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丈夫的单位派了人来护理他,但是婆婆却硬让人家走了,她说只有她亲自照顾儿子才放心。简宁跟婆婆说:“还是我来吧,我照顾他也方便些。”婆婆一听就急了,说:“我是他妈,有什么不方便的?”
简宁站在婆婆的身后,那一刻,她问自己,躺在病床上的是我丈夫吗?在这个家庭里,我到底是什么位置?我还是这家中的一分子吗?
解 语 儿 媳
由于生长环境的原因,现在大多数老人都有种强烈的传统家族观念,相比而言思想更是比较保守,因为她们一般出生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思想很大程度上受长辈和时代因素的影响。儿子成了一个优秀的人,是母亲含辛茹苦的结果,也是一个母亲的骄傲和将来生活的所有依靠,所以这些需要儿媳的理解。
首先,简宁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婆婆是无私地爱着你的丈夫的,一个母亲爱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这一点跟你没有任何冲突,并且在某种程度上,简宁应该欣慰,你的丈夫能够拥有这种深沉的无私的母爱。
婆婆不把儿媳当自己人看,也有一定的原因。儿媳跟婆婆原本是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因为一个既是儿子又是丈夫的男人,才使两个无关的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要想儿媳和婆婆这样两个原本陌生的人之间产生感情,也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来相互接受。随着婆媳之间的日渐交心,婆婆会慢慢放弃这种“外人”的想法,接受儿媳是“自己人”的事实。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难入婆婆法眼的儿媳(2)
简宁的婆婆把简宁当做“外人”的时候,实际上有一种潜在的不安全感,一种在没有自己照顾的情况下,她的儿子是否能够如意随心。如果简宁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让婆婆慢慢发现,自己能够和她一样把她们共同爱着的这个男人照顾好,那么婆婆就会渐渐地产生安全感,以后即便在心理上还认为简宁是“外人”,也会觉得把儿子交给这个“外人”可以放心。
对于简宁来说,不妨和婆婆好好谈一下,让婆婆知道自己对丈夫的爱并不会妨碍她对儿子的爱,让她明白自己不是来跟她抢儿子的,而是跟她一样来爱她的儿子的。虽然简宁和丈夫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因为月老那根线牢牢地牵着,简宁对于军来说就不是“外人”了,而是“爱人”,那个在情感上与自己融为一体的人,是以后要同舟共济、携手一生的人。晓之以理,身为女人的婆婆就会慢慢放弃对儿媳的偏见和戒心。婆婆有了这种心理,还会将在儿子身上体现的母爱,分到儿媳身上去。
如果婆婆固执地认为简宁是“外人”,简宁也要能够释怀,尽量不要把婆婆的“外人”之说放在心上,只要你的丈夫对你好,夫妻恩爱,在婆婆眼里是不是“外人”也就无所谓了,关键是自己能够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简宁最好和丈夫、婆婆、公公,一家人坐在一起好好谈谈这个问题,媳妇娶进门主要是和自己的丈夫过日子的,如果每天跟丈夫的接触都受到阻碍和不信任的话,这样的日子是没法过的。相信,如果婆婆是个通情达理的人,这一点是能够明白的;如果她不够通情达理,再采取极端一点的办法也不迟。
2你不配来我们家
静的家在农村,因为条件不好,高中毕业她就参加工作了。跟丈夫认识的时候她正在一个工厂里边打工,边自考大专课程。丈夫家是本城的,家庭条件不错,静也很庆幸自己嫁了个好人家。由于丈夫经常出海,结婚后,丈夫就让静留在家里跟他和父母同住。因为丈夫的工资也不低,于是婚后的静就放弃了继续工作的计划,选择留在家中,做起了全职太太。
然而,现实并不如静想得那样美好,跟公婆住在一起后,她常常受到婆婆的抱怨。婆婆时不时地会嫌她家庭出身不好,学历也很低,语气中多少含着点儿鄙夷。这是因为有一回静拿一罐没打开的杏仁露放进微波炉里加热,正好被婆婆看到,婆婆飞快推开静,扑到微波炉的门前,打开门把杏仁露拿出来,扔到地上,对惊呆的静吼道:“你想炸死一家人啊!”静一下说不出话来,后来才知道,这样的饮料要加热的话,应该将盖打开,否则会引起爆炸事故。
这件事发生后,婆婆对静的态度越来越差。静做好米饭盛到桌子上,婆婆吃一口,说:“这饭做得这么硬,人老了哪能咬得动,成心不让我吃啊?”下次静刻意将饭做得软一点,婆婆又说:“什么饭啊,简直是泡饭。连饭都不会做,不知道原先在家都做什么了。”
有一次,静洗衣服,先把公婆的衣服洗出来,然后才将自己的衣服洗好,一起端着去阳台晾晒的时候,婆婆走过来指责她:“衣服不愿意洗,我们自己洗,只认真洗自己的衣服,我们的衣服都是扔进水里就捞出来,有你这样洗衣服的吗!”静一听生气了,说:“我先洗的你们的衣服,才洗的自己的衣服,你又没看到我洗衣服,凭什么要那样说?”婆婆大怒,指责静说:“你还学会顶嘴了!”
难入婆婆法眼的儿媳(3)
就这样,静做任何事情,都受到挑剔。扫地,婆婆会说她把灰尘扫到了桌上,打扫房间嫌打扫得不干净,静常常忍着,不跟她争辩,婆婆却说她是在装哑巴。更让静不能忍受的是,婆婆会为了一件小事情数落她半天,不说得自己不满意,不会放过静。连街坊邻居也都知道她家娶了个笨儿媳,饭做不好,卫生打扫不好,家务干不好。最后连她早上去买菜,碰到个邻居,那个人都会对她买的菜指指点点,还顺便说声她不会买菜。
静是有委屈说不出,丈夫的钱都是每月寄给公婆,买菜的钱都是婆婆给静的,婆婆天天跟邻居核对菜的价格,生怕静偷拿那一两块的菜钱。并且每次回家都要盘问她,西红柿多少钱一斤,土豆多少钱一斤,如果静买贵了,又是一顿数落。害得静每次去菜市场都是从头走到尾,对比价格挑最物美价廉的菜来买。
这种琐碎的事情,也不能跟丈夫说,因为静的丈夫不常在家,好不容易回家一次,静也不忍心给他添烦恼。偶尔向他抱怨一两回,他都不当一回事,总是说顺着老人做吧。然而,当老人说给他听时,他又总是对静摆出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说她不听长辈的话,不会做事。静反驳他们是在鸡蛋里挑骨头,丈夫却说家庭关系不好是静自己造成的,应该想办法改善。委屈的静为此跟丈夫吵了几次,每次闹得都不开心,因为她跟丈夫压根儿就观念不同。也难怪,丈夫常年在外,他怎能理解这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事呢。
由于家里财政归公婆管,静全职在家,没有收入。偶尔,老友来玩,静带她们去饭店吃饭,被婆婆知道了,婆婆竟然追问她,钱是从哪里来的:“我儿子在外面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你整天吃这个家穿这个家的还不够,竟然还用他的钱大肆招待朋友!”静反驳她说:“这些钱是我攒下的!”后来,这种争吵愈来愈多,静如同被绑住了双手双脚,买支唇膏、买件新衣都要被婆婆数落:“丈夫不在家打扮给谁看?”
静对丈夫诉苦,要求跟公婆分开住,自己搬出去。但静的丈夫不同意,认为他自己不在家,静一个人在外住不放心,更何况自己手头也没有足够的钱买房。静越来越苦恼,保姆尚且有工资拿,但自己为这个家忙活却落下一身埋怨。这样的日子让她度日如年,她每天都在想,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
解 语 儿 媳
婚后由于各种原因当家庭主妇的女性不在少数,很多人认为当家庭主妇是件很轻松的事,不过是看看孩子,做做饭,打扫打扫房间,人际关系也少,也不用为工作辛苦,尤其像静这样更是简单,孩子还没生,只伺候一下老人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做人不可以不独立,像日本的家庭主妇是因为日本的整个社会文化造成的,整个社会都有这样的观念,丈夫们也认为妻子是家庭主妇是理所当然的。但在我们中国就不同,我国的大多数女性还是要走向社会,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才可以。造成静今天的结果,就是因为她不能自立,她过分依赖了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公婆。
原本像静这样的女孩,由于当年跟丈夫门户有些不对等,静的公婆对自己的家庭就会有一种优越感,儿媳嫁进来后却不去工作,加上儿子因为工作原因常年在外,这个家庭由于没有了儿子的参与,静这个外来儿媳于他们而言就缺少了亲近感,也能理解,儿媳是因为儿子才跟他们有了联系,他们原本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陌生人。综合以上原因,静的公婆自然潜意识里就会有家里突然地多出个吃白食的人来,他们成了儿媳的衣食父母,因此静的地位被看轻、得不到尊重、受气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反过来讲也一样,尽管从法律上来讲,静跟她的公婆已经是一家人,但没有了丈夫参与的生活,静就缺少了跟公婆沟通的纽带,自然感情上也就不能很亲近,加上静自己没有经济基础,吃饭买菜都要伸手跟老人要钱,自己也就矮了三分,另外远方的丈?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