝瑟一张,请您弹奏一曲,敬希勿辞。”赵王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