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这样对学生们感叹说。
于是,他的关于“仁”的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这时,在他的认识中,“仁”的概念不再只是关于个人修养的知识概念,比如,关于仁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的概念,比如仁者应出言谨慎,不可伤人等等。在他的新的认识中,“仁”更是一种与政治行为相关的概念。
颜渊问仁,孔子是这样回答他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对颜渊的这个回答,比他此前对樊迟、仲弓、司马牛就同一个问题的回答,显然有很大的区别。这表明孔子本人对“仁”的认识,是不断发展,是从个人修养向外到社会制度方向发展的。
“礼”,就是社会制度、法律法规的意思。“复礼”是特指,指要恢复周朝时的社会制度。对如何恢复周朝制度,孔子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很奇怪的,不是从政治政策、不是从法律法规入手,而是要求“克己”。不管这是对统治来说,还是对被统治者来说,“克已”都是控制个人私欲的意思。通过克制个人私欲来恢复周朝制度,或克制个人私欲与恢复周礼并列,都说明孔子对周朝制度的原始社会主义性质,已经有所认识。不过,西周的原始社会主义制度,毕竟是发生500年前的事。500年历史,不短的时间了,历史的局限性,使孔子没有能够从经济制度的特点去认识周礼。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人若不仁,法律有什么意义?人若不仁,礼仪又有什么意义?缺少了“仁”这个内核,一切法律、礼仪,都只是骗人的玩意。“仁”的概念就这样发展了。所谓仁政,就是周初的原始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仁,就是原始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仁者爱人,实乃原始社会主义的博爱观和*观。
孔子在鲁为大司寇,行丞相的职责,虽然时间不长,但政绩突出。与鲁相邻的齐国担心鲁国强大起来后对自己不利,便及早应对,在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春,送了80名美女到鲁国。当时是鲁国权臣的季桓子接受了这批女乐,与鲁定公一起,君臣迷恋歌舞,不再理会朝政。
孔子多次劝谏,鲁定公烦了。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应送祭肉给士大夫们,鲁定公故意没给孔子那一份。孔子这就明白,鲁定公对自己要复辟周礼这一套,已不感兴趣了。孔子于是辞官而去。
这一年,他55岁,正当盛年,孔子并没有因为这点挫折而灰心丧气。他决心把恢复周朝的原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自己的使命,带上忠实的弟子离开鲁国,到列国宣扬周公的政治理念去了。
第十四章 周游列国
孔子是理想主义的,他怀着巨大的热情,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寻觅一片土地,寻觅一个他可以实践周朝“仁政”制度的机会。
但他们游历各国所发生的事情,却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所没有预料到的。他们师徒一行每到一国,都受到君王的欢迎,却同时又都受到大臣们的顾忌。与君王的热情相比,大臣们对他们的态度是冷淡和排斥,这种态度,与当时各国间、人员互相自由流动的风气极不协调。
孔子最先到达卫国。卫国是周公九弟康叔的封国,与鲁国是兄弟国。卫灵公对孔子要复辟周礼的雄心壮志十分敬重,他照鲁国的俸禄标准给予孔子上卿待遇。但是,大臣们反对他任用孔子。最后,孔子没有获任用,只是干拿俸禄。
虽然不受任用,但一年6万俸粟的高薪,日子可以过得很满足了。孔子把复辟周礼看作使命,不是贪图享乐的人。他不因此而满足,眼看卫灵公已不会任用自己,他便向卫灵公辞行,欲到陈国去,继续寻觅那一片能实践自己理想的天地。
陈国是公侯国,论地位,在诸侯国中是名列第一等级的。陈国君主是帝舜的子孙,史载遏父对周朝有功,周武王将长女嫁与他的儿子妫满,封陈国,以奉舜帝之祀。因为这个缘故,陈国风气一直比较保守,与鲁国相似,关系也密切。
孔子一行路过匡城,却受误会被人围困了5天,去不得陈国。逃离后到了蒲地,遇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又再次被困,幸得众弟子力战才得以逃脱。他们返回卫国,卫灵公仍十分欢迎他。然而,尽管卫灵公有心,还是克服不了大臣们的阻力,孔子始终无法在卫国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呆了不长的一段时间,他再次选择离开。
此后的旅程,是比较艰辛的。去曹国,曹国不容;往宋国,宋司马桓魋几乎要把他杀死;匆匆跑到郑国,又与众弟子走散,被人讥为如丧家之犬,后得子贡寻回。终于到了陈国,陈湣公对他是很欢迎的。不过,陈国只是个弱国,屡受他人欺凌。吴越争霸伐陈,晋楚争疆伐陈。对孔子的理想,陈湣公虽然虽然敬重,却是有心无力。孔子看到在陈国也是无法实践自己的理想,还是选择了离开。返回卫国,卫灵公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他们。然而,此时卫灵公已经老了,更无魄力去克服大臣们的阻力,他任用了孔子的一些弟子,终是没有能用孔子。
几经周碾,孔子来到楚国。楚昭王十分欢迎他,而且很有气魄,要封给孔子700里地。这样,孔子就可以在自己的封地里试验他的政治理想了。但是,楚令尹子西却强烈反对。
子西说:“当年周文王在丰,周武王在镐,也只是百里之君,却是天下之王。如果孔丘得到封地,又有贤弟子为佐,恐怕他日楚国为之称臣呢。”
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使楚昭王不得不打消封孔子的念头,让孔子又痛失一次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
对待孔子,诸侯王和大臣们的两种不同态度,是耐人寻味的。究其原因也不神秘,就是孔子的原始社会主义的“仁政”理想与各国新兴地主阶级的私有利益相矛盾。地主们手中集中了大量的私田,又怎么可能乐愿分出来实施“井田”呢?
孔子在齐国,齐景公问政。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说:“这样的制度可就真是太好了。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人虽有饭吃,又怎能吃得香?”
改日,齐景公又向孔子问政。
孔子说:“政在节财。”
就是要反对浪费的意思。齐景公想将尼谿田封孔子,但齐国名臣晏婴坚决反对。
晏婴说:“周之大贤死后,周室便渐趋衰微,礼乐残缺多年,有谁还知道周公定的制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何为仁政?谁说得上来?都只是历史传说,没人晓得。今君若按孔子的说法实践仁政,且不论恢复的是不是周朝的制度,首先就得要对齐国来一场移风易俗的大革命,比如,要让富人变成细民而均贫富,这得冒多大的风险?不可以为国也。”
按晏婴的说法,也是不能让孔子有一次实验周朝制度的机会。因为,这个实验做失败了没关系,社会上一切照旧,但万一做成,这时齐国是跟着实施还是不跟着?跟着实施,就会遇到晏婴所说的那些问题。不跟着实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