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片刻后,朱元璋摇了摇头。
&esp;&esp;武后当年重用来俊臣等酷吏就惹得朝野怨声载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更是将其评价为“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esp;&esp;武后的酷吏只是监视朝臣,用来搜集情报、排除异己、威慑敌人,比起他的锦衣卫来差得远了。
&esp;&esp;若是在唐朝用锦衣卫,不仅朝堂怨声载道,恐怕宗室、百姓也不会安分。
&esp;&esp;不过若是能顺利成立锦衣卫,那可比酷吏好用多了。
&esp;&esp;正想着,就听到天幕继续道:
&esp;&esp;【这里解释一下,大明的锦衣卫前身是朱元璋的亲卫兵,所以也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相当有牌面。
&esp;&esp;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esp;&esp;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等工作。
&esp;&esp;锦衣卫的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1]。
&esp;&esp;当时的锦衣卫权力很大,用着也很顺手,明初胡惟庸、蓝玉两案都有锦衣卫的身影,这两桩案子被株连的人数超过四万。
&esp;&esp;后来朱元璋也发现锦衣卫滥用职权,权力过大,锦衣卫非法□□、虐待囚犯的行为让百官怨声载道,所以在洪武二十年到洪武二十六年将内外刑狱从锦衣卫职责中废除,交由法司处理。
&esp;&esp;也就是说洪武二十年后锦衣卫没有了审讯、用刑的权力。
&esp;&esp;朱棣登基后,不仅恢复了锦衣卫所有的权力,甚至还加强了锦衣卫的权力。他设置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可以直接逮捕和拷问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些司法机关都无权过问。
&esp;&esp;经过朱元璋、朱棣两朝,锦衣卫就再也没有从明朝消失过,从某种意义上说锦衣卫也算是和大明共存亡了。
&esp;&esp;由于锦衣卫权力缺乏限制,他们为了邀功请赏而罗织罪名,不择手段地扩大牵连范围,制造的冤假错案不胜枚举。
&esp;&esp;这也是锦衣卫名声恶臭的原因之一。
&esp;&esp;加上拥有特权,不少锦衣卫胡作非为、贪赃枉法,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不堪。所以也有明之亡于厂卫的说法。
&esp;&esp;但明亡的原因肯定没有这么简单,只能说厂卫是间接引起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esp;&esp;洪武时期
&esp;&esp;听到自己又被提起朱棣心里顿时一咯噔,想也不想直接下跪认错:“父皇,我错了。”
&esp;&esp;不管是什么,先认错再说。
&esp;&esp;朱元璋没空搭理他,直到听完锦衣卫的光辉历史后,才冷笑到:“你倒是自觉先把错认了,以为这样朕就不会罚你是吧?”
&esp;&esp;朱棣:“儿臣不敢。”他又不是主角,为什么总带他,还全是这种带法。
&esp;&esp;求放过。
&esp;&esp;朱元璋气得走来走去,指着朱棣骂道:“朕都把锦衣卫的职权削了,你为何又要加回去?厂卫厂卫,朕设锦衣卫,你设东厂,怎么锦衣卫还满足不了你?”
&esp;&esp;朱棣心里苦,他怎么知道为什么,那是将来的他干的,“父皇,天幕既然说了厂卫是间接导致明亡的原因之一,儿臣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
&esp;&esp;朱元璋冷哼一声,“等天幕结束,朕再收拾你。”
&esp;&esp;朱棣闻言松了一口气,趁朱元璋注意力全在天幕上,悄悄站起。
&esp;&esp;武周时期
&esp;&esp;武则天轻叹:“明朝果然是集各朝代之大成。”不过由此也能看出,明朝不得民心。
&esp;&esp;武则天受李世民影响,一直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民心”或许不是坐上皇位最重要的条件,但绝对是不能失去的条件。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