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已别经年什么意思 > 第31部分(第2页)

第31部分(第2页)

水彧道:“既然祁兄相邀,恭敬不如从命。”随后便跟在了拓跋炜身后。

随着拓跋炜走进明前楼,有许多人都朝他点头致意,有的称一声“五爷”,有的称一声“五哥”。见水彧同拓跋炜并肩走着,许多人便也朝他致意。

水彧低声道:“想不到祁兄还是这明前楼的名人啊。”

拓跋炜也不接话,只道:“我今年三十有三,应当比你年长,你若不嫌弃,像他们一样唤我‘五哥’也可以。”

拓跋炜带水彧坐了最好的位置,那里已坐着一个女子。拓跋炜和那女子含情脉脉地瞧了一眼彼此。这便是五王妃靳文婧了,她还怀着身孕,现如今五个月了,早已显山露水。

拓跋炜介绍道:“这是内子三娘。”

水彧行了一礼道:“祁夫人安好。”

靳文婧只微微点头。

拓跋炜对水彧道:“你可曾来过明前楼吗?”

水彧道:“确是仰慕已久的,奈何自己的诗词造诣不高,所以未曾来过。今日何以这般热闹?”

拓跋炜抖开手中折扇,在面前轻摇,慢条斯理道:“每过一段日子明前楼便有此集,由明前楼出题,众人切磋交流,可在此畅谈,妙不可言。你看……”说着,他一挥扇子,“揭幕的人来了,且看众人如何破题吧。”

随着明前楼的文客揭了那红布,题板终于公之于众。上书一首七绝:

红锋料峭数蝉冠,

蕙穗案前坐活眼。

飞椽可堪清泊意,

八韵三起九不传。

还未及有人将这诗念出来,靳文婧便掩面一笑,随后拓跋炜也笑了起来。

还记得十二年前,那时候拓跋炜才二十一岁,拓跋烨才封了他个郡王不久,他才出了宫自己一个人住在王府里,府里没有王妃,下人也不多,同他熟稔的不过周牧一个,还比他年长不少,也怪没意思。

闲暇时他便总喜欢穿件墨竹衣袍,手执折扇到外面去逛逛。墨竹是出自他的手笔,他的母妃平太妃知他喜欢,便替他绣了这件衣袍。扇面也是他自画自题。自己的东西用着倒也顺手。云海听涛四处风雅之地和类似的处所早就逛遍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明前楼。这个名字取的,也不知是酒楼,是茶楼,还是……青楼。倘若不是门大开着,还当真在这是一间开门营业的商家。不过,既然来了,进去看看也好,反正他也不是没去过青楼。于是,他将扇子一抖,便走了进去。

明前楼里不过稀稀落落坐着几个人,有的是三三两两坐在一桌,有的单坐一桌,喝着一壶茶水。不过,这些人彼此之间似都相识,不时目光交错着。拓跋炜寻了个僻静地方坐下,问伙计要了一壶茶,静静看着这明前楼到底是什么名堂。不经意的一瞥,他发现这里的伙计的穿着也很是体面,没有吆喝,也不多言语。

半晌,明前楼来人揭了题板。

是孟姜女庙的楹联,经典之作。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常常涨,常涨常消。”拓跋炜看了这副楹联,便兀自低声念了起来。然而,很快他便明白,应不会这么简单。这副楹联原是经典之作,便是学堂中的小儿会念也不稀奇。

揭题的人道:“这副孟姜女庙的楹联虽已是脍炙人口,然则其中味道,还尚待人们继续发掘。所以,这便是今日之题。”

“原来如此……”拓跋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原来这里是文人之集,大约便是一群文人在此集会,由明前楼出题,众人一同切磋。且看其中布置,似乎还可以流觞曲水,饮酒作乐。他不禁想到早些年的“明前四杰”,原来便是因这明前楼而得名。

这时候有一个人站了起来,朗声道:“在下不才,认为此联也可如是来解。海水潮,潮朝朝,朝朝潮落;浮云涨,涨常常,常常涨消。”

另一人站了起来,笑道:“在下看来,这般解释对仗便不甚工整了。在下认为可这样解:海水朝潮,朝朝潮,朝朝落;浮云常涨,常常涨,常常消。”

拓跋炜定睛看去,随即嘴角一挑。那不是礼部侍郎李率么,记得他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还不甚听成了“蟋蟀”。后来,他听说李率的名字出自《中庸》当中“率性之谓道”一句。

李率说罢微微点头,然后落座。方才发言的第一人并不见不满,而是朝李率拱了拱手,李率同样微笑回礼。此处的气氛果然是极融洽的。而且,对于李率的身份,似乎也并无人着意。大约这里的文人,也有一些用的不是真实身份,倒也无伤大雅。

很快,便又有人起身道:“李兄此解甚好,在下亦有一解,可五五断句:海水朝朝潮,朝潮朝朝落;浮云常常涨,常涨常常消。”

“人常说四六不通,可在下看来这偏可念成四六断句:海水朝潮,朝潮朝朝潮落;浮云常涨,常涨常常涨消。”

“亦可解作:海水潮朝朝,朝朝朝潮落;浮云涨常常,常常常涨消。”

……

一时间此起彼伏,热火朝天,纵然只有寥寥数人,已然足够。

至此拓跋炜便即明白,为何走过的那些地方都总觉缺了些什么。原是他总觉得一个人舞文弄墨,太过寂寞了些。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