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紫气东来挂在家里什么位置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键的一年,紫光要审时度势,苦练内功,积累资源,做好准备,最大限度地整合、发挥自身的优势!

如何打好这一仗,紫光似乎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2003年3月,诸宸成为紫光形象代言人之后的第一个生日,是在紫光过的。席间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卡斯帕罗夫几乎每年都要搞人机大战,什么时候我也能和紫光的电脑比一比呢?希望紫光在中国搞一场人机之战,也为国际象棋的普及发展做点贡献。”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诸宸的一句玩笑话点拨了紫光的经营者,紫光的相关方面认真记住了这句话,并从那时起就开始了各种准备,积极寻找机会达成诸宸的心愿。这一准备,就差不多花了一年的时间。

第三节  “紫光之星”诞生

2004年,个人电脑的CPU正式拉开划时代的序幕,从32位到64位的提升,似乎预示着英特尔与AMD在中央处理器领域的抗衡更加激烈。在这次较量中,AMD率先推出的64位中央处理器,到底会在市场上有何表现呢?当时,紫光基于64位中央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产品的研发已具雏形。紫光研发工程师通过对64位处理器的性能测试和分析,发觉其计算能力达到了非常惊人的水平,单从运算速度方面来讲,即完全满足国际象棋“人机大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增强整机性能,紫光对各种配置都作了精益求精的甄选和测试,最终做出大胆决定,让自己的机器与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诸宸对战。对战的是一款身份对等、顶级配置、顶级性能的“紫光之星”笔记本电脑。

时任紫光形象大使的诸宸用一次特殊的比赛,将企业、冠军、运动这三个并无干系的概念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而中国首届国际象棋人机大战也书写了中国IT产业的一次经典赛事,一段国象情缘。

然而,将当时在国内尚属“冷门”的国际象棋和中国的IT联姻,在国内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能受到多大的关注,又能得到多少认同?这恐怕没有几个人心里有底儿。

“IT行业经过2001年的调整之后,现在进入了一个缓慢回暖的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IT技术的进步必将推动应用的发展。”清华紫光高层在谈起这场备受瞩目的战役时说,“现在我们正按照摩尔定律以非常高的速度发展我们的信息产业,七年前堪称经典的‘人机大战’要用很大的房间来放比赛用的服务器,而七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将其集成在一个小小的笔记本里面。清华紫光想用自己的实践来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并且通过这样一个比赛的机会来展示清华紫光跟随技术发展的成果,也希望我们的紫光笔记本能够经受住这样的考验。”

其实,早在中国首届人机大战开赛之前,其他国家已有过多次人机对垒,电脑和人脑的较量真可谓难解难分。

不妨翻阅一下国际象棋“人机大战”的历史记录:

(1) 1958年,名为“思考”的IBM704成为第一台能同人下棋的计算机,思考速度每秒200步。

(2) 1979年,国际象棋软件被开发出来。

(3) 1979年,国际象棋软件达到专家级水平。

(4) 1983年,BELLEAT&T开发了国际象棋硬件,达到了大师水平。

(5) 1987年,“深思”以每秒钟75万步的思考速度露面,它的水平相当于拥有国际等级分为2450的棋手。

(6) 1988年,“深思”击败丹麦特级大师拉尔森。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国象情缘(4)

(7) 1989年,“深思”已有6台信息处理器,每秒思考速度达200万步,但在与世界棋王卡斯帕罗夫的“人机大战”对阵中,却以0比2败北。

(8) 1990年,“深思”二代产生,使用IBM硬件,吸引了前世界棋王卡尔波夫与之对抗。

(9) 1993年,“深思”二代击败了丹麦国家队,在与前女子世界冠军小波尔加的对抗中获胜。

(10) 1994年,英特尔世界快棋挑战赛。有17位特级大师参加,比赛地点在德国慕尼黑,采取双循环闪电棋赛。参赛的是一台装有Fritz3软件、装备最新式英特尔奔腾90处理器的电脑,当时欧洲只有三台这样的电脑。在复赛中,卡斯帕罗夫以4比1大胜Fritz3。

(11) 1996年,“深蓝”诞生,其棋力(性能)高于“深思”数百倍,在与卡斯帕罗夫的挑战赛中,“深蓝”一胜两和。

(12) 1997年,“更深的蓝”开发出了更加高级的“大脑”,4名国际大师参与IBM的挑战小组,为电脑与卡斯帕罗夫重战出谋划策。最后,“更深的蓝”以3比2击败了卡斯帕罗夫,卡斯帕罗夫要求重赛,但没有得到回应。

(13) 2001年,一家德国公司开发的国际象棋软件“更弗里茨”击败了卡斯帕罗夫、阿南德以及克拉姆尼克之外的所有世界前十位棋手。

(14) 2002年10月,“更弗里茨”与克拉姆尼克在巴林进行“人机大战”,思考速度为每秒600万步,双方以4比4战平。

(15) 2003年1至2月,由两位以色列电脑专家研制的“更年少者”与卡斯帕罗夫举行人机大战,双方3比3战平。

人机大战的历史是人类国象的发展史,也是人类计算机发展的缩影。紫光只有研发出更快、更好的计算机才能迎接这次挑战,前进中改革,发展是硬道理(详见真经三),经过各方的努力,顶级配置的“紫光之星”诞生了。

曾有一位《真理报》的记者问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他是否有计划与电脑进行一场新的对抗赛。他说:“我是很想再来一次,但是这种比赛组织起来很不容易,需要全球关注和一台大型电脑。”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人机大战所使用的电脑都是“大块头”,当年IBM公司的超级计算机“深蓝”就重达吨,有冰箱那么大。试想一台小小的紫光笔记本电脑能够经受得起这样的考验吗?能够完成展示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使命和普及国际象棋的美好初衷么?

时间退回到2004年4月初,离正式比赛仅仅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那段日子的艰辛,恐怕每一位紫光人都记忆犹新。在AMD公司、华宇电脑、威盛电子、ATI科技、日立环球存储科技、迎飞凌科技等世界著名硬件公司大力支持下,第一款64位笔记本工程样机顺利诞生了,它汇集了包括AMD  Athlon64  3400+ CPU、60G 7200rpm硬盘等一系列在当时绝对世界顶尖的配置。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