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一科的状元就是王维了。
原本被内定的小张:……我有一句话,不知该说不该说。
总而言之,内定一部分名额,对外开放一部分名额。
基本上考试之前,头名是谁,朝中大佬们已经有了默契了。
第一场“引试”,考贴经,也就是大填空题,默写经典原文。
这种题目,会就会,不会就是不会。
七郎认认真真地写着,此时没有誊抄的制度,考官看到的就是考生的字……据说裴行俭当初中状元,就是字写得实在是好。
七郎的字比不上书法家,但也不太差了。
此时他心无旁骛,写得更是洒脱、自信。
终于答完所有的题,七郎见考试还没结束,就安安静静地坐着闭目养神。
引试只是第一场,接下来的“策问”才是重头戏,也是进士科最重要的考试。
据说,曾经有人因为策问写得很精彩,贴经有答不出的题,最后都及第了……朝廷认为,某本大经没看过,也瑕不掩瑜了。
终于等到最后一点香燃尽,考场敲锣,所有考生必须立刻停笔,原地等候官吏收卷。
收完卷,考生可以回到考舍休息。
这一夜在考场度过,只能凑合着睡了。
但是七郎自觉考得不错,没有丢准状元的脸,心情还是很舒畅的。
刘植……在呆了一会儿之后,又恢复了精神。
第一场考不好算什么?说不定第二场、第三场更差!躺平得了!
这么一想,他也抱着被子呼呼入睡了。
在各人的或喜或忧中,天光破晓,第二场“解试”策问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
七郎看完全部题目,对出题之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经济民生到边疆局势再到调兵遣将……全部都涉及了!
状元果然不是那么容易中的。
比如写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宰相张九龄,就是进士科状元。
他虽然是诗人、文官,也曾运筹帷幄之中,指挥几十万大军多路并进,成功平定突厥之乱。
《全唐书》中收录的张九龄多篇大气磅礴的作战命令,说是一代名将也不为过。
中个状元,还要文武双全……简直就是,非人哉!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