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浪小说

子浪小说>平常道路超速扣几分 > 第10部分(第3页)

第10部分(第3页)

艾丰先生前一段对我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只是一个真理,而相反,真理都是两个,而且都说的通。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比比皆是。比如资本,你说它丑恶,有无数实例可以证明;你说它美好,同样有充分的证据。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唯角度不同而已。

所以,千万别陷入自己习惯的逻辑而不能自拔,自以为是搞不好会害死人的。2007…06…15

评论:

非常赞同这一点。特别是一些历史和文化,褒贬不一太多了。大家都不了解实际,经常没有明确证据就泼墨涂鸦。

从学术的角度讲,很多研究,在命题和结论之前都有条件和相关定义。这样是为了避免误解。而人际沟通、企业决策为什么有很多困难甚至矛盾和错误,也在于很多前提不知。

经济学有所谓“信息不对称”,所以我们才会这么花力气去建设信息化社会,避免这种“不对称”的扩大。(时岩)

许多事情我们都是一知半解(2)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辩证的看问题才是真理。(过客)

覃贤茂点评:

艾丰先生说,真理不止一个,而相反,真理都是两个,此见解有极高的智慧和人世的洞察。

这里,我想斗胆引申一下,其实真理,还不仅仅是两个,而是三个、四个,甚至是N个。

因为,萧然兄在文章里也说过,唯角度不同而已。

其实我也不是要故弄玄虚,徒逞辩机。

事实上,我想说的是,萧然兄的文章中,言事言理,其背后都另有禅机和话头,用意之处,或在言外。

如果读者只是在一言一辞一句上字字相较,那就落入了文字障碍,正如隔靴挠痒,不着痛处。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佛事什么样子(1)

心中有佛的人一定是达观的。顺境不会得意忘形,逆境不会垂头丧气。对权势不会摧眉折腰,对弱者更不会横眉冷对。这是因为,佛告诉我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世间一切活动,人生的一切得失,在宇宙的大道理中,都是细小如一粒尘埃;人生几十年,在宇宙洪荒中都不过是一瞬间里的瞬间。如此细微、如此短暂,也就和空无异。因此,任何的患得患失都显得滑稽可笑。(提要)

署名“尘”的网友在留言中曾经问了这样两个问题:一个世人眼中的佛该是什么样子?一个心中有佛的人该是什么样子?

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佛。但这一万个佛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慈悲。

除去慈悲,我们每个凡夫俗子内心深处的佛可谓千奇百怪。有的希望佛是财神,能保佑他发财;有的希望佛是组织部长,能保佑他升官;有的希望佛是医生,能给他治病;有的甚至希望佛是红娘,能让他找到爱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不信你去寺庙大雄宝殿外面随便找烧香许愿的人们印证一下,他们许的愿绝对是各式各样。

由此看来,佛很累。小到亿万众生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柴米油盐,大到功名利禄、社稷江山、战争胜负,哪样都得操心。而且不少寺庙还挂出“有求必应”的匾额,如此高的标准,大大小小的事就哪样也不能马虎,更不能办砸,你说佛累不累?

如果我们心目中的佛是这样,佛可真的清静不下来。不仅如此,恐怕他老人家比我们任何人都忙、都累。

问题来了,修炼的目标是成佛,佛又是如此不得清静,那么我们把寺庙看成清净之地,认为是超凡脱俗的场所岂不矛盾?是我们修炼的路径选错了,还是我们对佛的认知出了差错?

其实,在世俗人眼里,对佛多多少少有些误解。佛门谓之净土,这不差,但清静就值得商榷。今年春节,应天寺香火很旺,仅三十晚上,我的师父佛智大师就为近万人摸顶祝福,可想这位百岁老人年过得有多辛苦。所以,佛很辛苦,修佛同样辛苦,面对凡俗太多需求,你恐怕绝对清静不下来。除非你两眼一闭,只图小乘的自我解脱。

一个心中有佛的人该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远比第一个难回答。其实,一个人真做到心中有佛,离开悟、得道已经不远了。有些人天天阿弥陀佛不离口,但是一到具体事情,“贪嗔痴”全来了,你说这能是心中有佛吗?还别说俗人,就是不少出家人,我就一直怀疑他们是否做到了心里佛,甚至怀疑念佛只不过是他们的职业,混口饭吃罢了。

如何判断一个人心里有佛?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标准。

首先,他是乐于助人的。这不是简单的助人,而是发自内心的、无条件的助人。不仅要助认识的人,而且能助不认识的人。佛的助人为乐在此不必多言,大家都明白。

其次,他应该是快乐、平和的,而不是怨天尤人、愤世嫉俗。因为佛法不仅仅教人向善,而且能够带来心灵的解脱,从而得到大快乐。这种快乐是我们凡俗人生难以企及的。

因为凡俗的快乐是短暂的,美味也好,美色也罢,体验当中有快乐,但过后马上消失。人不能无时无刻吃喝、淫乐,所谓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也是人生中很少的瞬间,因此凡俗的一生,你仔细丈量,真正的快乐非常短暂。如果人生80年,所有快乐时光叠加起来超不过1年,而绝大多数时间,除了病痛、不如意,就是在麻木中度过。佛法则不同,它是让人脱离生老病死苦的大智慧,因此,心中有佛的人,即便没有成佛,至少有这样一个目标、一个信仰,因此快乐要大大多于常人。

更为重要的是,心中有佛的人一定是达观的。顺境不会得意忘形,逆境不会垂头丧气。对权势不会摧眉折腰,对弱者更不会横眉冷对。这是因为,佛告诉我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世间一切活动,人生的一切得失,在宇宙的大道理中,都是细小如一粒尘埃;人生几十年,在宇宙洪荒中都不过是一瞬间里的瞬间。如此细微、如此短暂,也就和空无异。因此,任何的患得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