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到底有什么问题呢?”李阳已经按捺不住了。
当我结束和“话痨孩子”对话后,他妈妈带着一脸不解推开我房间的门,虽然她在外面听不到我和孩子的具体交谈,但房间里传出的笑声足以震撼她。 [我们尽可能让父母看到孩子在其他场合的表现,这样才能让父母看到孩子的另一面,才能相信自己孩子的另外一面。]而随之,我要讨论的话题也不再是孩子内向、拿钱的问题,而是这个家庭到底给了孩子怎样的环境。
“这是一个全职妈妈的家庭。”我回答。
“全职妈妈?这很正常啊,难道是问题的关键吗?”李阳略有失望。
“对,这正是关键!全职妈妈放弃了工作,在家照顾家庭和孩子,父亲则承担了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但在中国目前状况是,谁挣钱谁就牛,而全职顾家的人似乎就会低一等。”从大家的反应来看,他们对我的观点大都认同,“问题在于,赚钱养家的一方和全职顾家的另一方都认为相夫教子是件很简单的事,如果这都弄不好,那就彻底没有价值了。”
2 一个全职妈妈的故事(2)
“所以,她会觉得有压力而非常紧张,是吗?”另一个年轻编导问道。
“对,因为全职妈妈的安全感来自家庭,[个体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影响了父母对待孩子的心态,也就随之造成了行为的变化。]孩子是否出色是她的成绩单,于是她们会把压力传递给孩子,将孩子的全部行动都锁定在眼中,生怕出任何差错。但对孩子来说,家本应该是放松的地方,而回家后却有一种被监视的感受,自己任何一种情绪的表露都会引起强烈的反应,所以他选择了不表态而沉默。”
“我似乎能理解他妈妈的感受了。可他爸爸呢?为什么他会老打孩子呢?”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他非常清楚自己在家庭中所需承担的责任,特别是已为人父的男人。而事实上,平日忙到无法顾家的爸爸内心是愧疚的。当他回到家后,希望听到孩子的好消息,结果妻子却总在诉苦和抱怨孩子……这些在他耳中就变成了妻子对他平时不顾家、不管孩子的一种埋怨。对他而言,最直接的‘管教’就是‘打’,这是最简单的方法。而这其中的‘打’很大部分是打给妻子看的。”
“天哪!这孩子简直成为了个道具,还肩负着爸妈双重压力。”李阳一边做着记录,一边愤愤不平。
“对,这就是孩子不说话的症结所在。”我还没有来得及说下去,李阳打断了我,“那拿钱和这事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了,他每次都只拿五毛、一毛,能买什么呢?而且频率都不高,他只是想通过这方法引起父母注意。一般来说,现在钱包里多几毛、少几毛谁会发现呢?可这妈妈多么细心啊,你可以想象她平时‘监管感’多强了。”[孩子的行为不会是孤立存在的,所以要结合父母行为来研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你是说孩子想吸引父母的注意?他妈妈这样一心扑在他身上,他还觉得不被关心吗?”李阳一脸狐疑地望着我。[分析孩子行为的第一步是需要问自己: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行为本身,应该是行为背后的原因。]
“关心,什么是真正的关心?”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我这段时间对此思考而带来的难受、偶尔的愤怒都被再次触发,“独生子女的现状让父母对他们显示出强烈的爱和关心。但他们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和在学校表现,有人关心过孩子什么时候开心、什么时候难过吗?会和孩子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分担他们的痛苦吗?没有!”我一时有些激动,声音大了起来,“父母举着一面大旗,‘为你好、为你将来好’,就可以完全不顾孩子现在的感受吗?如果你的上司每天只关注你的业绩和工作成果,其他什么都不过问,你会认为他在关心你吗?”
“遇到这样的领导,我早不干了。”一位编导不满地回答。
“你们可以不干,可孩子们能‘不干’吗?能‘跳槽’吗?不能,他们只能承受,别无选择!”
“那你说父母该怎么办呢?”有人问。
“首先,父母要先问问自己,每次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更要明白这是孩子一时的物质或心理需要,还是成长的需要。”[很多时候父母的行为是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或者是孩子的需要,但却遗忘了孩子成长的需要。这三者的差别导致了教育行为的偏差也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收获。]我开始案例总结。
“请举个例子。”编导提出要求。
“比如说在我们营地活动中,因为任务难度大,孩子们身体上受了点儿苦,但他们自己并没嚷嚷。可父母心疼了,看不下去了,想让孩子退出任务。这个‘退出’行为就是满足父母内心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如果是孩子忍受不了,要求退出,那才是孩子的需要。但如果这种强度的锻炼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需要,那作为父母,你是看到孩子一时的需要,还是成长的需要呢?”
“那现在有大量的全职妈妈,你有什么好建议呢?”李阳紧跟话题发问。
“的确如此,特别是在发达城市,全职妈妈数量直线上升,由此引发出一系列教育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首先意识上,夫妻双方应达成共识,不论谁在家照顾孩子和在外获取经济来源,二者对于家庭贡献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罢了,这样双方心理状态才会平和。其次,即使在家相夫教子也一定不能忘了和社会联系,需要关注和了解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只有让自己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生活的召唤,才能传递给孩子积极的情绪。孩子回到家,希望看到的是生活积极的妈妈、了解社会的妈妈、一个在不断学习进步的妈妈。[全职妈妈需要保持和社会接触,积极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保持健康的心态能够帮助自己很好地处理和孩子之间以及丈夫之间的关系。]而这个案例里的妈妈,她的紧张带给了丈夫紧迫感,使本来开朗的孩子在这压迫感极强的环境中不得不封闭自己。”
讨论完毕后,李阳八卦起我:“兰海,那你以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
我大笑:“我,我一定是一位懂得什么是‘爱’的妈妈啰!”
txt小说上传分享
3 和静静的第一次见面(1)
一场沙尘暴停止后的第二天,阳光出奇明媚,我和静静正式见面了。一套看上去和国内所有学生穿上效果都一样的大号校服,松松垮垮地罩在了静静身上,标准式“碎发刘海”遮盖住了她的双眼,MP3塞在耳朵里,全身上下贴满了“别打扰我”的标签,整张脸几乎看不到什么表情。这就是静静给我的第一印象。
她站在门口观望周遭,看到我之后,没有和我打招呼,似乎也没有打招呼的准备。“你好!我是兰海。”我主动伸出我的手,主动是我的第一个战略。
静静仍把手插在兜里,看着身边的两个椅子,似乎在考虑红色和蓝色哪个更适合自己。“坐蓝色的吧,和你很配。”[孩子们很愿意自己和某种事物相配。给孩子这样的评价是建立轻松沟通的第一步,给谈话增加一些孩子喜欢的时尚元素。]我自顾坐了下来,对她说。
“嗯,你就是给我做咨询的人吗?”小姑娘口气中充满了不屑一顾和怀疑。
“是啊!我,不像吗?”我挑着眉毛说。
“我还以为会是一个老太太,学校教导主任那一型的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