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巧了吗?
走走走!一起去修码头!
听说参与修建码头的,等码头建好之后,还能优先参与海员招募呢。
去去去!大家一起去!
正好抱团混吃混喝,听说华夏人都很好说话又心软?
到时候他们就每天上工去摸鱼,反正每天混满白天的时间,就能跟着吃饭拿钱,敢不给?
信不信给你码头都砸了?
就这样,公司附近的混混们,都被即将开工的码头给吸引过去了。
毕竟这一片的老实人都被他们搜刮得干干净净,家里是连最廉价的玉米糊糊都搜刮不出来了,一点油水都没有。
还不如去码头找份工作呢,起码每天有钱拿。
听说这帮混混都离开了,农场里,那些曾经被他们欺负过的单亲妈妈们忍不住抱头痛哭。
太好了!
以后每天挣到的工资,也不用全部都花掉了,可以在家里找个地方偷偷攒起来。
每天从午饭里省下来的馒头,也可以光明正大地带回家,给家里的崽子们熬一大锅浓稠的野菜糊糊了。
看到她们哭的这么惨,江梦筠眼神一暗。
暗暗反思着,自己是不是应该去码头食堂,再多熬几锅浓浓的汤药?
不过,没等她亲自出手,陆景元安排在码头那边的人,就开始教混混们学做人了……
第448章非洲大兄弟的工地日常
白手巾和一群混混行走在去码头工地的路上,心里有些期待,也有些忐忑。
他是本地土著女和一个欧洲来的海员生下的孩子。
白手巾的生母,曾经是某个繁华码头附近的草棚女。
在这片女人很难找到什么正经工作的地方,假如吃不了种地的苦,那就只能吃别的苦了。
白手巾的母亲身材纤细,怎么也吃不胖(也有可能是根本没得吃),这种身材,在非洲大陆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不够强壮的女人,就连农场都不会要她们。
迫于生计,白手巾的母亲就只能在码头附近搭建了一个草棚子,和其他住在这里的女人们一样,靠出卖身体换取食物。
白手巾的名字便来源于此。
据他母亲说,有一次一艘远洋巨轮遭遇事故,停泊在码头维修。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一个个头矮矮但是非常白皙的欧洲船员,几乎每天都来找她。
白手巾的母亲大概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怀上的。
那个船员临走的时候,给了他母亲一块洁白的丝绸手巾,说下次路过再来看她。
只可惜,后来她等了很多年,直到白手巾都能跟码头的小混混打架了,这个船员都没有再路过这里。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