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近似迷信的吉与凶几乎都能用现代科学作出解释。中国历代流传的山环水抱必
有大发者,已被无数古都和历史名人的故居所证实,原因却都是因此山环水抱收拢
了宇宙牴场而使人群得以生存繁衍并强盛起来。所以历代帝王选国都以及建陵墓,
都按此原则观风相水,慎重斟酌。”秦始皇陵之所以选在骊山,其风水观念的影响
则是形成陵墓位置的主要方面。秦陵右靠青翠瑰美的骊山,左傍浩森如链的渭水,
面对广袤的原野,形成了独特俊美的夭赐风水宝地。秦始皇陵园的位置在礼制上符
合祖陵不断向东延伸,而晚辈居东的思想,在传统上体现了依山造陵,看风相水的
观念。正是置于“山环水抱必有大发者”的思想观念支配,秦始皇陵才坐落在骊山
之阿,而并非像郦道元所云始皇贪其多金多玉的美名,才把陵墓安置在此处的。既
然班固、郦道元、袁枚等人的历史错误已被指出,秦陵地宫未被盗掘的事实基本得
到证实,那么项羽等人究竟在陵园破坏了什么?其破坏程度达到了怎样的境地?《
吕氏春秋·安死》曾说:“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无不亡之国者,是无不相
(掘)之墓也。”并且举例说:“宋未亡而东冢相,齐未亡而庄公冢相。”由此可
看出,关于盗墓掘家之风确实由来已久,并演化成一种职业,有些人专门就从事这
种挖坑掘洞、截路盗墓的勾当。他们“惮耕稼采薪之劳,不肯官人事,而祈美衣侈
食之乐,智巧穷屈,无以为之。于是宁聚群多之徒,以深山广泽林薮,扑击遏夺,
又视名丘大墓葬之厚者,求舍便居,以微相之,日夜不休,必得所利,相与分之。”
此风在经历了两千年后,不但未有收敛,反而越演越烈。清代毕沅曾说:“有人自
关中来,为言奸人掘墓,率于古贵人冢旁相距数百步外为屋以居,人即于屋中穿地
道以达于葬所。故从其外观之,未见有发掘之形也。而葬已空矣。噫!熟知今人之
巧,古已先有为之者。小人之求利,无所不至,初无古今之异也。”秦始皇陵是否
遭受过民间那些不事耕稼、专干掘冢嗜利之徒的盗掘呢?
陵内的珍藏既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就不能没有蠢动,陵冢封土基部逐见内缩,
不能说与此无关。但始皇陵墓坚固与艰巨的程度,早使凭借集团力量的项羽、石虎
等无所使其计,而细民靠分散力量的“微扣”又奈若何?
虽然陵墓地宫得以保全,但整个陵园却在项羽开其端的兵燹中遭到了彻底的毁
灭。这次大毁灭最首要的便是烧毁了地面建筑。
也许用不着想象就可知道,秦始皇陵园的地面建筑目标最为显著,因为它的显
著,便首先成为项羽大军洗劫和破坏的对象,那博大恢宏的寝殿、食官、门阙、角
楼和园寺吏舍在兵燹中都无一幸免。几千年之后,当人们站在这片遗址上,仍能看
到红烧土和木炭混杂、残砖碎瓦与草屑相伴的凄凉残景。
若仔细辨认,那遗址的铺地石中箝制的木构早已化为炭迹,其西段有大型板瓦
和筒瓦俯压地下,显系整块屋面坍落所致。从这些残景中,不难想象出项羽大军焚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