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古道一开始应该是没有的,走到人多了,便有了。
古道之上,并未铺一块石砖,也未铺一点沙石。
可走了近十里的路程,苏长卿发现古道上虽然长了一些杂草,但势头不高,也不密集。
且路道之上。
还有着久经岁月侵袭的车轮痕迹。
在这种紧实的泥地上,能留下痕迹的马车,必定不是普通的载人马车,而是载送重物的货运马车。
可见这条古道之上,已经常年有镖局马帮或者商队经过。
也就是说。
这条古道,大致就是靠这些车队人马,在那已经过去了数百年甚至更久的岁月中,一次又一次的走了出来。
而古道两旁的青榆,应该也是这些车队人马,在来来往往的行程中,一棵一棵种出来的。
榆沈俞柔,故谓之榆。
其荚飘零,古曰零榆。
榆树从古至今,都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木植。
其种类繁多,因姿容不同,可分为:春榆,青榆,黄榆,垂榆,山榆,钱榆,榔榆,裂叶榆,红鸡榆,阔叶榆,金叶榆等。
其中青榆的长势最为粗壮高大。
不仅可以生长到数十尺的高度,其树干的粗壮程度也堪比水桶,且树皮为灰褐色,表面有着粗糙的纵裂纹路。
青榆生命力强悍,不仅对土壤要求不高,耐旱耐贫瘠。
且寿命极长,据说数千年之间,也能屹立不倒。
或许正是因为青榆有着这些特性。
才会在几百年前,就被那些过往的行客,种在这条古道的两旁。
因为正是有这些粗壮的青榆生长在此。
这条古道才能在悠悠岁月的侵袭下,依然保存着良好的路况。
试想一下。
如若这条古道的两旁没有这一排排生命力强悍的青榆。
一旦雨水侵袭,古道两旁的山林之中,必有泥流涌入古道上。
时间一长,古道沉积的泥土必定越来越厚,再加上这里植被茂盛,花草灌丛很快便会古道上生长起来。
若是这样。
长年累月下去,这条古道必定越来越狭窄,直到彻底融于山林之间。
古人云: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本的买卖没人做。
苏长卿先前还在思考,在古道两旁种青榆,明明属于多此一举的赔本买卖,为何在几百年前便有人愿意做?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