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那金华县内,近日却是来了一个书生,看上去像是进京赶考的仕子。
模样清秀,衣着朴素,身形颀长,看上去倒颇有几分出尘之气,浓浓的书卷味,倒像是出自书香门第。样貌出众,风姿绰约,倒是令得不少少女少妇回头驻足观望,忍不住浮想联翩。
不过不出半日,这书生却是名传金华县城。无他,只因为这个唤作“宁采臣”的书生竟然四处寻觅哪里有不要钱的投宿之地。
想想,远行在外,身上盘缠有限,如此作为倒也情有可原。可是问题却出在,有好事者在旁指点,那金华县城北郭有一寺庙唤作“兰若”者,可以投宿。
书生闻言,却是不疑有他,竟然一根筋的直奔兰若而去。路人知晓,却是尽皆叹息,好端端一个书生,可惜读书读傻了脑子,又要平白丧失性命。
但却不敢阻扰,那“好事者”,乃是金华城内的“匪类”,名唤“黑虎”,号称金华城一霸。在城内经营勾栏、赌馆、青楼、酒肆,却是在整个江南地界都颇有势力。
为人最是阴险狡诈,最喜欢干些伤天害理的勾当。当日却是带着手下兄弟在街上闲逛,索要保护费,顺便看看哪家的闺女熟透了没。
却正好望见了在一旁路边询问投宿之地的愣头书生,一时起了戏耍之心,便上前对那书生言说兰若寺便有不要钱的投宿。
书生闻之,不疑有他,欣然前往。而这黑虎更是心中高兴,暗中派遣人手盯紧书生,看看他是否真个前往兰若寺投宿。而一旁众人见此,却是心中扼腕叹息,但却不敢戳破。
却说那宁采臣自幼家境贫寒,此番进京赶考,怀里揣的也只是自家老母与发妻平日里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三两碎银子,自然是不敢住客栈,所以方才有了询问不要钱的住宿那一幕。
此时闻得他人指点,宁采臣却是欣然前往,自古佛堂道观最是与人友善,但凡前往投宿,没有不收留之理。
虽然那指点之人一脸奸邪,一看就不是好人,更是目中凶光闪烁,明显是不安好心。但宁采臣自负行的端做得正,生平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况且身上两袖清风,并无钱财,自是不怕人惦记。
而虽然一路又听闻兰若寺有鬼怪邪魅之传闻,但圣人言“子不语怪力乱神”,宁采臣身为进京赶考仕子,更是出自书香门第,一身正气,岂会惧怕邪魅?
兰若寺,曾几何时也曾闻名于世,在江南一带享有盛名。传言这兰若寺之来历久远,乃是当初佛法东传之时,观世音菩萨在江南显化神迹,化缘建庙,最后选中了此处。
寺中殿塔壮丽,雕梁画栋,宫室楼宇,檐牙高啄,却是当初大汉王朝的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而成。历经千余载,依然挺立,更是平添一种历史的悠然古韵,一种无名的道韵在其中渐渐沉淀。
可惜寺庙早已见弃多年,蓬蒿过人,台阶之上绿苔丛生,看来却是早已多年没有人行走过。心中却是不由叹息,果然世间无有永恒之物,便似这庙堂上的佛陀,若是没有人祭拜,终究也会化为一捧黄土。
微微摇了摇头,却是朝向那寺中行去,一路前行,见那寺中东西僧舍,双扉虚掩,似乎有人居住,那朝南的一间小屋,门上的铜锁更是崭新。
宁采臣见此,却是心中大定,看来虽然寺庙见弃,但寺中仍然有人居住,定然是那隐居于此的僧侣。
转悠一圈,又见得大殿东隅,修竹拱把,意境幽深。那台阶之下更有一口池塘,当中莲花竟然已然绽放,才发觉此中天气迥异,外界分明是正二月,春寒料峭,而此处寺庙当中竟然如同初夏,气候宜人。
心中微微有些疑惑,但却并不在意,反倒觉得,此处景色宜人,意境优美。更是清净无比,不若在此稍住,温习温习功课也是好的……
ps:
第一更,求张票票!
第四百四十六章,“银花”姥姥,燕赤霞
却说那书生宁采臣赴京赶考,路过金华县城,因为身上盘缠有限,却是询问那京华城中不要钱的投宿之地,经“好事者”指引之下,却是来到了金华县北郭的兰若寺。
却见那兰若寺中殿塔壮丽、佛像优美,但却蓬蒿过人,人迹罕至,显然早已见弃多年。却是想起了适才闻得路人曾出言,这兰若寺中多有鬼魅之传言。
书生却是不信,“子不言怪力乱神”,宁采臣饱读诗书,乃是出之上书香门第,更是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岂会惧怕他鬼怪邪魅?
背着行囊入到寺中转悠一圈,更是觉得其中气候宜人,风景若画,更是难得远离尘世纷嚣,因为罕有人至,清净异常。倒是一处难得的休憩之所,不若便在此地小憩几日,温习温习这几日忙着赶路而落下的功课,也是极好的。
却是径自选了一间无人居住的僧舍,打扫了一番,住了进去……
这兰若寺历来便有鬼魅传言,便是金华城中人,亦是远远避开,如今荒弃多年,便是寺中有不少山林竹木,但那山野樵夫也不敢进去拾柴。
而这书生竟然莽撞,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个猛子扎了进去,令得金华城中议论纷纷,都叹息这书生却是命苦,活不过今晚。更是直言那“黑虎”害人不浅,分明就是一相助寺中鬼魅的“伥鬼”。
常言道“生平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这书生倒是自认为人傥荡,光明磊落,可惜又殊知“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这兰若寺中当真却是藏有鬼魅,而非世人妄言。
这书生愣头愣脑的扎进去,又是一身元阳饱满,天资卓绝,却如那黑夜中灯塔,瞬息间惊动了寺中的老怪。
这下里。却正在思量,要谋害这书生,夺其一身元阳,害其性命,可叹当事人却还茫茫不知。
你道那妖怪为何物?却是那古寺当中一棵通灵已久桧树,已有千年道行。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