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二
第四部分 石油战争和石油战略
第十六章 日本通向战争之路
(P244)而且山本五十六的心中无时不在挂念着石油因素。对于海军乃至日本在石油问题上的困境,他有着特殊的敏感和理解。他出生在为日本生产少量石油的新泻地区。他的家乡长冈有数百家生产灯油的小工厂。在美国度过的几年使他懂得,工业世界正在从煤炭转向石油,甚至对于海军来说,空中力量也代表着未来。山本五十六强烈地意识到日本在石油供应方面的脆弱性,作为联合舰队的司令官,他坚持把居世界第三位的日本海军的训练限制在日本近海,目的是节油……
第十七章 德国的战争谋划
像在法国一样,德国人夺取了苏联的石油供给线,但是苏联的坦克用的是柴油,而德国的机械化部队一律用汽油,所以苏联的油于德军无用。攻人高加索地区的德国机械化部队常常连续几天因供给不足而止步不前,连运送汽油的卡车也因为燃料不足而半路抛锚。最后,万般无奈的德国人竟用骆驼运油。到1942年11月,德军企图穿过山口向格罗尼和巴库进军的努力终于彻底失败……
第十八章 日本的阿基里斯之踵
(P276)日益严重的石油短缺愈发明显地约束着日本的军事能力,直接影响到许多次战斗的进程。这种短缺从1942年6月的中途岛之战就开始显露。日本一位海军大将说:“那时我们用掉了很多燃料,超出了预想的消耗。自那以后油料的供给就紧张起来……”
第十九章 石油大较量
(P293)到1944年8月末,盟军已因燃料不足而放慢了速度。燃料集中在诺曼底,本来用火车运送最为便利,但没有合适的线路,只得使用卡车。一望无际的运油车队缓缓蠕动,不仅速度慢,而且随着战线的前移增大了车队的自身油耗。隆美尔在1942年的北美战场上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巴顿甚至在8月28日写给儿子的信中怀疑有人作祟绊他的手脚,因为他的部队少得了14万加仑汽油。他不知道,兄弟部队也面临燃料不足的难题……
第五部分 碳氢化合时代:新角色与新危机
第二十章 新的重心
(原稿9页倒数第三段) “石油行业团结起来对抗这个协定,完全是莫名其妙的,”依克斯对罗斯福抱怨说。这个协定作为一项条约呈交参议院,但是很快遭到不体面的失败。1945年1月罗斯福政府撤回了这个协定。不久,重新审议这个协议的努力暂时中止,因为罗斯福和他的高级顾问们动身去苏联克里米亚的雅尔塔同约瑟夫?斯大林和温斯顿?丘吉尔一起开会。他们的目的是为战后国际秩序奠定基础,并划分战后世界各国的势力范围及其形式和规模……
第二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石油秩序
(原稿22页中间一段) 美国和英国都在努力保持伊朗独立和领土完整。伦敦方面明确表示,英伊石油公司在伊朗的石油地位是该公司皇冠上的明珠,将不惜任何代价来保住它。面对这种局面,吸收美国石油公司更直接地卷人伊朗石油业是有重大价值的。政治和商业的现实情况为英伊石油公司和两家美国石油公司——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及纽约美孚石油公司——之间的交易奠定了基础。1947年9月,这三家石油公司签订了为期20年的合同……
第二十二章 五五平分:石油交易的新协议
(原稿35页第三段) 战争期间,赚大钱的欲望逐渐逝去。战争的结束重新呼唤起格蒂对巨额金钱的渴望。起初,他深信制造可在各类公路上行走的活动房屋,必定可以发一笔横财。不过经过一段努力之后,格蒂放弃了这一计划,还是转回到驾轻就熟的石油业。早在他认真研究中立区沙特租让权之前,格蒂便向往那块土地。他说:“要是想在石油界成为大人物,必须能在中东站住脚。”他的机会来了……
第二十三章 “老摩西”与伊朗
(原稿47页倒数第三段) 哈里曼立即意识到受到威胁,他抿起嘴唇,强压怒火,以坚毅的声音回答道;“阁下,你必须明白,我一生中经历过不少危险局面,不会被轻易吓倒。”
阿亚图拉耸一耸肩膀,说:“那好啊,不妨试试看……”
第二十四章 苏伊士运河危机
(原稿59页第三段) 其实,美国的决策人并不是杜勒斯,而是艾森豪威尔。这位总统对于美国应当采取的立场,早已胸有成竹。在他看来,诉诸武力既无取胜把握,亦无开战理由。美国对策的实质就是防止英、法的军事干预。他认为,欧洲国家没有能力在埃及建立一个有生存能力的驯服政府……
第二十五章 “发现大象了”
(原稿73页第三段) 1957年春季,正当苏伊士运河危机行将结束,而马太正在与伊朗建立新型伙伴关系的时候,有消息说,一家日本公司正在为从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取得租让地以便勘探中立区海域而纠缠不休。这是一个大胆的举动。因为,由壳牌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和埃克森石油公司组成的实力强大的集团也已对同一区域发生了兴趣……
第二十六章 复杂局面中的欧佩克
(原稿84页第二段) 在最初几年,欧佩克事实上只取得了两个成就,它使各石油公司不敢轻易地单方面采取重大步骤。再就是各石油公司不敢再降低标价。除此之外,许多理由使欧佩克在最初的10年里没有多少建树。除伊朗外,所有成员国的地下石油储备都通过合同属于特许权所有人——即各石油公司,因而限制了这些国家的控制能力。再者,世界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石油出口国彼此都是竞争者;他们必须考虑占有市场,以维持收入。因此,他们并不敢疏远他们赖以走向市场的石油公司……
第二十七章 碳化氢人的时代
(原稿95页第二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顺利发展的几十年间,一场新的战斗一直在进行着,这场战斗虽然没有在报纸头版的新闻公报中反映出来,但在每日的贸易新闻的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到。这是一场反映现代工业社会伟大变革的战争,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后果,对国际关系和日常生活的组织和方式也造成了深远影响。这就是煤炭和石油为争夺消费者的心及钱袋的战斗……
第六部分 争夺世界控制权
第二十八章 相互交织的年代:国家VS。公司
(原稿114页倒数第二段) 1969年12月,卡扎菲粉碎了一次未遂政变,巩固了政权,现在可以腾出手来解决石油问题了。1970年1月革命指挥委员会要求提高石油标价,卡扎菲警告在利比亚的21家石油公司,如有必要将禁止生产以达目的……
第二十九章 石油武器
(原稿132页第二段) 尼克松最后向沙卡夫保怔:将派基辛格谈判。尼克松还要沙卡夫和其他外交部长放心,尽管基辛格有犹大血统,但他“不会屈从于国内犹太人的压力”。同阿拉伯外长会谈结束后,基辛格告诉他的助手,他对会谈中没有提到石油问题感到吃惊,而且阿拉伯人不大可能用石油武器来对付美国……
第三十章 “以生存作赌注”
(原稿138页中间段) 在美国,能源不足直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