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标本的前提下,向考古工作者提供古代遗迹和埋藏事物的准确位置和详细的资
料。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虽然历史文献对其未作详细记载,
但根据仅存的史籍和考古发掘也可作出基本推测。因此,可以相信,陵墓内有大量
的青铜构件,如环绕墓室的青铜墙壁,青铜及拱顶。根据史料推测,陵墓中有4 个
青铜铸成的环状物,其中3 个用来封闭地下河,一个构成墓室本身。这些青铜的重
量可达万吨。
对于秦始皇陵巨大的地宫和丰富的文物,我们可以采用标准的现代化非破坏性
探测方法感应到涡旋电流,测定出其衰减的磁场,这就是时域电磁探测。
为完成秦始皇陵的非破坏性探测,我们建议分两个阶段进行:一、为获得陵墓
地宫三维结构的资料,可在骊山附近打一些直径为8 英寸的干油井,井中置磁场仪,
进行探测,并根据探测提供的数据编制陵墓地宫结构的数学模型。二、用层析X 线
摄影技术,探测地宫内的埋藏物。通过以上非破坏性探测,为将要发掘陵墓的考古
学家提供重要的帮助和指南。
我们在丁肇中教授的指导下,正在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地
球物理学装置。我们相信,通过高能物理学的方法,将秦始皇陵作为实例。 上述理
论定能得到验证……秦始皇陵地面上的陵墓物理形状使我们得出结论:陵墓主体修
建的非常深,可能位于地下500 至1500 米。
……我们估计地宫内的青铜环状物的直径为25 米,陵墓主体的直径则大约为
50 米。而这些青铜环状物中的每一个都会形成一个在它们下面的陵墓的电磁保护
屏障,使埋藏在内的物体几乎无法被探测到。
……我们相信,通过测试而发现的地宫,实际上要比杨先民在《全国地理》杂
志上绘制的宇宙观念图形大得多,支撑天空的神圣大山是由青铜铸造的,外部的青
铜墙又形成一个环状物,我们在这个环状物上可以发现涡旋电流。
……在这样的探测中,我们是很有兴趣的高能物理学家。因此,我们鼓励同中
国的考古学家、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和其它愿意被邀请的人一起讨论我们的想法。
我们相信,如果获准利用遗址现场,工作队可以使用感应和声波设备发现大量
的有关陵墓的资料,而避免采取物理进入的方式,在探测结束后,我们将把遗址现
场恢复到原来的状况。
组成一个多学科的工作队,使用现代的非破坏性技术,探测秦始皇陵,这项计
划的实施,从技术和历史的角度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因此,我们希望得到中国科学院的批准。
我们希望同中国的考古学家、地质学家、地理学家一道,就此设想进行座谈讨
论。
我们希望进入现场,采用感应和声波设备对秦始皇陵进行探测。工作结束后,
回填干“油井”,将现场复原。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