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凤凰岭得名 > 第4部分(第3页)

第4部分(第3页)

三人行进中各道姓名,知道了青年名叫颜萍因为母亲有病想吃杏子所以到凤凰岭来购买一些,不想发生此事。知道了那青年也是河南述善堂武馆的人,二人听后非常高兴,颜萍遇到两位英雄也是感激万分。同时知道了二人要去武馆,三个人说说笑笑,十几里路不觉已到金堤河傍,什八郎不觉已在眼前。颜萍向二位道一声先骑马去武馆报信。

张三甲和小虎走进什八郎述善堂武馆,楣上方镶衔着“尚武”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站在门外迎接。

杨福昌高大魁梧,头戴红顶黑色兰边瓜皮帽,脑后拖一条黄色长辫,上身穿灰布长褂,外穿黑缎子坎夹,下身白色长裤,黑色丝带扎腿,脚穿黑布便鞋。三甲小虎二人向杨老先生施礼,并将禅师给杨先生的书信呈於先生。杨福昌接过书信将二人让进馆内。

待三甲进屋坐下,杨老先生并没有打开书信而向他们讲述他和禅师交往的事情。

“我和禅师第一次见面是在丁未年中秋。”杨福昌回忆道:“那年我退役返乡,中秋佳节到皇觉寺进香,遇到禅师,那时他不过五十多岁,但谈起佛法却头头是道,真是妙语连珠。当我问起禅是什么时,他话题一转谈起禅来,他却给我讲起了宋朝将军曹翰与禅师的故事来。曹翰率兵路过庐山园通寺,满院僧人四散逃离,只有缘德禅师一人坐在禅坛上纹丝不动,将军感到奇怪,大吼禅师说:‘难道你不怕死吗?’禅师说:‘难道你不知道你面前有个不怕死的禅僧吗?’将军被禅僧的胆量所折服。我又问禅是什么?他说在参悟中。我离开寺院时,禅师送给我一首诗。”杨福昌说罢,指了指墙上念道。

春雷一夜打新篁,

解释抽梢万尺长。

最爱白方窗纸破,

乱穿青影照禅床。

这是郑板桥的诗,禅的玄机就在里面。

后来我办武馆时又去皇觉寺进香祈祷菩萨保佑我事业有成,到禅房和禅师谈起以武兴邦,强国之事,他表示赞同,我想他不同于一般禅师,他一定是行武出身,满怀着兴国安邦的仁爱之心。后来听说三年前清明节夜里有两个娃娃在凤凰岭痛打焦武举失利,后来又出现世外高人将人救走,我猜一定是你们两个吧。三甲和小虎憨笑着点点头。

杨福昌一边拆着书信,一边说:“不用说那世外高人就是禅师了。今天又听萍儿说你们在凤凰岭将焦武举打了个落花流水,真不愧是强将手下无弱兵。”他展开书信上边写道:

杨老将军台鉴:

贫僧无能,难使两个拙徒成才,特将尔等荐于将军门下,望不吝赐教。

致恩致谢  阿弥陀佛

贫僧释元良稽首

大清光绪  年  月  日

杨福昌看罢说:“禅师何必如此谦虚。”面向三甲、小虎说“好,只要你们不嫌老夫武艺低劣,愿收你们二位为徒。”

三甲二人高兴地跪下叩头,“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杨福昌并不谦让,待他们行完拜师礼站起,杨福昌指着颜萍说:“我这个外孙不知天高地厚到处闯祸,今天要不是你们,还不吃大亏。今后你们要互相学习,互相提携。”

小虎看看颜萍,“今后我该怎样称呼你?”

“只以年龄长幼称呼就行。”杨福昌不等翠萍回答说“不必按入门前后俗套称呼。”

他们各报了年龄,三甲最大为师兄,颜萍最小为师弟三人又各见一礼。成为同门弟兄。

六、拜新师勇闯三关,买坐骑淑英赠银

杨福昌原来是个久经沙战场的将军。当年在奕亲王帐下南杀北战勇贯三军,北战葛尔丹,南战英吉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曾和北京义和团联合作战,带领战士们英勇杀敌。因朝廷主张罢战议和,这位浴血奋战的将军不得不含愤放下了杀敌的战刀。此次战争也使他亲眼目睹了民众的力量。明白了抵御外强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的道理,只有民众和朝廷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才能有力地抵御侵我国土的洋鬼子,使我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他解甲返乡,组建武馆并不是为了称霸江湖,而是组建一支训练有素的劲旅。一旦国家有难,朝廷一声召唤,他就能带领这一支虎偾雄狮杀上战场报效国家。以武兴邦也就成了杨福昌建立武馆的宗旨,他所训练的武士不仅要拳脚上过得硬,还要精通排兵布阵,战略战术。枪械和马上功夫也要样样过硬。

他认为地上和敌人博斗靠拳脚,马上厮杀靠枪械。所以他要求每一个来访习武之人都要成为一个个训练有素,上马击狂胡,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